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104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不同淬火和回火工艺对新型镁合金压铸机用X20CoCrWMoV10-9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以确定其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该钢较佳的热处理工艺为840℃×8 h退火预处理+1 100℃×1 h淬火+700℃×2 h回火;该钢经较佳工艺处理后,其显微组织由回火马氏体、金属间化合物μ相和合金碳化物M_(23)C_6、M_6C组成;在1 100℃×1 h淬火后其硬度达到最大值51.5 HRC;在500~650℃回火时析出了较多弥散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和碳化物,具有较高的回火抗力和明显的二次硬化效应。  相似文献   
82.
铸造Mg-Zn-Cu-Zr合金的生长孪晶行为(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铸造Mg-Zn-Cu-Zr合金100°C时效过程中观察到生长孪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生长孪晶的形貌和位向。结果表明:在铸态和固溶态的Mg-Zn-Cu-Zr合金中未发现生长孪晶,仅在时效态合金中出现{10ī2}型生长孪晶。Zn含量和热处理工艺显著影响其孪生行为。最后,从空位角度讨论此类生长孪晶可能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CVD金刚石剥离后基底渗铬层的表面形态以及金刚石的背面形貌。结果发现,以渗铬层为基底在600~900℃之间进行CVD金刚石薄膜沉积后,渗铬层的铬碳化合物层和铬扩散层的厚度都增加了;白亮层的铬浓度比沉积前低;渗铬层硬度梯度因铬的扩散而变得比金刚石沉积前更平缓。  相似文献   
84.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形成过程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过程中的工艺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探讨,得出微弧氧化膜层的形成是一种亚单层生长模型,它是“成膜→击穿→熔化→烧结→再成膜……”的多次循环过程。并且微弧氧化先期形成的主要是致密层,疏松层则主要是在后期形成。还研究了成膜电压、电流、电解液体系等工艺参数与膜层生成的关系,发现电压越高,得到的膜层越厚,而电流在20A/dm^2的电流密度下生成的薄膜具有较好的质量和性能,还发现在硅酸盐体系中形成的膜层在质量还是性能方面优于铝酸盐和磷酸盐体系中形成的膜层。  相似文献   
85.
铸造ZC62镁合金的时效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萧  刘江文  罗承萍 《金属学报》2006,42(7):733-738
利用光学金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ZC62镁合金铸态和固溶时效后的显微组织,初步确定了时效ZC62镁合金中主要合金相的种类和形态,ZC62镁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初晶Mg基体和(Mg+CuMgZn)共晶构成;固溶处理后,晶界大部分非平衡共晶组织溶解,固溶时效后析出相主要有三类:颗粒相CuMgZn(四方晶系),尺寸大小约300nm;与颗粒相相连的曲线状“析出相”,长度约1μm;与颗粒相无关的平行、细针状相Mg(Zn,Cu)2(六方晶系),长约200nm,同时与Mg基面(0001)垂直,并与基体保持某种取向关系.第二类(曲线状)“析出相”实际上是在位错线上形核的Mg(Zn,Cu)2;而第三类(细针状)析出相则是在Mg基体中均匀形核的Mg(Zn,Cu)2。  相似文献   
86.
原位生成(Al2O3)p/(Al-4wt.%Mg)复合材料的TEM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TEM研究了原位反应方法制备的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发现在Al-4wt.%Mg基复合材料中的尖晶石型反应产物MgAl2O4以“界面AgAl2O4”,“弥散MgAl2O4”和“晶内MgAl2O4”三种形态存在,原位生成的Al2O3以“晶内MgAl2O4”为衬底形核长大,并在界面富集形成“界面MgAl2O4”。  相似文献   
87.
用TEM研究的离心铸和扩压铸造的SiCp/ZL109复合材料,发现Si优先在SiC表面上形核,长大,并形成大量“界面Si”及SiC/Si界面,SiC与Si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但存在(1101)sic//(111)si,[1120]sic//[112]Si优先出现的位向关系,而(001)sic//(111)Si不是优先出现的位向关系。  相似文献   
88.
通过利用 TEM研究 Si Cp/ Al- Si复合材料发现 :Si C/ Al界面结合紧密 ,在靠近 Si C界面的 Al基体中 ,有一层厚度小于 1μm的“亚晶铝带”,它紧靠 Si C表面形成 ,与远离 Si C的 Al基体有几度的位向差 ;这种“亚晶铝带”在 Si C/ Al界面上普遍存在 ,其内有大量位错。  相似文献   
89.
SiCp/Al—Si复合材料中SiC/Al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承萍  隋贤栋 《金属学报》1999,35(4):343-347
采用TEM研究了离心铸造和挤压铸造的SiCp/ZL109复合材料中SiC/Al的晶体学位向关系。对12个SiC/Al位向关系的测量结果表明,虽然SiC与Al之间的无固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但出现了如下优先位向关系:(1103)sic〃(111)A1,「1120」sic〃「110」Al.(0001)sic〃{111}Al不是优先出现的位向关系,讨论了生成(或生不成)有关位向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90.
ZG35Cr2 5Ni12奥氏体耐热铸钢经固溶时效后的显微组织由初晶奥氏体、共晶碳化物 ,以及在奥氏体基体上时效析出的二次碳化物组成 ;使用 3.5a(年 )后二次碳化物增多 ,共晶碳化物附近的“无析出区”消失 ,并在许多共晶碳化物内部形成黑斑组织。研究表明 ,黑斑组织是富含稀土元素的氮碳化物ε (Cr ,Fe) 2 (N ,C)相 ,是在长期高温过程中通过消耗共晶碳化物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