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6~ 8周龄二级昆明种雌性或(和 )雄性小鼠分别于交配前、雌性小鼠受孕后接受 5次 6× 10 4 V m电磁脉冲重复全身辐射 ,在受孕后第 18天活杀 ,用足孕期畸形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电磁脉冲辐射对大多数雌鼠脏器重量、脏器重 体重比值均无明显影响 ,但雌鼠辐射后受孕或孕后辐射 ,存活仔鼠尾长均缩短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后者伴有雄性仔鼠比例明显降低 ( 0 .85± 0 .0 9vs1.0 9± 0 .17)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雄鼠辐射后 ,雄性仔鼠比例 ( 0 .76± 0 .18)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 ;雌雄鼠均辐射后 ,存活仔鼠尾长缩短 ,雄性仔鼠的比例增加。辐射组死胎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除雄性小鼠辐射后胎吸收率降低外 ,其余辐射组均见胎吸收率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无论是雌或雄性小鼠交配前 ,还是雌鼠受孕后接受电磁脉冲辐射均可影响妊娠和子代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通过电磁脉冲 (EMP)辐照成年犬 ,长期动态观察角膜、晶状体及视网膜的病理变化 ,探讨EMP对视觉系统的影响。方法 :高场强 (2~ 12 )× 10 4V/m的EMP、1~ 30次辐照实验犬 ,采用Feulgen ,AgNOR和PI染色方法 ,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EMP辐射可使晶状体上皮细胞AgNOR和DNA含量下降 ,前皮质水肿 ,白内障发生。对EMP损伤敏感程度依次为 :晶状体 >角膜 >视网膜。损伤具有剂量 效应相关性。结论 :高场强EMP可引起犬晶状体前皮质混浊、白内障发生 ,损伤具有剂量 效应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电磁脉冲对犬淋巴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电磁脉冲(EMP)对犬淋巴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用细胞化学,原位末端标记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凋亡以及bcl-2和Bax蛋白的改变。结果 (1)2~12万V/m的场强能使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6万V/m照射后24h最为明显,T细胞及Tu,Ts细胞数分别降低至对照值的77%,81%和63%;(2)在上述场强范围内,凋亡淋巴细胞随照射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通过观察受电磁脉冲 (EMP)照射恒河猴 ,探讨猴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的病理变化 ,研究EMP对视觉系统的影响。方法 场强为 6× 1 0 4V/m的EMP照射恒河猴 ,采用Feulgen、AgNOR、PI染色方法 ,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眼辐射损伤进行检测。结果 EMP照射后 30天死亡猴晶状体上皮细胞的AgNOR和DNA含量下降 ,照射后 1 36、2 6 5和 36 5天 ,AgNOR和DNA含量升高。眼组织对EMP损伤敏感程度依次为 :晶状体 >角膜 >视网膜。晶状体后囊水肿 ,空泡和液泡形成 ,白内障发生。结论 高场强EMP可引起视觉系统的损伤 ,晶状体对EMP损伤最为敏感 ,可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采用高场强电磁脉冲 (EMP)辐射青紫兰兔 ,长期动态观察角膜、晶状体及视网膜的病理变化 ,探讨EMP对视觉系统的影响。方法  6× 10 4V/m场强的EMP重复照射 14只兔 5次和 30次 ,于照射后不同时间应用裂隙灯、检眼镜、光镜和电镜观察角膜、晶状体及视网膜的病理变化。结果 晶状体对EMP辐射损伤最为敏感 ,角膜次之 ,视网膜轻微。照射后 90~ 36 0天 ,晶状体囊膜增厚 ,上皮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 ,晶状体后皮质水肿 ,空泡、液泡形成 ,白内障发生。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 ,其病理改变呈持续性发展。结论 高场强EMP可导致兔晶状体后皮质混浊、白内障发生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 ,其病理改变加重  相似文献   
86.
危害信息系统的雷电电磁脉冲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信息系统频遭雷害的现象,介绍了危害信息系统的各种原因及其抗干扰的耐受能力,并以实例说 明了雷电电磁脉冲对信息系统的侵害。同时,对信息系统防雷电电磁脉冲在技术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照射后大鼠海马组织中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以EMP 6×104V.m-1照射Wistar大鼠,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adhesion molecule,NCAM)的表达。结果EMP照射后6 h,海马BDN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长了25.8%(P<0.05),之后呈缓慢回降趋势;照射后7 d再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增长了32.2%,(P<0.05)。EMP照射后6~12 h,海马NCAM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长了8.1%(P<0.05),3 d后回降,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了10.8%(P<0.05),照射后7 d再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增长了14.1%,(P<0.05)。结论EMP照射后早期,海马BDNF和NCAM的上调,可能介导了突触可塑性的正向改变。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电磁脉冲对大鼠海马组织的损伤效应及损伤相关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海马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及甲苯胺兰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cl-2、GFAP、c fos的表达。结果6×104V/m照射后1h海马神经元呈不同程度变性, 胞浆尼氏体普遍减少, 神经元固缩。Bcl-2蛋白表达于照后1h升高显著(P<0 .05), 6~24h下降并低于对照组。GFAP于照后1h即开始上调, 6~24h明显升高(P<0 .05)。c fos于EMP照射后呈持续性增高, 6~24h升高显著, 其中12h达峰值(P<0 .01)。结论: EMP照射导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Bcl-2、GFAP、c -fos因子的表达参与了EMP所致的损伤及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电磁脉冲辐射(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和神经行为学的改变。因此,研究EMP对CNS短期的生物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和Morris水迷宫技术,研究了场强为400 kV/m,脉冲为200次的EMP辐射后短时间内对大鼠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辐照射后6 h的大鼠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显示,神经元胞核内异染色质增多;核膜有不同程度凹陷、破损及皱缩。胞质内有明显的线粒体肿胀;胞内粗面内质网呈囊性变、脱颗粒。EMP辐射后24 h时,部分神经元出现染色质浓集、边移,甚至细胞核明显皱缩而失去结构,类似凋亡细胞特点,并有凋亡小体出现。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MP损伤后,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动物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400 kV/m的EMP可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损伤,且导致实验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