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2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医药卫生   278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8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侧或两侧剧烈头痛,偶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家族遗传的特点。中医认为偏头痛属于“头风”范畴,其发病多由外风引动导致,且与肝风内动有关。散偏汤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所创《辨证录·头痛门》,由川芎、白芷、郁李仁、香附、柴胡、白芥子、甘草组成,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目前应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多使用原方加减用药,或单独应用,或与西药/针刺联合应用。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可以明显降低偏头痛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内皮素水平等,减少止痛药使用频率,改善偏头痛症状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动物实验多从偏头痛发病不同解剖水平上探究散偏汤加减的起效机制,主要有降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如5-羟色胺(5-HT)、神经肽(NPY),抑制神经元兴奋,阻断伤害性感受传导通路的传递,进而促进脑血液循环,调节神经递质而达到防治偏头痛的作用。该文结合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对散偏汤加减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总结其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早期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4例SLE合并早期妊娠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病情均控制理想,其中足月分娩8例,医源性早产4例,因孕28周引产终止妊娠1例,孕30周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引产终止妊娠1例;分娩的新生儿均成活,体重2 300~3 500 g,平均2 950 g;未发现新生儿狼疮及心脏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帮助SLE合并早期妊娠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平稳地度过孕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及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S)、失血性休克组(HS)及失血性休克+PUFA干预组(HS-F),每组各20只;观察各组大鼠存活时间、存活率及平均动脉压(MAP)动态变化,取肝、脾、肾及肠系膜淋巴结做细菌培养.结果 SHS、HS、HS-F组大鼠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80 min、(113.0±25.9)min、(138.4±37.1)min,HS组与HS-F组大鼠的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组及HS-F组较SHS组肝、脾、肾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明显升高(P<0.01);HS-F组较HS组肝、脾、肾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脂肪乳对HS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有效降低HS后肠道细菌移位,并显著延长HS大鼠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4.
患者女,70岁,因上腹痛9年,黑便2周,于2003年7月14日入院。患者9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位于脐上偏左,不向肩背部放散,表现为隐痛或钝痛,阵发性加重呈绞痛,反复间断发作。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吐后腹痛可减轻,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随体位改变或服解痉抑酸药后可缓解,多次胃镜和B超均未见异常。6年  相似文献   
85.
徐佳薇  王青  匡珊珊  姚宁 《重庆医学》2015,(35):4988-4991
目的:了解重庆农村地区留守/非留守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和知识需求情况,探索相应干预模式。方法对3个项目县的1岁组留守/非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查验儿童接种证获取信息,完成有效问卷1441份。结果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与预防接种行为依从性比例低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村医对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开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结论建议引入同伴教育的宣传方式深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开展宣传教育;针对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干预工作的重点是调动村级预防接种人员积极性,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投入与关心。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疫情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报告发病率从8.59/10万上升到2013年的30.02/10万,发病人群以5~14岁人群为主,小学和托幼机构是水痘的易感人群,也是出现暴发疫情的高发单位;水痘疫苗接种率逐年上升,但仅限于小年龄儿童内推广1剂次水痘疫苗,5岁以上儿童接种率较低。结论小学和托幼机构是水痘防控工作的重点部门;小学、托幼机构为水痘主要发病人群,建议扩大重庆市水痘疫苗接种对象,鼓励1~14岁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并进一步加强该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以控制水痘疫情的暴发流行;避免水痘突破病例的发生,有必要在提高儿童首剂疫苗接种率的同时,对14岁以下儿童开展第2剂疫苗加强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87.
88.
89.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GPⅡb/Ⅲa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单克隆抗体标记法,检测60例高血压患者、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标本,以20 μmol/L ADP为激活剂激活血小板,30例服用阿司匹林,30例服用氯吡格雷,检测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GPⅡb/Ⅲa水平,观察药物对其的作用.结果 高血压组CD62p、GPⅡb/Ⅲa的百分率(85.3%±11.2%、91.6±12.4%)比正常对照组高(69.8%±8.9%、72.5%±10.2%),P<0.01,服用阿司匹林组CD62p、GPⅡb/Ⅲa的百分率降至(64.2%±9.6%、69.2%±9.8%),P<0.05与服药前有显著性差异,服用波立维组CD62p、GPⅡb/Ⅲa的百分率降至(39.8%±10.2%、32.8%±11.6%),P<0.01与服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血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GPⅡb/Ⅲa 的表达存在一定的联系,阿司匹林、氯比格雷可降低血小板微粒CD62p、GPⅡb/Ⅲa水平.  相似文献   
90.
刘丽恒  王青  侯磊  王欣 《武警医学》2022,33(3):231-233
 目的 探究羊膜腔灌注对足月孤立羊水过少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01至2019-01北京妇产医院产科93例足月孤立羊水过少经腹羊膜腔灌注后引产患者作为灌注组,取同期135例足月孤立羊水过少产妇未接受羊膜腔灌注而直接引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灌注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如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周及羊水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灌注组中14例中转剖宫产手术, 剖宫产率15.0%;对照组中40例中转剖宫产,剖宫产率29.6%,灌注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352.58±163.05)ml vs. (353.78±99.09)ml]、胎儿窘迫发生率(25.8% vs. 34.1%)、羊水Ⅲ度粪染发生率(19.4% vs. 24.4%)、新生儿窒息率(1.1% vs. 4.4%)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羊膜腔灌注可降低足月羊水过少产妇剖宫产率,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