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地球科学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针对独立闭合环自动生成经典算法中多解性和环长未定两个问题,应用闭合环网形的信息矩阵,顾及边长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运算的新算法,生成的闭合环满足最短独立闭合环的所有要求。  相似文献   
82.
利用线形流形的射影方法推导出新息序列统计特性,构造新息AKF,基于新息序列不断地修正状态噪声和量测噪声,实时地反映模型当前真实的统计特性。通过隔河岩大坝实测数据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提高随机模型不准确和变形突变影响下的变形估计与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三倍体金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蓝身大斑石斑鱼E. tukula♂)的细胞遗传特性。以静水压休克诱导的三倍体金虎杂交斑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DNA含量测定鉴定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对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进行红细胞大小、形态的比较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的DNA含量与二倍体金虎杂交斑的DNA含量的比值为1.45︰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长轴、短轴分别为二倍体的1.34、1.14倍(P<0.0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体积、表面积分别为二倍体的2.07和1.54倍(P<0.0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核长轴、短轴、核表面积、核体积分别为二倍体的1.22、1.05、1.29、1.57倍(P<0.01)。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注射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二倍体金虎杂交斑的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为2n=48=2sm+46t, NF=50,三倍体金虎杂交斑的染色体数目为72,核型为3n=72=1m+2sm+69t,NF=75,未发现有性染色体。实验结果为石斑鱼杂交种多倍体育种提供了丰富生物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4.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产出红、绿、黑、褐等多色调的中生代硅质岩.石英是它们的主要矿物,但不同样品的石英晶体微形貌各有特征,X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表现出细微差别.夏鲁和彭错林分别作为生物成因和热水成因硅质岩的代表,它们在矿物演化路径、石英晶体微形貌和集合体微结构存在差异,为利用微组构区分不同成因硅质岩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夏鲁硅质岩中生物化石残骸内存在方英石和玉髓,为反演生物成因硅质岩的矿物演变序列提供了很好的证据.硅质岩成岩过程中微组构演变和元素迁移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石英在重结晶过程中对杂质元素的剔除作用是促使某些微量元素产生富集的重要机制.从微组构角度切入硅质岩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它综合运用微区微束手段对硅质岩的微观组构特征进行测试,进而探讨微观组构信息所指示的地质意义.结果对探讨硅质岩的成因、演化和藏南地区硅质岩容矿型Au-Sb-Cs矿床的成矿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5.
杉木人工林与米储次生促进林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常绿阔叶林采伐迹地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以米槠为主的次生林(人促落)和营造杉木人工林24a后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人促群落乔木层组成树种为27种,灌木层种类为49种,而对照(杉木人工林)的则分别为12种、32种,人促群落树种组成和结构比对照的复杂。人促群落林分生产力(单位面积蓄积加316.912m2/hm2)亦比对照的(单位面积蓄积量283.288m3/hm2)高。与对照的相比,人促群落0cm~20cm土层土壤哮聚长、>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高3.17%、5.65%,而分散系数、结构体破坏率分别低11.94%、5.01%;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高7.12%、1.75%;土壤容重低14.97%;有机质含量高7.602g/kg;土壤酶活性较强,呼吸作用强度较大。这表明人促群落土壤结构性能、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土壤手化作用强度比对照均有较明显的提高。说明在常绿阔叶林采伐迹地上,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恢复常绿阔叶林,维持林地长期生产力较好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6.
汶川地震公路损毁遥感监测评估与信息集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汶川地震导致灾区公路多处中断,提出了利用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源及已有交通基础数据库,辅助提取公路损毁信息,进行交通应急监测及其信息集成的技术与方法,开展了大量应用实践,获得了重灾区主干公路被损毁的第一手数据;借助遥感空间信息软件平台,将公路损毁监测信息与基础信息集成,实现三维可视化,再现了震后地面交通现状,不仅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提供了地面交通宏观灾情信息,还使应急指挥人员和公众可以感受真实的场景.  相似文献   
87.
GNSS-MR技术用于潮位变化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潮位变化的高精度监测一直是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GNSS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基于多路径效应的GNSS-MR技术已逐步成为一种新兴的遥感手段,即利用测量型GNSS站进行地表环境(植被、土壤湿度、雪深、潮位、火山活动等)监测。通过分析由多路径引起岸基GNSS站SNR值的变化特性,本文给出了基于SNR观测值的GNSS-MR技术监测潮位变化的反演原理。利用布设在美国华盛顿州Friday Harbor海港岸边的CORS站SC02实测观测数据对潮位变化监测进行了反演分析,并与该站相距359 m的验潮站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较差均值约为10 cm左右,两者的相关系数均优于0.98。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基于岸基CORS站的GNSS-MR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实时、连续的潮位变化监测,同时也说明岸基CORS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验潮站的补充,进一步拓展GNSS在海洋遥感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8.
流域输沙量变化是水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与区域水资源、土壤管理、甚至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紧密联系,因而如何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变化的相对贡献率成为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主要系统总结了流域输沙量变化归因分析的9种方法: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双累积曲线法、泥沙归因诊断分析法、库坝拦沙量法、SEDD模型、SWAT模型、弹性系数法、相似天气条件法和水保法,阐述了各方法的计算过程及其适用性,并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同时对未来的流域输沙量变化归因分析方法进行展望:① 尝试新方法的应用,以探索更为适当的输沙量预测新方法;② 考虑流域内极端降雨事件对输沙变化的定量影响,进一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③ 明晰各归因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差异性,进行科学的结合与相互验证。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内生态水文综合治理和土地资源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西南喀斯特区土层浅薄、成土速率低等特点决定了其允许土壤流失量小,土壤一旦流失,极难恢复,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现象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首先明晰西南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特征,从坡面、小流域和区域三个尺度上系统概括西南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的相关研究进展。针对当前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研究野外径流小区、小流域及区域空间尺度数据缺少和相关研究模型限制性强等不足,建议从不同尺度深入研究喀斯特区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规律及时空演化格局,并结合高新遥感、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模型,同步监测坡面—小流域—区域土壤流失,对土壤侵蚀进行定量评估,结合不同空间尺度土壤侵蚀特征构建系统性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治理模式和监测系统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0.
森林类型遥感影像自动制图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有重要应用,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县为研究区,基于多时相的Landsat-8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研究区森林类型自动识别进行了研究,分类结果表明:1)单一时相影像森林分类精度中,生长季前期最高,生长季末期次之,非生长季最冷月最低;2)结合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多时相影像森林类型自动识别精度较单一时相影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