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科学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全球已批准的和潜在的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s)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自 1978年确立全球泥盆系底界层型和点位以来 ,国际地层委员会动员全球许多领域的地层学家为地质历史各个断代 (包括界、系、统、阶 )确立底界层型和点位 (俗称“金钉子”)。这在国际地层学发展史上 ,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尽管在实施原理和方法上还有不同的意见、工作中也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其功绩 ,特别是在为寻求全球地质学基础的共同语言中所建立的功勋 ,将永载史册。然而 ,当前国际地层委员会已认识到这项工作并不是、也不能代表地层学的全部。从目前情况看 ,在显生宙 13个系内约 10 0个层型剖面和点位中 ,已有 45个被批准确立 ,18个或条件已经成熟或接近完成 ,预计2 0 0 3年将被提出并批准 ;还有约 37个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新生代的大部分完成了 ;中生代 (特别是白垩系和三叠系 )的还有一大半没有定 ,任务不轻 ;古生代的以志留系和泥盆系的确立最早 ,但前者还存在一些问题 ,奥陶系的虽起步不晚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进展稍慢 ,正在加紧进行 ,石炭系和寒武系的也在努力之中。国际地层委员会已经决定这项工作必须在 2 0 0 8年全部完成 ,以利于尽早转入下一个阶段更加深入的、全球地层学各领域的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82.
华南和华北陆块显生宙的古地磁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给每个岩石单元的古地磁极以单位权的方法,对目前收集到的、并按一定可靠性判据选择出来的华南和华北陆块的古地磁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绘制了它们的显生宙视极移曲线。进而根据古地磁结果,分析了两大陆块显生宙的构造演化,着重探讨了它们的碰撞时限和拼合过程。  相似文献   
83.
中国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方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5,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大陆造山带花岗岩可分为东西两个区,西区的中亚造山带、秦祁昆造山带和青藏高原冈底斯造山带为与大洋发育有关的造山带花岗岩,东区主体的东北、华北和华南是形成于中国大陆拼合之后的燕山期造山带花岗岩。根据不同造山带花岗岩的形成背景、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差异,以阿尔泰、东昆仑、华北燕山、东北和南岭造山带花岗岩为例讨论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的关系,区分出中国大陆的5种大陆地壳生长方式:阿尔泰式是古亚洲洋背景上形成的古生代对流地幔物质、热输入和上地壳混合为主的方式;东昆仑式是元古代造山带TTG陆壳背景基础上古生代一早中生代对流地幔物质和热输入,改造元古宙造山带基底的方式;东北式是燕山期中亚造山带背景上对流地幔物质和热输入改造显生宙陆壳的生长方式;燕山式是燕山期对流地幔物质和热输入改造太古宙基底的方式;南岭式燕山期对流地幔输入大陆的是以热为主、物质为辅,大陆地壳生长是以陆壳物质再循环为主(零增长)的生长方式。它们构成中国大陆显生宙地壳生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84.
华北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杨振宇   《中国科学D辑》1998,28(Z1):44-56
在较详细地补充报道了华北地块早古生代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国内外一些公认的古地磁数据可靠性标准,以及岩石地层是否受后期的构造改造(如旋转作用)和热作用(如重磁化)等标准,对这些新老数据作了较为严格筛选,选出一批可靠性较高、易于被国内外同行普遍接受的数据.编制了一条华北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并讨论了华北地块显生宙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85.
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构造格局和性质   总被引:59,自引:6,他引:53  
简要论述了西秦岭造山带显生宙以来的构造演化和格局,讨论了西秦岭造山带的性质。西秦岭造山带自800Ma左右以来,经历了超大陆裂解、洋陆演化、碰撞造山、板内伸展和陆内叠覆造山后才形成现今的西秦岭造山带。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西秦岭有着完全不同的构造体制和格局。在洋陆演化阶段属板块构造体制,以多陆块洋为特征的洋陆格局;在板内伸展阶段属板内裂谷和裂陷盆地体制,以板内伸展盆地体系为特征的海陆格局;在陆内叠覆造山阶段属陆内盆山体制和陆内盆山格局。西秦岭造山带是一个“碰撞—陆内型”复合造山带。  相似文献   
86.
广州-佛冈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州-佛冈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类岩体ISr为0.7016 ̄0.7391,Nd同位素T2DM值在1.17 ̄2.27Ga之间。广佛地区极可能具有统一的属华夏古陆一部分的元古代基底,其Nd同位素T2DM值为2.11 ̄2.27Ga。具低T2DM值(1.17 ̄1.35Ga)的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的存在,表明广佛地区在古生代和中生代有一定的地壳增长,相应花岗岩岩体的成岩物质有幔源成分的加入,其中燕山晚期的地  相似文献   
87.
赋存于花岗岩中的金矿床在我国金矿资源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并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金矿类型。我国含金花岗岩的时代,绝大多数为燕山期,其次是华力西-印支期及加里东期;含金花岗岩体分布广泛,特别集中出露在中朝板块东缘的胶东地体内和北缘广大地区,在北方陆壳增生区及华南扬子板块内亦有分布;研究表明,含金花岗岩类以Ⅰ型花岗岩为主,其次是A型和S型;在同一地区含金花岗岩的金丰度明显高于不含金花岗岩。  相似文献   
88.
目前所使用的显生宙(宇)各纪(系)的译名出处多样,说法不一。绝大部分译名出自日本学者在19世纪80年代音译或意译,少量译名由我国学者在民国初年直接翻译或修改日译术语而来,而"古近纪(系)"和"新近纪(系)"两个译名则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由我国学者根据新的地层学成果译出。  相似文献   
89.
华北克拉通以北的中国东北地区古生代构造单元是地块还是造山带,是地质界近年争论的重要地质构造问题.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简要总结和讨论了各个"地块区"的地质特征,认为这些所谓的地块中,额尔古纳是新元古代晚期至古生代初期存在的地块,从寒武纪开始转变为造山带;其余所谓的古地块都是由古生代蛇绿岩、具有活动陆缘亲缘性的岩浆岩、增生杂岩和少量前南华纪岩石组成的古生代陆缘增生造山带或岛弧造山带.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地质历史上古老变质岩与地块关系、佳蒙地块是否存在、构造单元构造属性随时间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0.
华夏地块显生宙的变质作用期次和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华夏地块主要存在四期变质作用。加里东期变质作用呈北东向展布于华夏的大部分地区,变质作用可达麻粒岩相,且麻粒岩断续分布平行于造山带,此期变质作用是在挤压造山构造背景下发生,很可能与扬子地块向冈瓦那大陆北缘聚合–碰撞,造成大陆边缘沉积物变形–变质有关。根据粤东梅县片麻岩和兴宁混合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以及邻区独居石U–Pb年代学的研究,海西的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260~280 Ma,年轻于欧洲典型的海西期造山时代。华夏地块的海西期变质作用分布局限,它们可能形成于拉张构造背景。印支期变质岩在华夏有较广泛的分布,西南端大容山—十万大山的印支期变质作用可达麻粒岩相,其他地区的变质作用具有中低压相系的特征,记录了造山后期伸展构造背景。LA–ICPMS锆石U–Pb定年指示华夏中部粤中地区的印支期变质作用发生在231~232 Ma。燕山期变质岩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台湾中央山脉,显示了双变质带的特点,表明与太平洋板块向东南沿海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从印支期到燕山期,变质带的方向发生了转变,说明影响华夏地块变质作用的构造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