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76篇
  免费   2437篇
  国内免费   2567篇
医药卫生   37280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560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680篇
  2019年   830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805篇
  2016年   824篇
  2015年   1030篇
  2014年   1421篇
  2013年   1378篇
  2012年   2015篇
  2011年   2209篇
  2010年   1949篇
  2009年   1883篇
  2008年   2512篇
  2007年   1987篇
  2006年   1878篇
  2005年   2334篇
  2004年   1935篇
  2003年   1713篇
  2002年   1234篇
  2001年   1033篇
  2000年   873篇
  1999年   791篇
  1998年   560篇
  1997年   441篇
  1996年   470篇
  1995年   501篇
  1994年   352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微循环学杂志》2021,(1):33-33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可以长时间不间断捕捉细胞增殖的新技术--ProTracer,该技术既可以在长时间内不间断地追踪细胞增殖,又可以精准定位,追踪某一特定细胞类群(如肝细胞)的细胞增殖,让黑夜中只有被锁定目标的“星群”发光,而不是在满天繁星中找寻其中的一两颗。在小鼠实验中,他们利用这项技术,给增殖的肝细胞打上“唯一标记”,经过长达数周至数月的“密切”追踪,最终发现成体肝脏中新生肝细胞主要来源于肝小叶中间区域的肝细胞。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自主跑笼运动对快速老化P8小鼠精神行为学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快速老化P8小鼠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组和非运动组,每组10只;抗快速老化R1小鼠5只为对照组。所有小鼠均给予同样标准环境饲养,运动组施加自主跑笼运动训练(每周5天)。2月后采用自主活动仪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测试评估小鼠精神行为学变化,同时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小鼠血清ACTH及Cor水平。结果快速老化P8小鼠非运动组与同月龄抗快速老化R1小鼠对照组比较,自主活动次数(104.4±33.3,150.0±39.9)和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停留时间(157.1±44.9,202.8±39.2)均显著减少(P0.05)。快速老化P8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运动组(159.6±66.6)与非运动组(104.4±33.3)比较显著增加(P0.05);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开放臂停留时间运动组(173.6±51.4)与非运动组(157.1±4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老化P8小鼠非运动组与抗快速老化R1小鼠对照组比较,血清ACTH(28.49±8.24,47.86±9.52)及Cor水平(3.19±0.88,5.01±0.79)均显著减少(P0.05)。快速老化P8小鼠运动组(50.35±6.64,5.23±1.42)较非运动组(28.49±8.24,3.19±0.88)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5月龄快速老化P8小鼠有明显精神行为异常,自主跑笼运动对快速老化P8小鼠精神行为异常有一定改善,可能是通过上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小鼠丘脑室旁核(PVT)向边缘系统部分区域的分支投射,并为其参与痒信息的传递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小鼠分为两组。将荧光金(FG)分别注入第1组动物的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岛叶(IC)或杏仁中央核(CeA);将FG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分别注射到第2组小鼠的两个不同核团(mPFC/IC、mPFC/CeA和IC/CeA);灌注固定前2 h再给予动物急性痒刺激。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小鼠PVT内向mPFC、IC或CeA投射、分支投射神经元的分布及其表达FOS蛋白的状况。结果:PVT内存在向mPFC、IC和CeA投射、分支投射并表达FOS的神经元,这些标记神经元在PVT内的分布和比例存在差异。结论:PVT内具有定位分布倾向的部分神经元借助分支投射同时向边缘系统的不同区域传递痒信息。  相似文献   
84.
《中国药房》2019,(18):2532-2536
目的:研究小叶三点金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为该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冰醋酸、角叉菜胶建立小鼠急性炎症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0.005 g/kg),考察灌胃不同剂量小叶三点金提取物(50、30、15g/kg)对二甲苯致正常小鼠和肾上腺摘除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正常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正常小鼠和肾上腺摘除小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并对角叉菜胶致炎模型肾上腺摘除小鼠足趾炎性部位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检测;另设空白组小鼠为对照(灌胃等体积水)。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小叶三点金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正常小鼠和肾上腺摘除小鼠耳肿胀度均显著降低,而耳肿胀抑制率显著升高;小叶三点金提取物各剂量组正常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显著降低;小叶三点金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正常小鼠和肾上腺摘除小鼠足肿胀度均显著降低,而足肿胀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小叶三点金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肾上腺摘除小鼠足趾炎性部位中MDA、NO水平均显著降低,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小叶三点金提取物对小鼠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与降低MDA、NO水平并提高SOD水平有关,且该抗炎作用的发挥不依赖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模型,为评价防治该类疾病的新药研究提供理想工具。方法分别单次灌胃小鼠利福平(RIF)100 mg·kg~(-1)或300 mg·kg~(-1),或连续灌胃RIF 300 mg·kg~(-1)、异烟肼(INH)150 mg·kg~(-1)或RIF 300 mg·kg~(-1)+INH 300 mg·kg~(-1) 1~3周,测定其生化及病理学指标。结果单次灌胃RIF后,小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逐渐升高。连续给予INH 150 mg·kg~(-1)、RIF 300 mg·kg~(-1)或INH 150 mg·kg~(-1)+RIF 300 mg·kg~(-1) 1~3周均可明显增加小鼠肝脏指数,RIF单独或与INH联用均可升高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TBIL水平,肝脏组织出现空泡样病变。RIF与INH合用2周、3周时,在肝指数及ALT水平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在3周时对TBIL水平也表现出明显的相互拮抗作用,病理结果类似。结论 RIF是造成小鼠肝损伤的主导因素,与INH联用,INH具有拮抗RIF肝脏毒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 探讨JNK信号通路在小鼠术后肠麻痹(PO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野生型C57/BL6小鼠(WT)及同品系的JNK-/-小鼠均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n=6)和肠麻痹组(POI组,n=6)。采用经典小肠操作方法诱导POI模型,术后24h给小鼠碳末灌胃,20min后麻醉小鼠,开腹取小肠评估肠动力,取回肠评估组织学改变,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IL-1β、IL-6水平及Claudin-2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小鼠相比,无论WT或JNK-/-小鼠其POI组的小肠排推率(分别为21%与33%)均明显降低(P=0.034及P=0.045,均P<0.05),小肠组织MPO活性水平(分别为0.608U/g与0.433U/g)明显升高(均P<0.05);与WT小鼠POI组比较,JNK-/-小鼠POI组的小肠运动功能及其组织病理变化有所改善,炎症介质如MPO、IL-1β及IL-6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小肠Claudin-2蛋白表达也降低(P<0.01)。结论 JNK基因敲除减轻小鼠肠道炎症反应、改善POI,表明JNK信号通路参与POI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8.
89.
90.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对结直肠炎病变后诱发结直肠癌小鼠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偶氮氧化甲烷/葡聚糖硫酸钠方法建立结直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治疗组以加减四君子汤颗粒加蒸馏水配成溶液,药物质量浓度19.92%,3.32 g/kg灌胃,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4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并留取血液和结直肠组织组织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method,ELISA)法检测血清IL-6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简称HE染色法)染色镜下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EGF蛋白表达。结果:健脾益气治疗组小鼠的体质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小鼠血清IL-6表达量比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小鼠的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中药能增加结直肠炎病变后诱发结直肠癌小鼠的体质量,减少炎症因子IL-6的表达和降低EGF蛋白表达,可为健脾益气中药抗结肠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