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2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观察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理论指导下经长期临床实践的有效抗癌方药-消癌解毒方对H22小鼠肿瘤生长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分析该方抗癌机理。方法:建立H22小鼠模型,分模型组,消癌解毒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西药(顺铂)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IL-6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各组、顺铂组能明显抑制实体瘤重、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显著降低血清IL-6水平(P<0.05,P<0.01),中药中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癌解毒方能抑制H22小鼠实体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IL-6的产生和表达可能是其抗癌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2.
周仲瑛教授从瘀热辨治恶性肿瘤的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周仲瑛教授从医60年,医术精湛,擅长诊治内科疑难杂病,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其中瘀热学说的提出,充实和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和治疗学内容。笔者有幸临床侍诊,亲聆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周教授  相似文献   
83.
周雅萍  李国春  叶放  吴勉华 《中医杂志》2018,(23):2047-2051
目的探讨清气解毒方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只新西兰白兔分为空白血清组、利巴韦林组和清气解毒方组,每组1只。清气解毒方组灌胃量为36. 32 mg/(kg·d),利巴韦林组给药量为18. 24 mg/(kg·d),空白血清组给予50 ml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灌胃3天后制备含药血清。检测RSV半数感染量(TCID50)并筛选清气解毒方、利巴韦林药物最大无毒浓度用于后续实验。Hep-2细胞以1×10~5/ml种于96孔板中,分为细胞组、病毒组、利巴韦林组和清气解毒方组,每组设6个复孔。利巴韦林组加入利巴韦林血清,清气解毒方组加入清气解毒方血清,细胞组和病毒组加入细胞维持液。分别培养48、72、96 h后检测各组细胞病毒抑制情况,96 h后观察各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Long株) TCID50为10-4. 581/100μl。最终筛选出浓度为40%的清气解毒方含药血清作为其最大细胞无毒浓度,即0. 363 g/ml;浓度为50%的利巴韦林含药血清作为其最大细胞无毒浓度,即0. 228 mg/ml。与细胞组比较,感染后48、72、96 h病毒组OD值明显降低(P <0. 01);与病毒组比较,利巴韦林组和清气解毒方组在48、72、96 h时OD值均明显升高(P <0. 05或P <0. 01)。清气解毒方组在48、72、96 h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2. 1%、57. 0%、66. 6%,低于同时间利巴韦林组的51. 2%、69. 6%、77. 3%。与细胞组比较,病毒组G1期明显升高,S期明显降低,凋亡率亦升高(P <0. 05或P <0. 01);与病毒组比较,利巴韦林组与清气解毒方组G1期明显降低,S期和G2期明显升高,凋亡率亦降低(P <0. 05或P <0. 01)。结论清气解毒方具有一定的体外抗RSV作用,效果略差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患者瘀热证与炎症、凝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出血性中风瘀热证与非瘀热证患者各9例分别组成瘀热组和非瘀热组。收集血液样本,提取淋巴细胞,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两组基因表达,分析两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两组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瘀热组与非瘀热组相比较,表达上调≥2倍的基因2867条,表达下调≥2倍的基因有1877条;差异表达的基因涉及的通路有凝血相关通路、炎症免疫相关通路、血管内皮相关通路、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相关通路等;实时定量PCR验证瘀热组与非瘀热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8(TNFRSF18)、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23B(MMP23B)、DNAJ同源B亚家族成员14(DNAJB14)、白细胞介素2受体α亚基(IL2RA)、C1Q肿瘤坏死因子3(C1QTNF3)、人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RB)、凝血因子Ⅷ(F8)和凝血因子Ⅱ(F2)基因,差异表达结果与基因芯片完全一致。结论出血性中风瘀热证的本质与凝血、炎症病理的相关,因血行凝滞不畅导致"瘀",机体炎性反应导致"热"可能是其本质。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凉血散瘀法防治老年鼻咽癌放射性口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老年鼻咽癌放射性口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放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益气养阴、凉血散瘀为治疗大法给予中药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3周及治疗第6周口干程度、唾液腺损伤程度、卡氏评分、唾液流率及唾液pH值,检测两组患者放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无口干、唾液腺损伤等症状,第3周出现口干、唾液腺损伤等症状,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第6周治疗组口干、唾液腺损伤等症状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第3周两组患者唾液流率明显下降、pH值显著升高,第6周唾液流率继续降低、pH值持续升高,唾液流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p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卡氏评分、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养阴、凉血散瘀能明显降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唾液腺损伤程度,缓解患者口干等症状。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干预提供证候学依据。方法?对53例胃癌化疗患者进行临床调查,观察化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单证和证型兼夹的变化情况。结果?53例胃癌患者化疗后疲乏、纳呆、腰膝酸软、恶心呕吐以及手足麻木等症状比化疗前发生频率增加(P<0.05)。通过证候分析发现明显增多的单证有气虚证、阴虚证和痰湿证(P<0.05),并且胃癌患者化疗前后均以复合证候为主(P>0.05)。结论?胃癌化疗前后证候发生变化,主要是化疗药物伤阴耗气,损精灼液,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为胃癌化疗后应用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7.
“瘀热相搏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周仲瑛教授率先提出的“瘀热相搏”病机新概念,先后对瘀热相搏“五子证”进行了系列研究,形成“瘀热”病机新论。本文从瘀热的概念、瘀热的形成、瘀热的主要病理变化、瘀热的病机病证特征、瘀热相搏证的主要临床表现、瘀热的分类、瘀热的治疗原则、瘀热学说的几点新义等8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对“瘀热”病机内涵的认识,并介绍了相关临床经验。文后附有周仲瑛教授4个典型病案,显示了从瘀热辨治内科难治病症的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方对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SOD表达的影响,探讨凉血通瘀方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可能机理。方法 100μmol/LH2O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测定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凉血通瘀方高(2g/mL)、中(1g/mL)、低(0.5g/mL)剂量组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情况,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SOD的活力。结果 100μmol/LH2O2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降低SOD活力;而凉血通瘀方则能提高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减轻内皮细胞的凋亡,提升SOD活力。这可能是凉血通瘀方治疗出血性中风机理所在。结论凉血通瘀方可能通过抗氧化和减轻内皮细胞的凋亡,发挥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中医治疗癌性发热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性发热一般指除感染因素外,与肿瘤本身直接相关的发热。中医治疗癌性发热有一定优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0.
1978~1979年,我组系统观察治疗成人慢性肾炎100例,除了在肾病型中有26例应用中西两法合治外,其余74例均系中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性别、年龄:男性51例,女性48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