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4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文本挖掘探索六味地黄丸临床适应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临床经典用药,对于总结及拓展其适应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六味地黄丸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数据集中相关症状。结果发现,六味地黄丸除传统认识的适应症外,潜在适应症为口疮、(性)功能障碍、便秘、足跟痛等。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金银花、连翘对甲型H1N1流感免疫调节通路的影响。方法:在台湾中医药资料库,Pub Chem及Gene公众网络平台数据库查找金银花、连翘的靶蛋白及甲型H1N1流感相关基因,运用生物信息软件对检索到的数据集进行分析,解读金银花、连翘单用和连用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的免疫调节生物通路的影响。结果:金银花相关靶蛋白共16个,连翘相关靶蛋白共8个,甲型H1N1流感相关基因32个;生物信息分析发现金银花和连翘有各自作用的特异性的免疫调节通路;对于巨噬细胞中白介素-12信号的生成通路和白介素-8信号通路,二者作为药对使用后,代表药物靶蛋白与生物通路相联性的-log P大于单独使用金银花或连翘;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参与了多数金银花特异性作用的通路,蛋白激酶C-α(PRKCA)参与了连翘特异作用的通路。结论:对于甲型H1N1流感相关的免疫通路,金银花和连翘有各自的调节特点,作为药对使用对对巨噬细胞中白介素-12信号的生成通路和白介素-8信号通路调节更有优势,MMPs和PRKCA可能是金银花和连翘分别作用于免疫通路的关键蛋白。  相似文献   
84.
该文拟通过一系列系统药理学方法探讨甘草甜素的药理作用机制。运用文本挖掘工具,获得甘草甜素主要相关疾病;在Polysearch和PubChem 数据库获得甘草甜素的靶蛋白;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构建甘草甜素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借助基因本位论 (GO) 工具分析甘草甜素蛋白质群;通路富集分析甘草甜素靶蛋白的作用通路。文本挖掘结果表明甘草甜素主要相关疾病有慢性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炎、HIV病毒、肝癌等;基因本位论分析结果表明甘草甜素主要通过修饰蛋白、修饰染色质等作用发挥生物学功能;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表明甘草甜素主要作用蛋白与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癌症途径以及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相关。可见,甘草甜素可能主要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综合运用系统药理学的方法可以实现快速而全面的分析药物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85.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口服;对照组35例,给予牵正散口服,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关联分析法对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穴位、配伍、分部、经脉、特定穴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85篇,针灸处方285首,涉及腧穴62个,腧穴使用总频次为588。针灸治疗高血压病以太冲、曲池、风池、合谷、足三里、百会为主穴,并随证加减;高频基础方为太冲、合谷、足三里、曲池;腧穴分布以四肢部为主,占53.2%;归经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主,共计占63.9%;腧穴使用以特定穴为主,占95.7%,高频特定穴有五输穴、原穴、交会穴。结论针灸治疗高血压病基本方为太冲、合谷、足三里、曲池,多从肝经、胃经、大肠经、胆经论治,多选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  相似文献   
87.
88.
OBJECTIVE:H1N1 was a new and potentially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in human,the severity of influenza can vary from mild to severe,thus to find an effective and safety way to control the influenza pandemic is of crucial importance.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describes the duration of viral shedding in H1N1 patients that were hospitalized and treated in China.METHODS: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May to July,2009 in China for 963 patients with influenza A(H1N1) virus infection.Patients were treated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issued by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Health.The primary outcome was duration of viral shedding and statistical comparisons were performed.RESULTS:In the patients with body temperature greater than 38.0℃,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virus shedding duration among the patients taking oseltamivir within two days,patients undergo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herapy or those receiving no drug therapy.In patients with body temperature 338.1℃,TCM therapy reduced the viral shedding duration(P<0.05,vs.oseltamivir therapy).Furthermore,taking oseltamivir two days after onset of symptoms might prolong the virus shedding duration(P<0.05,vs.taking oseltamivir less than 2 days of onset).CONCLUSION:TCM therapy is effective for reducing the length of virus shedding in patients with body temperature 338.0℃.Oseltamivir used for reducing virus shedding duration should be taken within two days of onset.  相似文献   
89.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爱平 《中医杂志》2001,42(2):113-11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在世界医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中医药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其存在的科学价值。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基础理论中的许多概念不清等问题,致使其指导临床的真正意义受到限制,中医学要发展,必须发展其基础理论,而基础理论的发展,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如何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90.
脾肾虚证与生物膜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十余年来 ,脾肾虚证与生物膜关系的研究进展。脾肾虚弱 ,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抗氧化能力减弱 ,膜流动性下降 ,钠泵活力降低 ,认为应以脾肾相关为切入点 ,积极开展脾肾两脏之间的横向比较研究 ,对脾肾虚证的客观化及抗衰老研究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