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4篇
地球科学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世纪70年代前后北太平洋海温场气候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1950——1998年588个月的海表温度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资料,应用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时空分布特征,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北太平洋海温有明显变化: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冷转暖,中高纬西风漂流区由暖转冷,且西风漂流区变化更为显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在此前后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1976年前拉尼娜(1976年后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长,强度大,事件发展初期厄尔尼诺海区就表现为较强的负(正)距平。海温变化存在2—6a的ENSO循环周期,并迭加着8—9a的年际振荡和22a左右的年代际尺度的变化。另外,还有以1981年前后为转折点的长期变化信号。  相似文献   
82.
海温气候平均场的改变及其对ENSO事件划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艳君 《气象》2003,29(1):39-42
比较了将于2003年1月投入我国海温监测业务使用的Reynolds海温1971-2000年气候平均场和原有系统中海温气候平均场的差别,并分析了7个关键区海温指数的变化,最后,以NINO3区海温指数为例,分析了对历史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划分的差别。  相似文献   
83.
2000年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气象》2001,27(4):12-15
2000年受La Nina结束后冷水事件的影响,北半球大气环充的要主特征表现为:500hPa东亚中纬度呈经,纬向环流交替分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北,偏东,热带对流活动冬季偏强,夏季偏弱,赤道辐合带偏弱,在上述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台风偏少,夏季主要多雨带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黄河以北地区干旱严重。  相似文献   
84.
赤道太平洋海域海温异常事件包括厄尔尼诺 (EL- Nino)和拉尼娜 (L a- Nina)现象。通过对赤道东中太平洋特定区域海温指数的统计分析 ,确定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出现的诊断指标 ,分析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出现周期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对广西气候变化的一些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85.
El Ni?o和La Ni?a事件对东亚冬、夏季风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文 《大气科学》2002,26(5):595-610
通过合成的El NiNo和La NiNa的分析发现,一般一个El Nino或La Nina事件大致可以分成爆发前的冬季、发展期的夏季、盛期时的冬季和衰亡期的夏季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利用NCEP再分析环流资料和中国降水资料分析了东亚冬、夏季风对E1 Nino和LaNina的响应,结果发现,E1 Nino和La Nina事件显著地影响了东亚冬、夏季风的循环.E1Nino爆发前的冬季在东亚地区往往有异常强的北风;El Nino发展期的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同时影响我国的西南气流偏弱,从而江淮地区和南方沿海地区多雨,长江中游和华北地区少雨;E1 Nino盛期的冬季东亚地区则出现异常的南风;而E1 Nino衰亡期的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同时影响我国的西南气流偏强,从而江淮地区少雨,华北、东北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多雨.La Nina对东亚冬、夏季风循环的影响则与El Nino大致相反,但它的影响不如El ino的影响显著.对强、弱东亚冬季风后的夏季中国降水异常的分析则表明,正是由于与El Nino或La Nina事件有关的海温异常对东亚冬、夏季风循环的影响才导致了东亚冬季风与随后的夏季风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冬季风异常不是由与ElNiNino或La Nina事件有关的海温异常所引起时,两者之间就缺少显著的联系.  相似文献   
86.
利用1955-2000年热带、副热带太平洋地区次表层温度距平资料,构造了温度距平极值深度分布曲面图,它很接近20°温度面的深度分布,因此有理由认为这一深度曲面很接近热带温跃层的深度面。在温度距平极值深度曲面上,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所有El Nino/La Nina事件正/负海温距平信号的分布和传播“轨迹”,发现如果以暖池次表层作为起点,则一般来说,暖水或冷水先是沿赤道极值深度面向东、向上传播或运动,到达赤道东太平洋海盆边界附近后,在那里停留几个月,然后转北运动,在北纬10度左右再折向西运动到西太平洋转向南返回到暖池,即在赤道北侧形成闭合回路。温度距平运动一圈需时2-4年。如果暖(冷)水的温度距平都很强,就会在2-4年的时间上出现两次相邻的El Nino(La Nina)事件,但可能是由于大气或海洋环境条件不合适,温度距平的强度在运动过程中有时会减弱,就不能形成El Nino(La Nina)事件,但暖(冷)水运动的“轨迹”仍可辨认。由于暖、冷水绕环路的运动交替出现,El Nino(La Nina)爆发前,在赤道西太平洋出现正(负)距平信号的同时,在东太平洋北纬10度左右会有负(正)距平信号出现,并且当正(负)距平信号向东传播时,负(正)距平信号向西传播,在赤道上表现为2-4年间隔的El Nino(La Nina)交  相似文献   
87.
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的主振荡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主振荡型分析方法对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传播型和驻波型的几种曲型模态,指出ElNino/LaNina现象与这几种典型模态的组合有关,最显著的两个典型模态周期分别为准4a和2a,周期相近的振荡还具有不同的空间型态,热带印度洋与太平洋4个Nino海区SSTA呈同位相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Firstly, the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bove Tangnag are analyzed based on observation data, and effects of EI Nino and La Nina events on the high and low flow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El Nino and La Nina events possess consanguineous relationship with runoff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As a whole, the probability of low flow occurrence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is relatively great along with the occurrence of El Nino event. Moreover, the flood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occurs frequently with the occurrence of La Nina event. Besides, the results also show dissimilarity of El Nino event occurring time exerts greater impact on high flow and low flow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that is, the probability of drought will be greater in the same year if El Nino event occurs in spring, the high-flow may happen in this year if El Nino occurs in summer or autumn; the longer the continuous period of El Nino is, the lower the runoff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is.  相似文献   
89.
非线性BP网络映射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韧 《海洋通报》2000,19(4):1-7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建立起了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和滞后的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映射关系和预报模型,成功地模拟和仿真出了1982/1983、1986/1987年发生的强El Nino现象和1988年的强La Nina现象。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有效用于辩识和反演辩识和反演复杂的大气、海洋动力系统及其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9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对实况资料、环流背景、气候背景的研究,对2008年和2022年年初贵州省低温雨雪冻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22年冷空气强度与2008年相比偏弱,最低气温比2008年偏高2.7 ℃;日平均降雪站数接近2008年略偏少,达到了2008年的91%;日平均冻雨站数与2008年相比明显偏少,仅达到2008年的29%,2022年最大雪深超过了2008年。两次低温雨雪天气的成因共同点是: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副高、欧亚阻高异常偏强以及中亚、西亚低值系统活跃,持续大量暖湿空气向北输送水汽;不同点是:2022年鄂霍次克海低涡强度偏弱。在两次低温雨雪持续期间,副高异常增强、北抬,欧亚阻高形势稳固,北极明显升温,持续的水汽输送和逆温存在,为这两次雨雪冰冻灾害提供重要的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