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医药卫生   231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7 毫秒
71.
2010年3-11月应用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外用治疗浅部真菌病127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临床及真菌镜检确诊的手足癣和体股癣患者共127例,其中男76例,女51例,年龄(35.2±14.6)岁,病期(28.4±39.5)个月(7d-18年).病种包括体癣21例,股癣39例,手癣10例,足癣57例.年龄18 ~65岁,征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可纳人本研究.排除标准:对严重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患者;皮损广泛且有严重系统性疾病者;局部合并严重细菌感染者;对丙烯胺类、咪唑类化合物或软膏基质过敏者;口服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近1个月内口服过抗真菌药和近1周内局部外用过抗真菌药物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不进入本研究.对不按时复诊或失访者;对所使用的药品过敏者;因疗效不佳中断治疗者;治疗期间合并口服或外用其它抗真菌药物者;对治疗期间由于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该病例不计算有效率,但计入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按治疗方案完成全程治疗者属剔除病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考察说明书中贮存条件要求冷藏,且须临用前即配即用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原液和稀释后的静脉输液在室温(25 ℃)下的稳定性,为该药品的临床管理与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临床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考察性状、pH、渗透压、颗粒细度和油酸含量在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 在室温下,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原液放置72 h质量稳定,配置后静脉输液(30 mL∶250 mL 0.9%生理盐水)在24 h内各项理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医院内部的短时间药物配送无需严格实施冷链管理;配置后静脉输液室温放置24 h稳定,无需“即配即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5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术后肠梗阻的妇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具有相同年龄同期手术但术后未发生肠梗阻的140例妇科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1∶4比例)。结果术后肠梗阻组与非肠梗阻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妇科恶性肿瘤、开腹手术、切除盆腔淋巴结、合并盆腔粘连、手术操作时间长、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合并低钾血症与妇科手术后肠梗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是妇科手术后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开腹手术、切除盆腔淋巴结、合并盆腔粘连、手术操作时间长、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合并低钾血症的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的风险增加,应提高警惕和加强术后管理,其中手术操作时间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最为密切,缩短手术时间是减少术后肠梗阻发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鳖甲育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阴虚证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同时灌胃乙醇的方法来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连续42 d。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从造模开始,实验组灌胃给予鳖甲育肝颗粒1.85,3.70,7.40 g·kg^(-1),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0.1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纯净水,1次/天,连续给药6周。以大鼠舌面湿度等指标评价大鼠阴虚证表征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CT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CTGF(2-ΔΔCt值)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的舌面湿度分别为(1.01±0.22),(0.69±0.12),(0.80±0.17),(0.88±0.17),(0.94±0.18)和(0.96±0.19)mg;这6组的肝纤维评分分别为(1.19±0.53),(4.81±1.25),(2.44±0.62),(2.88±0.92),(2.56±0.68)和(2.25±0.65)分;这6组的CT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0.12,1.40±0.17,0.91±0.10,1.17±0.14,0.92±0.13和0.83±0.07。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因结果的趋势与蛋白一致。结论鳖甲育肝颗粒可明显缓解肝纤维化大鼠阴虚证表征,而抑制CTGF高表达是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时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对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72例,对患者的肺通气、容积、弥散功能和呼吸肌力学指标在化疗前,以及化疗第1、6、12个月末进行4次检测;根据在抗结核药品化疗方案的基础上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分为两组,即加用组60例(醋酸泼尼松+2H-R-Z-E/10H-R-E)和未加用组112例(2H-R-Z-E/10H-R-E)。肺通气功能的检测指标为患者用力肺活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 pred)、用力呼出75%肺总量时瞬间呼气流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最大分钟通气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MVV% pred);肺容积功能的检测指标为残气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V% pred)、肺总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TLC% pred)、残气量/肺总量比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V/TLC% pred);弥散功能的检测指标为肺弥散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和肺泡容量校正的肺弥散率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VA% pred);呼吸肌力学的检测指标为气道阻力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tot% pred、呼气峰流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 pred)、吸气峰值流量实测值(PIF),通过对检测指标的观察,了解肺功能的变化。肺功能测定结果按“测定值/正常预计值×100%”表示(除PIF为实测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overline{x}$±s”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 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前,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FVC% pred为(62.1±13.4)%,FEV1% pred为(64.4±15.5)%,FEV1/FVC% pred为(87.0±11.1)%,MVV% pred (65.7±21.1)%,FEF75% pred为61.6(41.6,83.0)%,RV% pred为111.3(89.8,131.4)%, TLC% pred为 (77.0±16.9)%,RV/TLC% pred为(146.9±35.9)%, DLCO% pred为(62.6±18.3)%,DLCO/VA% pred为(92.3±16.6)%,PEF% pred为(64.1±18.13)%,PIF为 3.2(2.3,4.1)L/s,Rtot% pred为96.0(69.3,118.9)%]。(2)化疗过程中,第1、6、12个月末 FVC<80%的患者分别为80.2%(138/172)、75.0%(129/172)、0.0%(0/0);化疗第6个月末DLCO<80%的患者为44.2%(76/172)); (3)加用组和未加用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第1、6、12个月末FEF75% pred[分别为(68.7(49.8,84.1)%和60.7(39.4,80.7)%);87.1(70.5,94.4)%和73.1(51.9,87.0)%;80.1(66.5,111.9)%和66.8(59.9,87.2)%;90.4(55.3,102.9)%和78.4(54.6,87.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091、-0.111、-1.609、-1.171,P值均>0.05); MVV% pred[分别为(65.8±19.4)%和(65.5±18.6)%);(86.9±18.6)%和(79.5±18.7)%;(90.3±16.0)%和(86.3±16.0)%;(96.8±11.1)%和(87.3±19.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3、0.444、0.708、1.113,P值均>0.05)。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末肺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减退,治疗第6个月末仅通气功能恢复正常,而弥散功能在治疗第12个月末恢复正常;早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6.
背景严重多发伤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易发生营养不良,予以早期肠内营养尤为重要,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可能通过调节严重多发伤患者免疫状态、能量代谢、血糖水平等,改善临床结局.目的探讨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能量摄入、血糖波动、免疫状态及临床结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02/2021-02我院严重多发伤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研究组给予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PUFA)早期肠内营养,均治疗7d.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5 d、7 d后血清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白蛋白(albumin, 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 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 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 G)、CD4~+/CD8~+]、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 MAGE)与治疗5 d、7 d后能量、蛋白质摄入量,统计临床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5 d、7 d后血清PA、ALB、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5 d、7 d后血清CRP、WBC、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g M、Ig A、Ig G、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5 d、7 d后FPG、 MA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OF发生率、 SIRS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含ω-3PUFA早期肠内营养可减轻严重多发伤患者炎症反应,提高能量、蛋白质摄入量,进一步改善其免疫状态、营养状况,减少血糖波动,降低MOF、SIRS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7.
肺癌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在亚裔非吸烟肺腺癌女性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其中约90%的EGFR突变是19外显子典型框内突变或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其次为20外显子插入突变。不同突变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中的获益不同。本文报道4例非小细胞肺癌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并对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进行研究,为其预后判断,药物疗效的分析及药品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补充修订的SF-36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调查101例6~l 8年前经肝穿活组织检查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和105例门诊体检的普通人群。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肝病特有症状5个方面的远期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μ≥2.10,P<0.0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差。  相似文献   
79.
本文报告静注乙吗噻嗪(ethmozine,Et)5mg/kg对29只健康狗的电生理作用,表明对窦房结的自律性,AVN的传导速度及不应期和心室ERP有抑制作用。并使正、逆传最高频率明显降低,而对心房不应期无明显影响。这些变化可能是Et对室性比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更有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究儿童肾移植术后生长趋势以及激素撤除对于生长曲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接受肾移植手术的儿童受者临床资料,术后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三联免疫治疗方案,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撤除激素分为撤激素组和未撤激素组,观察两组各时间段内生长发育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在撤除激素前后各时间段生长变化速率的差异。结果共214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未撤激素组142例,撤激素组72例;两组术前身高年龄别评分(height for age Z-score,HAZ评分)分别为(-1.60±1.48)分和(-1.44±1.3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术后1年时两组HAZ评分分别为(-0.95±1.31)分和(-0.51±1.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HAZ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前3个月、手术后3~6个月HAZ评分的变化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6~12个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慢性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儿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接受肾移植后患儿生长缺陷有所弥补,术后不同时间段身高发育速率有所不同,在术后追赶性生长的高峰期到来之前撤除激素对于儿童手术后远期发育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