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1篇
农业科学   16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6 毫秒
71.
本文就经营形式、股份全作制活力、发展趋势以及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和探讨。目前股份合作制的雏型已在浙江渔区初步形成,渔区股份经济迅速健康生长,逐步实现渔区经营主体的重建,实行规模经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望大家来探讨渔区股份制经济的改革。  相似文献   
72.
基于景观指数的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和2009年2期的八达岭林场林相图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 Arc-gis 9.3软件平台上进行空间信息建立和处理,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半变异函数方法从不同尺度分析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为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结果表明,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始终是八达岭林场的优势景观类型,其中阔叶林面积减少,针叶林的生态效用逐渐增加,各景观类型趋向于更加均匀合理的方向发展。在1 km尺度下,香农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林场的中部,并向外呈现出依次递减的环状扩展模式,空间相关性明显提高,随机因素对总体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减小,景观多样性空间分布不平衡,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3.
山东省菏泽市某商品蛋鸡场100日龄蛋鸡突然出现食欲减退、躁渴、大量饮水、排水样粪便等情况,通过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食盐中毒,经更换原有饲料和相关治疗,鸡群逐渐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4.
<正>在苹果栽培过程中,生长势旺盛的树不容易成花结果。如何让树势缓和下来,由营养生长为主转变为生殖生长为主,是贯穿幼树管理的思想,在修剪上的"轻剪长放多留枝",肥水管理上的"薄肥勤施"等都是缓势栽培的技术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前采用的一些苹果的修剪理念、手法等都发生了变化,苹果修剪理念由刻意造形向顺应生长特性转变,修剪手法由以  相似文献   
75.
文蛤,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贝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为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还有大量的钙、磷、铁、维生素等,除食用外还具有药用价值,堪称蛤中上品。而近年来,文蛤吸虫病日益严重,制约了贝类养殖生产的发展。吸虫的寄生不仅降低了宿主贝类的肥满度,影响其繁殖力,严重者还可导致贝类死亡。本文结合文蛤吸虫寄生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开展了文蛤吸虫病的病理学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几条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6.
<正>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集体山林大部分承包到户,林业呈现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但是,随之也产生了林权主体分散,经营规模变小,对接市场困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融资困难等问题。实践证明,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林改后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加快林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到2015年森林  相似文献   
77.
增氧机使用技术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增氧机在池塘养殖中有什么作用? 增氧机的作用(以叶轮式增氧机为例)一是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向池塘水体溶解,增氧机开动后,叶轮搅动形成水花,增加了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机会,使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叶轮旋转时,其下方的通气管在旋转方向背面产生负压区,空气就从管  相似文献   
78.
红壤地区施入的磷肥很容易被吸附固定而留存于土壤中,降低磷肥利用效率,留存于土壤中的磷对土壤生态功能和作物养分供应的后续效应值得关注。基于旱地红壤长期施肥定位试验,探讨常规施肥处理(CK)以及短期施入不同磷肥量(P2O5,0、50、100、150和1 000 kg·hm-2)多年后土壤养分、土壤氮循环过程和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磷肥处理下,土壤全碳、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转化过程的潜在速率以及产量等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磷的后期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期投入高剂量磷肥(1 000 kg·hm-2, P1000)27年后,土壤全碳、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和氮循环相关过程速率,包括氮矿化速率(Nitrogen mineralization rate, Nmin)、固氮酶活性(Soil nitrogenase activity, SNA)、潜在硝化速率(Potential nitrification rate, PNR)(P < 0.05),同时降低了净N2O排放潜能(Net N2O production rate, NN2O)(P < 0.05)。与不施磷(P0)和短期投入低剂量磷肥处理(50,100,150 kg·hm-2)相比,P1000处理中,土壤有效磷(AP)、氮矿化速率、固氮酶活性、潜在硝化速率和潜在N2O产生速率(PN2O)分别增加了33.3%~76.4%、88.2%~388.1%、111.4%~4 826.3%、22.6%~152.4%和13.8%~78.9%(P < 0.05),同时净N2O排放潜能也降低了64.6%~78.9%(P < 0.05),表现出明显的磷后效,且在作物生长季更为明显。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AP和pH是影响以上土壤生物化学活性最主要的因子。近三年作物平均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无显著差异,但与土壤TP、AP和pH呈显著正相关;但在长期尺度上(1992—2019年),P1000处理相对于其他低磷处理累积增产效应达3%~23%。以上结果表明,酸性红壤中短期大量施用磷肥多年后,由于大量磷肥投入导致的土壤pH提升和磷的缓释效应,使得磷肥在促进土壤肥力、微生物活性和土壤氮循环转化活性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后期效应。  相似文献   
79.
徐红枫    王妍    刘云根    肖羽芯    黎舟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4):407-414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随着近几十年石漠化治理的开展,石漠化扩张的趋势已经得到了极大遏制。以我国典型峰丛洼地地貌的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为研究区,基于遥感云计算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GEE)以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四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转移矩阵分析西畴县近30年石漠化动态变化,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西畴县石漠化形成的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30年间西畴县石漠化演变总体呈现先小幅减少,再扩张,然后大幅减少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1990—2000年,石漠化类型转变主要是轻度和潜在石漠化向无石漠化转移,2000—2010年石漠化类型转变主要是无石漠化向潜在和轻度石漠化转移,2010—2020年石漠化类型转变主要是潜在、轻度和中度石漠化向无石漠化转移; 从空间上来看,西畴县石漠化分布北重南轻,在石漠化治理成效上,整体都呈现好转,石漠化改善面积为850.183 km2,在莲花塘乡西北部、新马街乡的东北部、鸡街乡和西洒镇的交界处也存在零星恶化,恶化面积为51.715 km2。(2)1990—2020年30年间,西畴县石漠化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到2020年西畴县无石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940.854 km2,共有648.476 km2的石漠化土地转化成无石漠化土地;(3)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表明西畴县石漠化形成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坡度和GDP交互作用(q=0.645),人口密度和GDP交互作用(q=0.639)这两对组合。(4)通过编程在遥感计算云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GEE)上在线获取和处理遥感数据,可以较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云计算实现石漠化表征因子的提取,解决相关地学问题,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0.
为获得最优黄芪ISSR-PCR反应体系,以山西省浑源县官儿乡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反应体系中的4个因素(模板DNA,dNTPs,Taq DNA聚合酶,ISSR引物)分别设置浓度梯度进行体系优化。结果表明,20μL黄芪ISSR-PCR最优体系为:模板DNA质量浓度6.0 ng/μL,dNTPs浓度0.03 m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0.05 U/μL,引物浓度0.80 mmol/L。最后用不同产地的黄芪检测该体系,结果发现,PCR产物多态性良好。优化体系的确立为今后黄芪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