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生物科学   2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气氮沉降成为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氮的沉降可能显著影响森林土壤碳循环过程。从2012年5月起,对东台林场3种林龄(5、9、15年生)黑杨派无性系I-35杨(Populus deltoides CL‘35’)人工林进行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探讨氮沉降对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经过1年施氮试验后,5和9年生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15年生林分在不同氮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有所增加;3种林龄在不同氮处理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可溶性有机碳之间以及这二者与土壤全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硝态氮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试验表明,氮沉降可能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从而影响杨树人工林土壤碳动态。  相似文献   
7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杨树 苋菜间作系统,即株行距2 m×5 m(L1)和2 m×15 m(L2)在0(N0)、91(N1)、137(N2)和183(N3) kg·hm-2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施氮水平对地表径流量、淋溶量和土壤侵蚀量的控制效果均为L1>L2>L3 (单作苋菜);L1、L2地表径流量分别比L3降低65.1%、55.9%;L1、L2距林带0.5 m处淋溶量比L3降低30.0%、28.9%,距林带1.5 m处淋溶量比L3降低25.6%、21.9%;L1、L2土壤侵蚀量分别比L3降低65.0%、55.1%.对地表径流和淋溶损失中TN、NO3--N、NH4+-N流失量的控制效果均为L1>L2>L3;常规施氮(91 kg·hm-2)水平下,L1地表径流中TN、NO3--N、NH4+-N流失量较L3分别降低62.9%、45.1%、69.2%,L2较L3分别降低23.4%、6.9%、46.2%;杨树间作密度越大、距离林带越近,对土壤NO3--N、NH4+-N的淋溶损失削减作用越强.同一间作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表径流中NO3--N流失比例减少,NH4+-N流失比例增加;淋溶流失中
NO3--N、NH4+-N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为 N3>N2>N1>N0.  相似文献   
73.
四霉素防治杨树溃疡病田间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溃疡病是在杨树上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干部病害。为了有效控制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利用四霉素制剂对杨树溃疡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于春季杨树溃疡病发生初期开始施药防治,采用刮涂法施药,0.3%四霉素水剂对杨树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使用量为有效成分60~300 mg/kg(稀释倍数10~50),防效为62.9%~77.4%。试验期间林间系统观察表明,0.3%四霉素水剂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杨树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4.
杨树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素含量株内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I-69[Populus deltoids Bartr. cv. Lux]、I-72杨[P. ×euramericana (Dode) Guinier cv. San Martino]、 NL-80351[I-69 × I-63(P. deltoids Bartr. cv. Harvard)]、南林-95 、南林-1388 、南林-895 、南林-447等7个杨树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素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南林-95、南林-1388、南林-895 、南林-447是从I-69 × I-45 [P.×euramericana (Dode) Guinier cv. I-45/51]杂交F1代中选育出来的新无性系.研究结果表明,同为11 a生时,7个无性系胸径处木材基本密度差异达显著水平,从大至小依次为南林-895、I-72、I-69、南林-1388、南林-95、NL-80351、南林-447;不同杨树无性系间胸径处纤维素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从高至低依次排序为南林-95、南林-447、南林-895、南林-1388、I-69、NL-80351、I-72.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素含量在株内的径向变异规律均为从髓心向外以曲线形式缓慢增大,其中后者的变异模式为以多项式方程来描述的效果最好.木材基本密度纵向变异规律为从树干基部向上有随树木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趋势,木材基本密度最小值出现在基径处.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杨树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电镜观察揭示,三角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cv.Seward 80004)的胞间连丝(PD)结构在8 h短日照和寒冷冬季里发生明显的变化,并在这两种植物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在16 h长日照条件下,杨树顶芽分生组织和冬小麦幼叶组织细胞壁中形成大量的PD,染色较深,并可看到细胞质中的内质网(ER)与PD中ER的连接;在冬小麦幼叶组织中还可观察到典型的"颈型"PD,其中央桥管(压扁的ER)清晰可见.在短日照条件下,杨树顶芽细胞壁中出现许多不完整的、中断的PD,有些PD在壁的中部发生膨胀,形成空腔,看不到中央桥管.然而,冬小麦幼叶组织中的PD不发生明显的改变,与长日照条件下的结构基本相似.在寒冷冬季里,杨树PD结构的变化与短日照的相似.冬小麦的PD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PD口被一种电子稠密物质堵塞;二是颈区口径缩小.PD的这些变化以及在这两种植物(木本和草本)之间的区别,证实了木本杨树和草本冬小麦对短日照反应和休眠状态的不同.短日照能诱发木本杨树基因表达的改变,产生结构和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进入休眠,并在秋季低温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发展抗寒力.这里观察到杨树PD在短日照和寒冬中的中断正是从结构上导致其植株进入休眠和提高抗寒力的一个过程.冬小麦对短日照不起反应,低温则能诱发其抗寒基因表达,发展抗寒力,但不产生"生理休眠",所以它的PD在短日照下不发生变化,在低温下的改变则很容易恢复,当冬小麦在大气温度升高时,颈口的堵塞物质会迅速消失,口径也会迅速扩大,植株随即迅速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76.
与杨树木材密度、纤维性状相关的SSR分子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美洲黑杨 (Populusdeltoides)×青杨 (P .cathayana)的 68个F2 、双亲及其 4个F1无性系田间随机区组设计 ,5次重复 ,分析了与木材材性有关的木材密度、纤维长、纤维宽以及微纤丝角等性状。结果表明 :纤维长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控制该性状表现的基因之间具有正效应的互作 ;控制木材基本密度的基因之间具有负效应的互作。结合SSR分子标记结果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标记与性状的相关分析 ,共找到与木材密度、纤维长、纤维宽以及微纤丝角相关联的标记分别为 5、7、4、2个 ;青杨在这 4个材性性状方面也具有对性状起贡献的标记 ,如与木材密度相关的PMGC2 873 1(贡献率 4 88% )标记 ,与纤维长相关的PMGC456 3 (贡献率 2 2 96% )、PMGC2 70 2 2 (贡献率9 17% )标记 ,与纤维宽相关的PMGC2 40 8 1(贡献率 7 18% )标记 ,与微纤丝角相关PMGC2 52 5 1(贡献率 16 59% )标记 ,在育种中如果能正确加以利用 ,也可起到一定的材性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77.
通过不同化学方法提取并分析了不同品系杨树韧皮部10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及含量差别,研究了不同制样方法对单宁、酚类及酚酸产物含量提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中杨样品中苯酚及邻苯二酚的含量最高,欧洲黑杨最低;制样温度影响单宁的提取率,75℃下处理的样品最有利于单宁、酚类及酚酸类物质的提取;此外,分析实验结果还表明杨树韧皮部样品中没有生物碱存在或含量极低,超出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78.
杨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性调控限速酶,其主要功能是为脂肪酸合成、氮还原和谷胱甘肽等生物分子合成提供还原力NADPH,也为核酸合成提供戊糖;此外,还参加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反应.因此,G6PDH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甜杨G6PDH基因和毛果杨基因组序列,通过PCR获得了甜杨G6PDH基因上游1 400bp的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启动子的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此外,还包含多个胁迫诱导元件,如低温诱导元件LTR,盐诱导元件GT-1,抗冻、缺水、脱落酸、抗寒元件MYB和MYC,以及光响应元件L-box、G-box、3AF-1、TC丰富区等.  相似文献   
79.
北海道黄杨树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植物名称 北海道黄杨树 (Euonymusjaponicuscv.Zhuzi) [1 ] 。2 材料类别 成年植株带腋芽的茎段 (caulineseg ment)。3 培养条件 培养基有 :( 1 )MS +NAA 0 .2mg·L- 1 (单位下同 ) + 6 BA 2 .0 ;( 2 )MS +NAA 0 .1 + 6 BA 1 .0 ;( 3)MS +NAA 0 .0 5 + 6 BA 0 .5 ;( 4 )MS +NAA 0 .1 + 6 BA 0 .5 ;( 5 )MS +NAA 0 .1 + 6 BA 1 .0 ;( 6) 1 /2MS +NAA 0 .5 + 6 BA 0 .1。以上培养基含 3%蔗糖、0 .8%琼脂 ,pH 5 .8。培养温度为 ( 2 1±3)℃ ,光照度为 1 5 0 0lx ,光照时间为 1 2h·d- 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无…  相似文献   
80.
杨树菇凝集素AAVP具有抗病毒和促进菌丝分化功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树菇凝集素 (AAVP)是一种新的真菌凝集素 .用半叶法检测证明 ,AAVP具有抑制烟草花叶病毒 (TMV)侵染的活性 .等电聚焦法证实了AAVP可以与TMV的外壳蛋白结合 .用滤纸圆片法检测 ,AAVP对 3种植物病原真菌没有抑制作用 .AAVP滴加在菌丝的表面 ,显著地促进了杨树菇和毛木耳的菌丝分化 ,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Western印迹表明 ,AAVP存在于菌丝、菌柄和菌盖等组织中 ;假猴头 ,香菇 ,草菇 ,杏孢菇 ,灵芝等大型真菌的子实体中存在着多种与AAVP的抗血清有交叉反应的蛋白质 .大多数大型真菌中可能存在着与AAVP具有相似血清学特征的蛋白质家族 ,在防御反应及菌丝分化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