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2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医药卫生   248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72.
国外急救医学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作为医学领域中一门新的学科已经形成,科学管理与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使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一、急救医疗网:许多国家不仅重视了城市急救组织的发展,而且普及于农村,形成全国性城乡急救网。如美国全国性急救组织——急救卫生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初步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单纯应用涤纶垫棉治疗基底动脉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1例基底动脉压迫引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均单纯使用涤纶垫棉作为减压材料,且未使用其他减压方式。手术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于脑干和责任动脉之间放置涤纶垫棉实现减压。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提出的疼痛分级评估手术效果。结果3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27例(87.1%)术后疼痛即刻完全缓解(BNI分级Ⅰ级),3例在术后3个月内完全缓解(BNI分级Ⅰ级),1例疼痛部分缓解(BNI分级Ⅲ级)。5例(16.1%)患者术后出现面部感觉减退,其中3例自愈;1例患者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3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85个月(中位时间为40个月),随访期间有4例(12.9%)复发(BNI分级Ⅳ~Ⅴ级),其中2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另外2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可部分控制面部疼痛。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单纯应用涤纶垫棉治疗基底动脉所致三叉神经痛的术后即刻效果显著,但其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加快livewire算法中局部代价权值的计算速度,提升算法的运行效率。方法提出利用计算相关性同步计算相邻节点的梯度方向权值代价分量^,以及只计算最短路径搜索中已排序节点相对于邻域节点的权值代价两种方法改进局部代价算法。结果改进算法对于不同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代价权值的计算量,livewire算法的运行时间以及交互分割时间上,相比较其他两种算法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结论改进代价计算方式的livewire算法,能够正确分割目标图像,在高图像分辨率的情况下明显提高了交互分割速度。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MRI与CT的图像融合对于靶区勾画的影响。方法 28例颅内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20~86岁,中位年龄57岁。MRI和CT图像采用自动法进行融合,在CT和融合图像上分别勾画靶区,并比较靶区的区别。结果运用融合图像勾画靶区比单纯CT上勾画更为清晰和准确。三维空间总的融合误差仅为(0.55±0.14)mm,融合精度较高,CT图像上的靶区体积是(28.55±7.23)cm^3,融合图像上的靶区体积是(35.83±5.38)cm^3。结论 MRI和CT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射波刀治疗颅内肿瘤中勾画靶区,能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并且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相对运动,认识下胫腓联合运动特点。方法选用6例新鲜尸体标本,膝上10~15 cm截肢,去除皮肤、肌肉,制作骨-韧带标本,保留上、下胫腓关节周围韧带及踝关节韧带。将标本分别固定于踝关节背屈10°位、中立位、跖屈15°位,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对标本进行600 N轴向加载,并在踝关节中立位时施加600 N轴向加载联合5 Nm外旋扭转加载,测量下胫腓联合远端腓骨相对远端胫骨内外位移、前后位移及远端腓骨绕轴旋转角度。结果600 N轴向加载情况下,踝关节由中立位变为跖屈15°位时远端腓骨相对远端胫骨有向内、向前位移,同时绕轴内旋;当踝关节由中立位变为背屈10°位时,远端腓骨相对远端胫骨有向外、向后位移,同时绕轴外旋。与单一轴向加载相比,联合加载下远端腓骨有向内、向后移位和外旋的运动趋势。结论下胫腓联合为微动关节,远端腓骨相对运动与踝关节体位及受力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表达对喉癌细胞株Hep-2增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以特异性si RNA和阴性对照序列转染喉癌Hep-2细胞,实验分为CIP2A si RNA组与Control si RNA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IP2A在喉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MTT法检测CIP2A对细胞生长曲线及顺铂敏感性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的改变。real-time PCR检测CIP2A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IP2A及生长相关蛋白c-myc、AKT、p-AKT、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沉默CIP2A后,CIP2A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明显降低,Hep-2细胞生长减缓,克隆的形成被抑制,Control si RNA组为339.00±34.00,CIP2A si RNA组为126.00±3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6,P=0.010);沉默CIP2A可增加喉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Control si RNA组IC50为(6.67±0.54)μg/ml,CIP2A si RNA组为(3.53±0.32)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8,P=0.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Control si RNA组G1期细胞比例为66.860±1.972,CIP2A si RNA组为74.613±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9,P=0.026);S期细胞比例减少,Control si RNA组为23.713±1.564,CIP2A si RNA组为17.747±1.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3,P=0.007);沉默CIP2A没有引起细胞凋亡率的变化(P=0.21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沉默CIP2A表达可下调Cyclin D1(t=-4.531,P=0.011)、c-myc(t=-4.522,P=0.011)、pAKT(t=-4.574,P=0.010)的表达,但对总AKT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t=0.051,P=0.962)。结论:沉默CIP2A基因可抑制喉癌Hep-2细胞生长,增加喉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myc、p-AKT、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卤米松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结节性痒疹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给予火针点刺配合卤米松乳膏外擦,对照组分别给予火针治疗和卤米松外擦,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5.00%)与火针组(80.00%)、卤米松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结节性痒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9.
细支气管肺泡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支气管肺泡癌作为肺腺癌的一个亚型,有其独特的生长方式和临床表现,自1976年报道以来,已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近年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李兵 《海南医学》2015,(6):878-879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儿嵌顿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搜集患儿的性别、年龄、是否早产、腹股沟管位置、腹压等一般资料。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疝囊内内容物、内环口形状、疝囊颈和对侧是否存在隐性疝等情况。对内环口进行分型。对腹股沟内、外环内径以及腹股沟管长度进行测量。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8例患儿中发生嵌顿17例,占11.49%。早产患儿嵌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患儿;不同内环口类型患儿嵌顿的发生率均不相同;嵌顿组患儿的年龄明显低于未嵌顿组;嵌顿组患儿的外环口直径及腹股沟管长度均显著长于未嵌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外环口直径以及腹股沟管长度是小儿腹股沟疝发生嵌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嵌顿多发生在幼儿年龄阶段,外环口直径以及腹股沟管长度是导致小儿腹股沟疝嵌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