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揭示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乙型慢重肝)舌质、舌苔R、G、B值的客观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分析及多中心临床调研方法,研究舌质、舌苔R、G、B值在不同证候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乙型慢重肝舌质、舌苔R、G、B各组证候的值均低于慢乙肝组;舌质R值肝胆热毒炽盛组最大,且两者均与湿毒壅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舌质G、B值的变化趋势为:肝胆热毒炽盛组<热毒阳虚夹杂组<湿毒壅盛组;舌苔R、G、B值变化趋势为:肝胆热毒炽盛组<热毒阳虚夹杂组<湿毒壅盛组。[结论]舌质、舌苔R、G、B值的变化可以作为区分乙型慢重肝与慢乙肝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3.
慢性乙型肝炎"毒邪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的中医认识尚不明了,难以指导临床治疗。笔者认为,感染“疫毒”是其病因,“毒损肝体”是其基本病机,从毒论治慢性乙型肝炎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4.
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采用病证结合、前瞻性横断面分析及临床多中心调研究等方法,研究本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并与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寻找本病基本证候和核心证候,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农村农药中毒的动态、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 ,现对定陶县 1997~2 0 0 0年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1 资料来源“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由定陶县各行政村接诊乡村医生 ,在患者确诊后 ,2 4h内填卡 ,随乙类传染病疫情上报乡、镇卫生院 ,由乡、镇卫生院随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县卫生防疫站并核实无误。2 结果2 1  1997~ 2 0 0 0年合计报告农药中毒 4 0 4例 ,其中2 75例属于生产性农药中毒 ,占 68 1% ,死亡 8例 ;非生产性农药中毒 12 9例 ,占 31 9% ,死亡 6例。2 2 农药中毒 4 0 4例中 ,男性 2 16例 ,…  相似文献   
76.
张秋云 《现代保健》2012,(14):134-135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测并分析数据。结果:ST段缺血性改变共363次,其中SMl309阵次(85.1%),有症状54阵次(14.9%)。时间集中于6:00-20:00,其中6:00-12:00发作147次(51.6%),12:00-17:00发作100次(32.4%),17:00-20:00发作62次(20吲。结论:动态心电图能连续监测心脏电生理情况,对心肌缺血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7.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开篇提出了"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酸甘焦苦论,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为肝虚证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用药配伍方法,本文列举了后世医家对此理论的不同注解以及现代临床运用与理论发挥,认为无论肝阴、肝阳虚者,都可以运用酸甘焦苦理论治之,而其用药配伍方法的应用范围又可扩大到五脏虚证的治疗,给临证处方提供新的辨治思路,也为生僻晦涩的五行学说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78.
目的基于病证结合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分布与组合情况,以初步了解其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结合现行多个诊疗共识以及前期文献回顾,并经过2轮专家论证,最后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依此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类型。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频数、频率等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结果 801例患者有7种病性类证候要素,其中气虚517例,血瘀503例,水停462例,阴虚448例,气滞438例,阳虚428例,湿热257例,且气虚、血瘀、水停、阳虚在失代偿期的分布频率高于代偿期(P0.05)。314例代偿期患者中,单一病性类证候要素以血瘀最为常见(36.36%),2~5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分别以气虚+气滞(20.00%)、气虚+阴虚+血瘀(11.32%)、气虚+阳虚+阴虚+气滞(16.13%)、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45.1%)最为常见;487例失代偿期患者中,单一病性类证候要素以水停最为常见(90.91%),2~5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分别以气虚+水停(57.45%)、气虚+血瘀+水停(26.44%)、气虚+阳虚+血瘀+水停(23.40%)、气虚+阳虚+气滞+血瘀+水停(25.00%)最为常见。属于6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的代偿期患者常见组合中有60.00%的患者未合并水停;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组合中有59.81%的患者未合并湿热。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最多见;在代偿期以单一与2~5种组合多见,多合并气虚、血瘀、气滞;失代偿期则以3~7种组合多见,多合并气虚、水停。2期均有气虚、血瘀等基本病机,也有各期病机侧重的不同。  相似文献   
79.
目的从色诊角度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阴毒内结证和/或阳毒内盛证的色诊特点。方法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面部、唇部、手掌、舌象(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进行各证型均数比较。结果面色、唇部、手掌及舌质RGB值比较,阳毒内盛证〉阴阳兼证〉阴毒内结证;阴阳兼证与阴毒内结比较.面色、唇部RGB值及舌质R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阳毒内盛与阴毒内结比较,面色R值、唇部RGB值及舌质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阴毒内结证与阴阳兼证舌苔G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色、唇部、舌象RGB值特点,可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阴毒内结证和/或阳毒内盛证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采取抚触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于本院实施听力筛查新生儿,统计90例,按双盲法原则分组,即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于听力筛查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听力筛查成功率及测试状态优良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中采取抚触护理效果令人满意,可进行听力筛查成功率的明显提高,优化听力筛查质量,应用可行性强,具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