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6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61.
利用专题立项开凿的地热生产井和地热回灌井,对第三纪孔隙型热储层进行了加压条件下的对井同层回灌试验。通过研发地热回灌防腐过滤器及配套技术,解决了先前在回灌过程中由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引起的堵塞,导致回灌量减小、回灌井早期丧失回灌能力这一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62.
在试验室砂槽模型中利用不同截面形状的入渗池模拟清水回灌过程,通过观测潜水水丘变化,研究了水丘位置与回灌效率的关系,比较了相同时刻瞬时入渗量与回灌总量的数据,并分析了不同截面形状入渗池的回灌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入渗池回灌效率受截面形状影响,截面为正三角形时入渗池回灌效率最高,依次为矩形、正方形和圆形,且截面周长与入渗池的...  相似文献   
663.
刘天新 《河北煤炭》2012,(1):16-17,48
文章利用数值模拟来预测人工回灌对梧东井田奥灰水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评价奥灰水回灌的可行性。以井田地质原型为基础建立回灌地下水流模型,应用FEFLOW软件定量研究不同回灌方案下奥灰水动态变化。模拟结果显示,以450 m3/h回灌8~1 0 a,井田水动力条件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64.
以梧桐庄煤矿的突水治理为例,以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将矿井水控制、处理、利用、回灌与生态环保五位一体优化结合,统筹管理,较好地解决了矿井水害防控、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保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665.
随着环保压力加大,京津冀地区利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锅炉改善环境的形势非常迫切。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非常巨大。同时《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地热供暖纳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放开并引导地热能开发企业进入城镇供热市场。文章在地热能用于城市燃煤供热改造方面进行论述,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66.
为改善首都北京的空气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市委市政府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规划。在城区内利用清洁能源取代燃煤锅炉,禁止新建燃煤锅炉。水源热泵空调作为种清洁、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很快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但在水源热泵系统的推广过程中,合理地抽取和回灌地下水是限制其发展的首要问题。在水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回灌比较困难,出现了个别项目难以实现地下水的100%回灌.系统运行不稳定。  相似文献   
667.
于雪鸥  柴浩  杜峥  王宏 《中州煤炭》2023,(4):199-205,218
为了给地热对井采灌提供示范,为地热资源开发、保护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研究了延津县下新近系热储层对井采灌试验。研究得出,研究区地温梯度为3.0~3.5℃/hm,延津县城一带由于新乡—商丘断裂的导热作用,地温梯度高于3.5℃/hm,热储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热储层中存在裂隙或破碎带(高渗通道),热储层的连通构造曲折复杂,但热储层中裂隙不发育;通过分析地热流体的单井回灌试验和生产性对井采灌试验监测数据,总结地热回灌工艺流程及回灌量衰减规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研究可为河南省地热实现对井回灌—开采提供示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68.
依托河南兰考县馆陶组砂岩热储资料,基于简化的多孔隙率模型,采用COMSOL有限元多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在考虑基岩和盖层热补偿与渗流对地热储层传热过程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含断层地热储层的渗流—传热耦合模型。采用周期“一采一灌”对井注采模式,对不同井间距与不同渗透率地层的地热井长期运行过程进行模拟,研究采热过程的热突破现象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采热井,回灌井的井底温度在10年内急剧下降,与回灌水温(20℃)快速靠近,热补偿对回灌井的井底温度提升幅度也迅速降低;最终,回灌井井底温度逐渐与回灌水温重合。采热井底温度与井间距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井间距的增加,采热井底温度降低幅度减小,但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大;在兰考县进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时,井间距不应小于500 m,这样既可以保证在运行寿命期间不产生热突破,又可以保证回灌水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669.
高矿化度矿井水的排放影响着矿区周边生态环境,为提高高矿化度矿井水的利用量,降低对环境的风险,介绍了九龙矿基于国内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利用技术现状,选择将高矿化度矿井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井下生产和回灌井下含水层,实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零排放的案例。以该矿地下水水质为基础,结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水质要求,确定该矿高矿化度矿井水井下循环利用水质指标,指导深度处理工艺选择,促进煤矿向绿色矿山、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其他同类矿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0.
近年来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地区开采侏罗系煤层的规模逐渐扩大,煤层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井水一直是煤矿关注的重点问题。煤层顶底板水害是威胁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问题,但同时矿井水也是珍贵的水资源,所以“煤-水”双资源开发利用是绿色矿山发展的必要手段。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煤矿的生产生活用水,但对于涌水量较大的煤矿,矿井水的处理再利用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矿井水回灌技术既能将水资源存储起来避免浪费,又能达到矿井水零排放的环保目标。矿井水通过回灌存储于其他含水层,在保证煤层开采安全的前提下将水资源保存下来。矿井水在含水层中渗流移动,水化学成分、温度等都随之产生变化,此过程中所发生的水化学作用是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回灌过程中的水化学演化研究是保障含水层水质的关键,也是回灌可行性的前提。通过室内试验和建立数值模型等方法对矿井水回灌过程中发生的水化学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水的水温越高,回灌过程中生成的沉淀量越大。(2)矿井水在回灌过程中会生成硫酸钙和硫酸镁沉淀,并以硫酸钙沉淀为主,在长期水岩作用中会使含水层中石膏和硬石膏含量增加。(3)长期回灌过程中,硫酸钙沉淀冲至流网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