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79篇
  免费   973篇
  国内免费   902篇
医药卫生   27954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528篇
  2020年   643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538篇
  2016年   638篇
  2015年   744篇
  2014年   1293篇
  2013年   1314篇
  2012年   1676篇
  2011年   1716篇
  2010年   1649篇
  2009年   1642篇
  2008年   1727篇
  2007年   1488篇
  2006年   1414篇
  2005年   1482篇
  2004年   1151篇
  2003年   1010篇
  2002年   883篇
  2001年   842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475篇
  1998年   393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腹膜代阴道成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护理情况,对接受腹腔镜辅助下腹膜代阴道成型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腹腔镜辅助下腹膜代阴道术后护理措施效果好,创面愈合较快。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促进腹腔镜辅助下腹膜代阴道成型术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2012年收治的154例稳定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临床资料,计算肌酐溶质转运面积系数(MTACc)评价其腹膜溶质转运功能,分析基线及12个月后的MTACc水平及变化程度(ΔTACcr),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腹膜透析液中的VEGF及TNF-α水平并计算两者呈现率(AR),分析总体、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稳定组(ΔTACcr均数)和升高组(ΔTACcr≥均数)的VEGF AR和TNF-αAR水平,根据四分位数间距将VEGF AR(≤56.47、56.48~75.23、75.24~98.17、98.18 pg/min)和TNF-αAR(≤22.57、22.58~36.91、36.92~47.55、47.56 pg/min)分为4个亚组,比较各亚组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的因素。结果全组12个月后的MTACc为(7.28±0.92)ml/min,高于基线MTACc水平(P0.05);ΔTACcr为(0.87±0.26)ml/min,其中85例0.87 ml/min(稳定组)和69例≥0.87 ml/min(升高组),ΔTACcr水平与VEGF AR及TNF-αAR均呈正相关(r=0.421、0.554,P均0.05)。稳定组与升高组的腹膜Kt/V、残肾功能、尿量、VEGF AR及TNF-αA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Kt/V随VEGF AR、TNF-αAR水平升高而明显增加,残肾功能、尿量随VEGF AR、TNF-αAR水平升高而明显降低(P0.05),且VEGF AR随TNF-αAR水平亦升高(P0.05);影响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的因素有腹膜Kt/V、残肾功能、尿量、VEGF AR及TNF-αAR,且以VEGF AR≤80 pg/min为参照,80 pg/min腹膜溶质转运功能增强的风险为11.965倍(95CI:5.416~26.434),而以TNF-αAR≤30pg/min为参照,30 pg/min的风险为7.997倍(95CI:3.813~16.776)。结论腹腔局部炎症反应及血管新生情况可影响腹膜溶质转运功能,腹膜透析液中的VEGF及TNF-α水平是预测腹膜溶质转运功能改变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3.
《健康向导》2015,(1):66
<正>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山西省职业病医院系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其肾移植透析中心自成立以来完成肾移植手术1 200余例,并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2例。每年血液净化等治疗达24 400余人次。目前每年肾移植可达130例以上,1年肾存活率达到96%,5年肾存活率80%,10年肾存活率60%。中心除了主项肾移植、血液净化外,同时开展泌尿外科常规手术、膀胱镜、血管通路建立、腹膜透析管植入、肾穿刺活检等诊疗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完全腹膜外腔镜疝修补技术(TEP)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Pulg)的优点与不足。方法:选取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TEP组与Pulg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TEP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Plug组,且TEP组的住院时间更少,恢复时间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完全腹膜外腔镜疝修补技术具有安全、微创等优势,术后恢复快,患者受到的疼痛更轻,对双侧疝修补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5.
腹膜后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发现时肿瘤往往巨大或侵犯周围血管而无法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腹膜后恶性肿瘤的报道相对较少,但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介入方法可以在手术前起到新辅助治疗的目的,也可以在晚期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中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命。腹膜后恶性肿瘤介入诊疗的方法主要有血管造影、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动脉栓塞治疗、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化学消融治疗等。介入诊疗总体上具有安全、有效、便捷的特点,在腹膜后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双硫仑(DSF)对人脂肪肉瘤细胞SW872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W872细胞,设立正常细胞对照组及DSF 1,2.5,5和10μmol·L~(-1)组,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处理24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下观察DSF处理后SW872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DSF对SW87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A20的表达;CCK-8法检测铁离子螯合剂Fer-1及炎症小体NLRP3抑制剂MCC950能否逆转DSF对SW872细胞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DSF对SW872细胞中A20和醛脱氢酶(ALDH1)的mRNA水平。结果 DSF对SW872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DSF处理后使SW872细胞发生皱缩变圆且细胞间隙增大;DSF作用于SW872细胞24 h后,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DSF 1μmol·L~(-1)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32.6±1.82)%vs(3.50±0.64)%,P<0.05〕;DSF 0.1μmol·L~(-1)组明显抑制SW872细胞的克隆形成〔(16.7±7.02)%vs(129±5.29)%,P<0.05〕;DSF处理能够明显提高SW872细胞中炎症调节分子A20的表达;铁离子鳌合剂Fer-1不能逆转DSF导致的细胞生长抑制,而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可以部分逆转DSF对SW87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DSF能抑制SW87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细胞炎症小体介导,细胞炎症调节分子A20参与DSF对SW872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疝气是一种男女老少都可发的疾病,但男性多于女性。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1.3‰,是老年男性的多发病。什么是疝气?体内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个部位,即称为疝气。疝气多发生于腹部,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称为腹外疝。其中,腹股沟疝最多见,占所有腹外疝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腹腔化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膜转移病灶,正逐渐被应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通过腹腔化疗港可反复多次进行腹腔化疗,而化疗港的顺利使用是腹腔化疗持续进行的关键。本研究将探讨在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留置腹腔化疗港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腹腔化疗港留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应用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式。  结果  共有54例患者植入55个化疗港,平均使用时间为8.4(0.8~32.0)个月,共13例出现并发症(23.6%),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堵塞(7.3%)、严重疼痛(5.5%)、感染(3.6%)、反流(3.6%)、置针困难(1.8%)及皮下硬结(1.8%)。并发症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化疗港放置后2.1个月。分析未发现与并发症相关的高危因素(P > 0.05)。  结论  通过规范与细致的操作,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初期残余肾功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2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透析治疗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5 ml/(min·1.73m2)的181例患者纳入A组,将e GFR>5 ml/(min·1.73m2)的146例患者纳入B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远期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原发性疾病构成、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体质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磷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尿肌酐、血红蛋白(Hb)、尿素清除指数(Kt/V)、血钙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随访5年,B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A组(χ2=14.200,P<0.05),B组患者5年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A组(χ2=5.379,P=0.020)。结论透析治疗初期,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与预后具有密切关系,应警惕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