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86篇
地球科学   9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山市短时强降水预警条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3,他引:2  
为寻找中山市短时强降水预警条件,从雷达回波、物理量多个角度对2004-2005年影响中山市的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天气尺度上的辐合特征、雷达回波强度场和速度场上的辐合特征、700 hPa临近站点的风向是做好雷达预警分析的关键。(2)不稳定指数和温度露点差是短时强降水预警的重要条件,一般这些指数(如:K指数≥35℃、sθe500-sθe850≤-8℃、S i<0℃、t-td≤4℃)提前于强降水发生前表现出来。(3)自动站预警可作为短时强降水预警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2.
一场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造成2005年5月30日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卫星云图逐时演变情况和大气层结稳定度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利用T213数值模式的物理量预报产品对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物理量场分布进行了动力学诊断分析。分析表明:此次中α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是典型的由于蒙古冷涡旋转东移南压,在高低层有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低层有暖湿舌伸展,中层有干舌叠加在低层湿舌之上和大范围存在对流不稳定层结等诸多有利的温湿条件和动力条件下,首先激发中γ尺度对流系统,再由几个中γ尺度对流系统合并而成中β尺度对流系统,然后由几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合并发展而成。  相似文献   
63.
广西几次不同类型天气系统造成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NCEP(分辨率2.5×2.5)再分析格点资料和北京"9210"系统下发MICAPS格式常规资料对影响广西6次暴雨过程中的影响天气系统分型,在此基础上利用T 213物理量(比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涡度、散度、假相当位温500hPa与850hPa的差值、K指数)格点资料对这6次过程进行垂直剖面和前后时序分析,试图找出不同类型天气系统影响广西造成暴雨过程的一些物理量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64.
平顶山2006-01-18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1月18~19日平顶山地区暴雪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中低空低值系统的配置、近地层冷空气的配合及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寻找出暴雪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65.
回归分析方法在地震科学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回归分析方法在地震科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按变量之间的物理关系进行分类回归的新观点。针对实际地震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类方案,从理论上论述了不同类型问题采用不同的回归方法的必要性。通过对实际地震问题分析,剖析了现有回归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统计问题如何选用适当的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
应用1971~2000年长春气象站10月至次年3月的逐日降水量、气温资料以及相应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给出了确定长春市发生强冰雪冻害天气的标准;根据对36个历史个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的分析,建立了4种强冰雪冻害的天气概念模型:冷涡型、深槽型、浅槽型、锋区平直型;进一步分析了长春市冰雪冻害天气的物理量场、要素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67.
使用2005年8月14~23日各层(850、700、500 hPa等)天气图资料,以及有关物理量场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盛夏十堰市一次连续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珊瑚"台风、东南急流、南支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等系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贝加尔湖低槽持续分裂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对峙是该过程能够维持的基本条件;短带状强回波与新生的强对流窄回波带相叠加并维持较长时间,中-β尺度云团在本地发展为中-α尺度云团且受地形作用维持近5 h,使得灾情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68.
一次辽宁秋季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欣  蔡芗宁  黄阁 《气象》2007,33(9):83-93
使用1.0°×1.0°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0月21—22日深秋暴雨在天气形势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在有利的环境背景形势下,高位涡从对流层高层向低层伸展并形成湿位涡柱,引起气旋性环流与低涡环流叠加。对流层低层的湿斜压性增强,引起低层的锋区加强及垂直涡度发展,高空入侵干冷空气锲入底层,低层暖湿空气强迫抬升,使地面发展为气旋;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上升气流,同时较强的补偿下沉运动激发上升运动加强,使次级环流加强,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向辽宁输送暖湿空气及能量,对流层中低层形成湿柱并积聚高不稳定能量;中尺度气旋、高低空急流、湿位涡柱、次级环流上升支、地面高水汽含量湿区、高假相当位温出现的时间、强度、位置和结构决定了暴雨的时间和落区。  相似文献   
69.
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T213格点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06年1月19日降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500hPa短波槽的引导下,700hPa偏南气流在呼和浩特市的风场辐合为降雪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由南伸向我市较深厚的暖湿气层为降雪储存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低层动力强迫对水汽的垂直输送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0.
2006年7月14-17日,受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影响,福建沿海地区发生了持续性的暴雨-大暴雨过程。利用时间的合成平均分析方法针对这次暴雨持续期间(14日-16日的每天08时和20时以及17日的08时)共7个时次的基本资料,并且计算了各个时次的物理量资料,也进行了平均,从而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压环流持续稳定存在以及对流层中低层持续的大量水汽输送为这次暴雨过程提供了背景条件。对流层气流强烈辐合持续存在对暴雨持续具有重要意义。高温高湿的能量的持续存在,是暴雨到大暴雨天气维持的一个重要的热力条件。强的高空辐散和正涡度平流的共同作用则有利于直运动的加强,并且中低层水汽加强上升凝结形成这次强的暴雨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