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政治法律   26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近年来某地财务管理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2.
蔡志强 《理论导报》2012,(5):4-5,20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中国的工人、农民这两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分化。其间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分配模式的变化加剧了阶层的多元性。但是不到20年的时间,阶层分化的速度趋缓,开始呈现固化趋势。科学看待中国社会阶层现状,对有效落实政策、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3.
一、司法功能发挥的现状描述及其成因分析(一)司法功能发挥的现状描述1.社会问题司法化。时下存在司法的无力感和不被认同感,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一体两面的问题。从司法功能定位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症结之一是由于司法功能的非理性扩张。近年来有些法院过度积极地介入社会,基于服务大局、维稳等层面的考虑,表现出一种短视的实用理性,承担了大量的非裁判性功能,以有限的司法资源面对无限的社会纠纷。2.司法问题社会化。司法无力感另一方面的原因来自于法院功能的萎缩。随着诉讼人数和复杂性不断的增加,社会对司法服务的需求不  相似文献   
64.
辅导员职业道德的状况和职业道德素养将影响到高校人才的培养、大学生的发展等方面。因此,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而自我教育是开展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目前在辅导员职业道德自我教育中主要存在职业认同度低、职业角色自我定位不准、对自我教育理论认识欠缺三方面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作成因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自我教育并以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65.
杨锦炎 《法学杂志》2016,(6):117-124
以经济分析方法研究虚假诉讼的成因,可以在微观层面剖析虚假诉讼行为的成本与收益.虚假诉讼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失败的风险成本,收益则以经济利益为主.直接成本较低、失败的风险可控,有利于行为人达到成本最小化目的,从而提高了虚假诉讼的成本与收益之比,且这就是虚假诉讼多发的主要原因.提高虚假诉讼被发现的几率、加重对虚假诉讼的惩罚、提高虚假诉讼失败的风险成本是遏制虚假诉讼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6.
赵桁 《世纪桥》2013,(3):48-49,60
高校盗窃案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狠狠打击盗窃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全力维护在校师生和员工的财产安全。本文针对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和原因做简要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关对策和预防措施,力图做好高校盗窃案的安全防范工作,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67.
中国古代已有对金融犯罪的立法,多见于惩治货币类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金融经济成为现代经济的中心。但是随之而来的金融犯罪严重扰乱经济秩序,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金融犯罪的涉案金额更是触目惊心,本文试图通过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业管理及法律等方面分析金融犯罪的主要成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金融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
现有的电信诈骗犯罪研究一般采用法学、犯罪学视角,缺乏以心理学为理论背景的相关分析。电信诈骗的多发,根本上是一种心理失衡导致的个人心理防范体系的失控。以心理学理论为工具,将电信诈骗犯罪按照规避风险损害心理、贪图利益心理、针对社会关系、特殊心理需求等进行分类归纳;从需要层次、人格、说服过程、情境因素等角度进行成因分析;提出普及心理学常识,构建分层心理预防机制和多层次全方位防控体系等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69.
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是指带有明显宗教狂热色彩或者利用信众对宗教的虔诚而实施的恐怖犯罪活动,是宗教极端主义的现实化.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是当今最主要的恐怖犯罪类型,在中亚地区最为猖獗.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的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有本质的联系,必须进行整体的研究.本文论述了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中亚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本文认为必须正确认识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与正统宗教的关系,全面认识该类犯罪的本质.为了有效地预防新疆的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本文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例如,正确对待宗教,实行适当的宗教政策;弘扬民族文化与教育人们正确认识宗教;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增强抵御各种利益诱惑的抵抗力,防止被极端势力所利用,等等.  相似文献   
70.
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流动青年空巢化是青年个体化意识凸显、城市社会关系陌生化和生活方式网络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青年空巢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青年群体成长发展中的正常行为。但流动青年长期的空巢化可能会弱化社会支持网络,放大个体化社会风险,不利于其深度融入城市和提升归属感,极易陷入空巢又空心的生活状态。空巢青年的未来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等多元力量的积极介入,为其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