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5 毫秒
61.
热风炉送风期格子砖温度分布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敏雷  程树森  张福明  全强 《钢铁》2008,43(6):15-21
为优化热风炉设计,建立了热风炉蓄热室内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制作了应用程序软件,探讨了不同的格子砖物性参数,如导热系数,比热容和密度等对格子砖温度场分布、气体温度分布以及格子砖蓄热量和放热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热风炉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气体和格砖温度分布的影响;格砖的温度梯度沿着径向在逐渐减小,设计热风炉时应选择合适的格砖厚度;增大格砖导热系数和单纯增加格砖的密度和比热容都会导致风温更低也更不稳定,但是只要延长燃烧时间就能充分发挥蓄热室的蓄热容和稳定送风能力;格砖热物性的影响程度随格砖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2.
宣钢旋流顶燃式热风炉传输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宣钢旋流顶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建立了气体流动、传热及燃烧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燃烧室的流场、温度场和CO浓度场.结果表明,热风炉燃烧室出口速度和温度分布很不均匀;由于空气过剩系数过低,导致燃烧室出口有6%的CO剩余,火焰贴近燃烧室壁面,严重影响热风炉的寿命.将空气过剩系数增加到1.05后比较发现,燃烧室出口CO质量分数低于1%,火焰分布更加合理,增加燃烧室高度能有效提高燃烧室出口速度和温度的分布均匀性,速度最大差由10m/s降到约2m/s,温度最大差由140℃降到约90℃.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某工厂治理高次谐波的措施,实际应用表明,提高了电网质量,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4.
斯伦贝谢公司的地层倾角处理方法采用基于聚类分析原理的群程序,从有噪音的数据中选出真的地层倾角。本文详细介绍了聚类算法的数学原理,并借鉴聚类算法来处理六臂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分析了算法的应用效果与适用条件:算法处理结果与某商业软件基本吻合,通过分析高程差数据得出了聚类算法只适用于原始电导率曲线相关性较好井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钢铁制造流程耗散结构的本质及其特征,以高炉炼铁区段为对象,研究解析了多工序协同动态运行条件下的耗散结构优化问题.由料场、焦化、烧结、球团、高炉等工序所组成的炼铁区段,不仅是钢铁制造流程中重要的物质/能源转换中心,也是全流程动态有序、协同连续运行的关键和基础环节.炼铁区段的物理本质是铁素物质流在碳素能量流的驱动和...  相似文献   
66.
基于双侧向测井的裂缝开度估算模型比较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的基于双侧向测井的裂缝开度模型大多是针对基质物性较差的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提出。而裂缝性砂岩地层双侧向测井电流传播路径与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存在差别。结合实际资料处理,对常用的Sibbit和罗贞耀裂缝开度模型在砂岩地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从原理上对裂缝性砂岩地层电流传播路径进行了分析,由基质孔隙与裂缝孔隙并联导电模型人手,提出了更适用于砂岩地层的双孔隙裂缝开度模型。改进后的双孔隙裂缝开度模型适用性更强,提高了双侧向测井资料计算砂岩地层裂缝开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7.
由北京首钢设计院、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铁厂共同完成的“首钢1号高炉热压炭砖——陶瓷杯组合炉缸内衬技术设计与应用研究”于2000年1月28日在首钢通过了技术鉴定。鉴定会由北京市科委主持,来自冶金工业局、设计研究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鞍钢、梅山等重点企业的专家、学者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8.
69.
70.
常伟  张福明 《物探装备》2003,13(1):43-45,48
该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在瞬态面波法应用上采用的两种观测系统,并通过蓄能电站坝址勘探实例说明面波勘探在第四系分层中的独到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