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5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31.
妊娠期子宫NK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妊娠子宫中最主要的淋巴细胞是子宫NK细胞,即uNK细胞,它的表型为CD56brightCD16-,现普遍认为uNK细胞在胚胎的正常生长、分化和植入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uNK细胞的独特性及妊娠期激素对uNK细胞的影响,重点论述妊娠期uNK细胞在维持母-胎界面的血管重建及免疫平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病理性妊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丽  赵华 《山东医药》2005,45(2):51-51
随着诊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病死率由30%~40%降至10%~20%,努力恢复和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显得更加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对无合并症AMI患者实行早期活动康复方案,发现其不仅不增加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反能加快患者体力和心理状况的康复。2001~2003年,我们对63例无合并症的AMI患者采用早期活动进行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533.
探究对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实施整形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 8月-2023年8月收治的52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 参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整形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外观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参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 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观满意度为88.46%,高于 参照组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整形修复治疗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瘢痕,恢复患者的手部功能,有利于提高外观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34.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缺氧/复氧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后MDA、IL-1β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室肌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SH组,GSH组缺氧、复氧前均给予160mg/L浓度GSH,缺氧2h,复氧1h。复氧1h后,用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用RT-PCR法检测细胞内IL-1βmRNA和TNF-α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水平、IL-1βmRNA和TNF-αmRNA表达显著升高(P < 0.01)。GSH预处理可以减轻MDA、IL-1βmRNA和TNF-αmRNA的上调(P < 0.01 vs 模型组)。MDA、IL-1βmRNA和TNF-αmRNA的表达在各组间均呈正相关(P < 0.05)。结论:在缺氧/复氧损伤的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作用相互联系,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IL-1βmRNA和TNF-αmRNA的升高,从而保护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535.
目的 探析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应用延续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减少不良事件导致再入院的风险。方法 选择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延续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内危险因素控制效果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患者的疾病认知度、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对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再入院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吸烟、超重、高血压、血糖不达标、血脂异常危险因素控制方面不达标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31.7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再入院率为0.00%、4.88%,均低于对照组的9.76%、1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出院后开展延续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提高,遵医嘱用药,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再住院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  相似文献   
536.
雪莲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德修  赵丽丽 《中草药》1996,27(6):372-374
综述雪莲花的生药学、化学以及药理学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亚属植物资源,寻找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7.
538.
目的 探讨我国常见两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的交叉免疫反应状况,为以非结核分枝杆菌研制新型结核疫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平均核酸一致性计算器计算胞内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同源性,OrthorFinder软件分析3种菌的同源基因,与结核分枝杆菌B细胞抗原表位编码基因进行比对。分别制备3种菌的灭活菌体抗原和全菌蛋白抗原,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皮下注射免疫。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分别检测3种免疫兔血清抗体Ig G水平及交叉免疫的血清抗体Ig G水平。结果 脓肿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同源基因分别为2 350个和2 740个,其同源基因中分别有479个和521个富含B细胞抗原表位。结核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的蛋白抗原均能刺激兔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滴度,分别达到1∶320 000、1∶160 000和1∶80 000。胞内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免疫兔血清均可与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产生高水平的交叉反应,抗体滴度分别达到1∶40 000和1∶80 000。结论 胞内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之间均存在高水平的抗体交叉免疫反应,提示上...  相似文献   
539.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海绵窦蝶窦假性动脉瘤临床上相对少见, 由于其易并发致死性鼻衄或重症脑血管病, 病情凶险, 应及时诊治。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 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TCCF 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入路可选经动脉与经静脉两种。血管内治疗入路应首选患侧颈内动脉通路, 由于瘘口部位的复杂性, 部分患者微导丝未能从颈内动脉入路通过瘘口, 故只能选择静脉入路。静脉入路的路径较长而迂曲, 且可能需要多通道, 对技术要求较高。笔者报告1例TCCF合并海绵窦蝶窦假性动脉瘤患者, 探讨经颈内静脉、面静脉、眼静脉联合入路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闭合及假性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540.
目的分析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应用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疑似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均实施CT与MRI诊断,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MRI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增强特征。结果在60例疑似患者中,病理确诊腹部侵袭性纤维瘤阳性50例,MRI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显著高于CT,具备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MRI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CT更高,具备显著差异(P<0.05);MRI诊断误诊率、漏诊率明显低于CT诊断,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MRI、CT诊断腹部侵袭性纤维瘤比较,MRI在腹壁型、腹腔型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存在对比意义(P<0.05);腹膜后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腹部侵袭性纤维瘤阳性患者增强特征显示,轻度11例、中度23例、明显15例;渐进性40例、非渐进性9例。CT诊断腹部侵袭性纤维瘤阳性患者增强特征显示,轻度6例、中度21例、明显13例;渐进性35例、非渐进性5例。结论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应用MRI诊断可提高整体检出的准确率,可据此明确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灶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