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散沫花和风仙花均俗称为指甲花,两者均有染色作用,但两者原植物科属不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也大不一致。现就两者的研究现状,包括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2.
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我国岭南特色药材岗梅茎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了13个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技术将它们分别鉴定为柳叶绣线菊新木脂醇(1),rel-(7R,8S)-3,3',5-trimethoxy-4',7-epoxy-8,5'-neolignan-4,9,9'-triol 9-β-D-glucopyranoside(2),(+)-cycloolivil(3),(+)-syringaresinol-4'-O-β-D-monoglucoside(4),鹅掌楸苦素(5),咖啡酸(6),3,4-二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7),1,2,4-苯三酚(8),3,4,5-trimethoxyphenyl-1-O-β-D-apiofuranosyl-(1″→6')-glucopyranoside(9),秦皮乙素(10),隐绿原酸乙酯(11),绿原酸乙酯(12),和rel-5-(3S,8S-dihydroxy-1R,5S-dimethyl-7-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Z,4Epentadienoic acid(13)。化合物1~5为木脂素类化合物、6~12为其他酚酸类化合物、13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其中7,8,11,13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3,9,10,12为首次从岗梅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9对RAW264.7细胞中NO的生成显示中等抑制作用,化合物10具有微弱的抑制效果,其IC50分别为35.7,50.6,98.7μmol·L-1。  相似文献   
53.
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相关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增平 《中医教育》2009,28(3):55-57
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适应日渐频繁的中医药国际交流形势,我国绝大部分中医药院校相继开展了双语教学实践,并已发表了20多篇双语教学的研究论文。据初步了解,在中医药院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中医和针灸专业走在了前列,不仅在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西医基础课程中开展了双语教学,还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等中医类课程中也开展了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54.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日益加深,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的政策引导下,各高校掀起了开展双语教学的热潮。本校早在2001年就开始为中药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专业英语选修课程,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开始进行专  相似文献   
55.
野生石蒜与其组织培养品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红花石蒜的组织培养品与野生品进行了初步的化学成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者所含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组织培养品中石蒜碱含量高于野生品。有关组织培养方法及培养品与野生品的抗癌药效及体外毒性实验结果,另见报道。  相似文献   
56.
绵马贯众部位Ⅱ的抗疟作用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Peters 4天抑制试验法,对绵马贯众部位Ⅱ进行了抗疟药效实验,测得其对伯氏疟原虫K173株的ED50为59.74 mg/ kg,对伯氏疟原虫抗氯喹株(RC/ K173)的ED50为111.22 mg/ kg,抗性指数为2.10;还对该部位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测得一日灌胃给药对小鼠的LD50为8890 mg/ kg(95%可信区间为6405~12338 mg/ kg),治疗指数为148.  相似文献   
57.
八角莲的组织培养品及野生品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八角莲的组织培养品及野生品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刘蕾高增平江佩芬(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八角莲Dysosmapleiantha(Hance.)Woods.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其根茎入药,产于我国南方的深山密林阴湿处。用作清热解毒药,常用于痈疮疔毒、瘰疠、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近年来,其明显的抗癌作用已得到国内外医学工作者的认可和重视,已证明其抗癌活性的物质基础是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1]野生八角莲资源有限,不易采挖,  相似文献   
58.
薄层扫描法测定杜仲茶中氯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仲茶系由杜仲叶和乌龙茶制成的袋泡茶 ,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杜仲 (EucommiaulmoidesOliv .)的叶子[1] 。具有镇痛、降血压、中枢神经镇静、利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以及提高肾上腺皮质等作用[2 ,3] 。氯原酸为杜仲叶的有效成分 ,本实验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杜仲茶中氯原酸的含量[1,4 ] 。1 仪器与试药CS 90 0 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 (日本岛津 ) ;1μL定量毛细管 (美国Drummond公司 ) ;聚酰胺 6薄膜(上海化学试剂四厂 ) ;氯原酸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品检定所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杜仲茶由德利保健品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59.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流行广泛、变异性强。中药在抑制流感病毒方面有其独特优势,目前在我国临床已有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其具有多方面确切疗效,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通过采用文献查阅法,对抗流感病毒中药的有效成分、体内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其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雷公藤多苷(TWP)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多被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还作为基本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等,但其临床有多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用药方案存在争议,尤其是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为了雷公藤多苷的临床合理使用和深入研究,综述其药理毒理研究进展。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雷公藤多苷的药理毒理研究文献,发现雷公藤多苷的药理作用研究多集中在抗炎、抗肿瘤、肾脏保护和免疫抑制方面,主要是通过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发挥药理作用;其毒理作用研究多集中在肝毒性、肾毒性和生殖系统毒性方面,毒性作用多与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表达相关。雷公藤多苷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集中在雷公藤内酯醇和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多苷药理毒理研究较深入,表明其效、毒存在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具有量-效、时-效、量-毒、时-毒关系,未见雷公藤多苷在功效背景下随使用剂量和时间变化的毒性研究,其关联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