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0篇
医药卫生   42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切除与不切除后纵韧带颈椎减压术后的MRI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切除与不切除后纵韧带术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颈前路减压患者的术后MRI检查资料,其中行颈椎后纵韧带切除者12例,未行切除者10例。观察脊髓形态,测量脊髓矢状径,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36个月,MRI显示后纵韧带切除组术后与术前脊髓矢状径差值大于未行后纵韧带切除组(P<0.01)。结论:颈椎前路切骨减压时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可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有利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形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52.
齿状突螺钉加压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加压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齿状突骨折采用牵引复位后行前路单枚齿状突螺钉加压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及临床检查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均无明显颈部活动受限。无螺钉移位、断裂等并发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3例,明显减轻2例。结论: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牢靠,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术前良好的复位是本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53.
颈椎前路手术后翻修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颈椎前路手术后翻修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式进行探讨,评价前路内固定在颈椎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1998~2002年有43例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进行了翻修术,重新从前路行减压、植骨及内固定。分析其翻修原因、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并对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及评价。结果:因并发食道瘘死亡1例,失访2例,40例获得1~4年(平均33个月)随访,除2例因假关节形成融合失败外,其余38例均获牢固骨性融合,术后12周内融合者24例,12~24周内融合者14例。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前与术后随访时“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即刻与术后随访时“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翻修术在临床疗效、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方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椎板切除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5(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因多节段颈脊髓病变分别接受椎管成形术的患者27例(A组):男21例,女6例;年龄33~80岁,平均60.4岁;减压3~6个节段.同期接受椎板切除内固定术的患者41例(B组):男31例,女10例;年龄22~77岁,平均58.7岁;减压3-6个节段.术后随访12~46个月(平均22个月);两组手术前后以Cobb法测量颈椎前凸角度,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并记录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情况.比较B组中9例C5神经根麻痹患者(B1组)与32例无C5神经根麻痹患者(B2组)的手术前后颈椎前凸角度及CCI.结果 A组C5神经麻痹发生率为3.7%( 1/27),B组发生率为22.0%(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 0.05),10例C5神经根麻痹患者平均于术后14个月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B1组手术前后CCI改变率为38.07%±18.03%,B2组为22.81%±12.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P<0.05).结论 相比颈后路椎板切除内固定术,椎管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低.C5神经根麻痹可能与颈后路术后颈椎前凸增加有关,神经根拴系效应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5.
颈椎运动对颈脊膜脊髓受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56.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回顾近年来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进展,总结了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指征、时机。按脊柱的颈椎、胸椎、胸腰椎、腰骶椎等各部位结核论述了不同的手术入路及根据病情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的手术方式,且指出应用内固定技术的必要性。认为治疗脊柱结核并发畸形的有效方法是在彻底病灶清除、畸形矫正后获得脊柱前后方的稳定,可分期进行手术。对于脊柱结核合并截瘫,则提倡早期手术及去除脊髓前方致压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7.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2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5个野照射,肿瘤单次周边剂量2—3Gy,1次/d,5次/周,总剂量50-60Gy。结果:有效率(CR PR)80.0%,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5.0%、80.0%。无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结论: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将是一种有前途和潜力的治疗方法,有必要对其进行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58.
目的:测定不同解剖部位供骨强度,指导前路椎体间异体植骨的选择。方法:采用6具新鲜双侧股骨,胫骨,肱骨和髂骨,在长骨非骨干部切取2.5cm×3.0cm×1.0cm骨块,模拟腰椎椎体间植骨,髂嵴切取成1.5cm×1.0cm×0.8cm骨块,模拟颈椎椎体间植骨,左右侧随机分为垂直与平行于骨工轴切取和包含三边骨三边骨皮质与含二边骨皮质的髂骨移植骨,应用力学实验机测定植骨强度。结果:取自股骨头及胫骨则的植骨  相似文献   
59.
颈椎病外科治疗选择及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经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报告4 585例脊髓型颈椎病,对发病因素、病程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全部实施颈前路减压及自体髂骨移植融合术,其中335例于术后6个月-2年再次手术。术后985例随访5年7个月一17年,平均7年7个月。结果:功能评价,优476例(48.32%)、良335例(34.01%)、可94例(9.54%)及差80例(8.13%)。手术疗效与病变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减压程度和颈椎稳定性相关,病程在6个月内的患者疗效优于1年以上者(P<0.01)。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减压远期效果是肯定的;手术时机、病理变化程度及手术技术等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0.
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者按]本刊编辑部分别于1984年5月和1992年10月先后在桂林市和青岛市召开了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两次专题座谈会的学术纪要分别刊登于<中华外科杂志>1984年第12期、1985年第1期和1993年第8期.2008年4月,本刊编辑部会同SICOT中国分会、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在上海召开了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