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1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5 毫秒
51.
目的研究myocardin和核因子(NF)-κB在子宫平滑肌瘤与正常子宫肌层表达的差异,探讨二者在子宫平滑肌瘤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yocardin与NF-κB在81例子宫平滑肌瘤组织和81名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肌层组织相比,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myo-cardin的表达降低(P<0.05),NF-κB的表达增高(P<0.05),两者表达呈相关性(P<0.05)。两者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肌瘤个数、有无变性无关。结论 Myocardin与NF-κB可能在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F-κB可能下调myocardin蛋白表达参与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正>有研究显示,肿瘤内氟尿嘧啶类药物代谢酶水平是决定5-Fu化疗有效性的重要因素[1]。而病理分级、组织类型、转移情况、Duke′s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乳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P16和P53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宫颈细胞学不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中辅助检测的标记意义。方法对59例ASC-H患者分别进行P16、P53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分析其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59例ASC-H中,P16、P53阳性者主要为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及以上病变,包括28例HSIL和5例活检结果为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的病例;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P16、P53阳性率增高;35例高危型HPV阳性均为HSIL及以上病变,对ASC-H患者HSIL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ASC-H高度提示高级别的宫颈病变存在;P16、P53的IHC结果与HPV分型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均可提示ASC-H患者应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但P16、P53的IHC检测更加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54.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B7-H4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7-H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V6000法检测13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2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40例卵巢癌组织标本中B7-H4的表达,并对其中40例卵巢癌B7-H4的表达与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分级及淋巴转移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⑴B7-H4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7.7% (1/13)、20%(4/20)、60% (12/20)、90% (36/40),交界性及恶性标本阳性比例明显高于非恶性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40例卵巢癌标本中浆液性癌、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黏液性癌的B7-H4蛋白阳性比例分别为23/23、3/3、6/6、4/8,黏液性癌的蛋白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前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B7-H4在卵巢癌Ⅲ期~Ⅳ期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癌Ⅰ期~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⑴40例卵巢癌组织中B7-H4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及预后相关,而与年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无关.⑵B7-H4抑制了卵巢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功能,其有可能成为辅助卵巢癌诊治的新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E2F1、MDM2及P53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及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23例GIST中E2F1、MDM2及P53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三者与GIST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3例GIST中108例有三种蛋白均可评估,108例中E2F1、MDM2及P53蛋白三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43.5%和57.4%.三者表达均与NIH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在不同发生部位、是否坏死及有无转移复发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三者表达在肠道发生的GIST明显高于胃和肠道外部位(P<0.05),胃和肠道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发生年龄及不同细胞类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2F1、MDM2及P53表达与GIST预后有关,三者对评价GIST预后是非常有意义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中p16基因缺失及17号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18例EGIST病例,采用p16/CSP17双色探针在石蜡切片上与瘤细胞杂交,所有病例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16蛋白的表达。结果FISH结果显示,p16基因缺失病例11例(6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P16蛋白缺失病例13例(72%),基因缺失与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17号染色体非整倍体EGIST病例5例(28%)。EGIST病例中p16基因缺失、17号染色体倍体改变与各临床病理学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IST中存在p16基因缺失和(或)17号染色体非整倍体改变。应用FISH技术检测二者改变对于EGIST生物学行为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正>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位于全部恶性肿瘤第3位[1],结直肠癌中90%为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SCC),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基因的不稳定性,涉及癌基因(如K-ras)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APC)的失活。另外,DNA的损伤也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DNA损伤中最严重的一种是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 9,MMP - 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12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MMP - 9的表达。结果  12 0例乳腺癌患者中 ,阳性表达 92例 ,占 76 6 7% ,其中高表达 48例 ,占 40 %。MMP - 9的表达与乳腺癌的PCNA表达、TNM分期、淋巴结状况、肿瘤大小相关 ,与年龄、月经状况、ER表达无关。结论 MMP - 9的表达 ,可以作为估计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及术后综合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0 0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RCA1的表达。结果 BRCA1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组织 ,癌旁与原位癌、浸润性小叶癌、特殊类型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BRCA1蛋白有望成为预测肿瘤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aR)联合伊马替尼对人胃肠间质瘤(GIST)细胞GIST882生长、运动、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F法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伊马替尼及双药联合作用对GIST882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数:迁徙运动及侵袭实验观察药物干预对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情况。结果5-aza-CdR与伊马替尼对GIST882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两药联用的抑制率较单独应用明显增高(P〈0.05)。药物作用48h时,5-aza—CdR组(1000μg/L)的细胞凋亡率为(11.7±1.2)%,伊马替尼组(100μmol/L)则为(14.6±0.8)%,与对照组(2.8±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联合组细胞凋亡率为(19.4±1.1)%,明显高于单药组(与5-aza—CdR组相比,P=0.000:与伊马替尼组相比,P=0.013)。5-aza-CdR可使GIST882GiG。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降低.伊马替尼组及联合用药组对细胞周期的改变不明显。结论去甲基化药物有望成为GIST药物治疗中单独或联合用药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