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6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山西地区应力场变化与地震的关系"一文,本文指出:(1)P波初动存在误读的可能,出现矛盾符号是正常的;(2)地震仪器极性也可能反向,不校核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震源机制解.还讨论如何正确地表示震源机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认为GPS观测结果若不认真考虑观测误差、模型误差以及应变信息的层次,所得结果可能会与震源机制解反演的区域...  相似文献   
52.
在系统分析并筛选出华北地区地震频度、地震活动标度、mf值、调制比、b值、D值、η值、地震活动强度熵和地震活动时间熵等映震较好的9项测震学参数基础上,应用综合异常指数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各自的地震异常指数时序值,进而合成得到华北地区测震学综合异常指数时序曲线,通过研究其地震短期异常特征,给出了华北地区ML≥5.8地震短期综合预测的判据指标,经R值评分检验表明,该指标具有较好的地震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53.
2012年2月2日05时16分,在辽宁营口(40.49° N,122.41°E)发生了4.3级和4.1级地震,辽宁大部分地区有感.震前距震中直线距离468 km的河北省沧州市的黄骅井水位出现了显著的短临异常变化.营口地震前水位2012年2月1日9时开始快速下降,至2月2日7时下降幅度达1.8 m,之后转折上升,水温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54.
1950年8月15日西藏发生8 6级巨大地震.经重新测定这次巨震序列的震源参数,推断出西藏察隅M8.6主震的震源断层,结合余震分布、极震区分布、震源机制、地震条带和活动断层相互验证了震源断层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55.
汶川M_S8.0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地震构造初步分析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3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至6月26日四川地震台网整理形成观测报告的2741个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及其余震的破裂扩展。重新定位后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0~20km间的上地壳,25~40km的下地壳也有少量地震发生,与下地壳存在脆性变形的断裂活动相对应,在20~25km深度范围内的上下地壳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震层,推测其可能构成推覆构造的滑脱面。从震源分布与震源机制解在空间的变化上,地震破裂由南向北单侧破裂且存在明显的分段活动性,推测可能存在逆冲推覆与右旋走滑破裂相互转换的过程:逆冲推覆滑动主要发生在高川以南的段落上,震源机制解表现为以逆冲为主;地震破裂向北并未沿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北段扩展,而是斜切青川断裂,震源分布刻画的结构面陡直,震源机制解表现为以右旋走滑错动为主  相似文献   
56.
缅甸弧作为印度板块的东边界,印度板块在此俯冲到缅甸板块之下.缅甸弧代表了主喜马拉雅碰撞带与安达曼弧的转换地带,是特提斯构造体系正向碰撞和侧向走滑的转换部位.同时缅甸弧地震带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源地震集巾的地区之一.中国川滇及西藏东部的地震活动可能与缅甸北部的地震带有密切的联系,这里显然受到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汶川8.0级地震及余震破裂的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汶川8.0级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大地震,文中应用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资料、余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资料,论述了该次地震的主破裂、次级破裂、触发破裂等方面的地质特征.认为该次地震的主破裂长约200 km,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逆冲破裂为主,由两条破裂带构成,并引起上盘多条近平行的次级断裂带的破裂;北段以右旋逆冲破裂为主,由单条破裂带构成;在主破裂的东北方向,触发了长约100 km的余震活动.汶川8.0级地震的破裂特征,对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其他段落的强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千岛岛弧2006年Mw8.3地震前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是地下介质受到应力作用产生破裂的自然现象,分析强震震源区应力状态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对于了解和预测地震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粘土水泥浆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首次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CL-C型浆液材料选择的技术标准,首先研究了CL-C型浆液的凝结过程及主要化学反应,然后根据注浆工程对浆液的要求及研究的CL-C型浆液的三态变化特点,结合近8年来在华东地区施工的6个大型注浆工程所选用的CL-C型浆液材料的理化特征、注浆效果,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与应用,提出了CL-C型浆液材料使用的粘土选择宜采用8项、水泥选择宜采用3项、水玻璃选择宜采用2项、水选择宜采用2项等浆液材料选择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60.
根据地震目录统计分析一次强震对外围地区所产生的地震影响空间危险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震背景空间危险度及其先发生的若干次强震,通过对研究区域开展地震综合空间危险度空间扫描计算对未来地震危险区进行预测。华北和西南地区地震危险区的实例预测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预测效果,对于分析判定地震危险区可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