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非负矩阵的谱半径进行了估计,对 Frobenius 界值方法加以研究,给出了一种易于计算且能得到较紧的界的方法.对定理 3 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新的定理,精确度较高.用数值的例子验证了这两种方法,并将结果与以往的结果作比较,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黄明清  王贻明  高谦 《金属矿山》2018,47(3):151-155
为了优选自然崩落法低损贫的放矿方案,引进REBOP软件开展镍矿下盘、上盘及中部多排漏斗放矿规律三维数值模拟及损贫预测。结果表明,3种方案均匀放矿30 d后放矿点上方均形成近70 m的移动单元体及超30m的放矿单元体。矿体下盘、上盘及中部放矿时平均出矿率依次为85.6%、85.4%及85.7%,出矿品位依次为0.56%、0.43%及0.47%。此外,下盘放矿时极限放出矿量及放出矿石品位均优于其他方案,且放矿周期内矿石品位均达到设计品位,故优选为最佳放矿方案。  相似文献   
43.
合理的采矿结构参数是保障金属矿地下开采的前提。为了优化缓倾斜破碎金矿体的采场结构参数,以采场稳定概率大于95%为目标,引进拓展的 Mathews 稳定图法来优化采场最大跨度和暴露面尺寸,并采用考虑岩梁自重的弹性力学简支梁等理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采场长度80 m时,回采进路跨度小于4.36 m时即可保证采场不会破坏;当采场长度80m时,采场顶板跨度为4.3 m,采场上盘跨度为3.0 m,采场稳定概率能达到95%;优化后的上向进路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为3 m×3.5 m。现场工业试验表明,该采场结构参数条件下回采过程中采场顶板及围岩未发生垮落及剥落现象,采场稳定性良好。因此,基于拓展的Mathews稳定图法适用于缓倾斜破碎矿体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44.
为了预测倾斜厚大矿体自然崩落过程的岩层移动范围,选取矿体上盘围岩岩性、下盘围岩岩性、上盘围岩构造特征、下盘围岩构造特征、开采深度、开采厚度及矿体倾角为影响因素,以人工神经网络中的误差反向传播网络模型推导上盘、下盘岩层移动角。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Borska Reka厚大矿体超大规模自然崩落过程上盘岩层移动角为65.1°,下盘岩层移动角为72.2°,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为合理布置地表工业场地及地表沉降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为了减小断层区域地应力分布对采矿安全性的影响,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及UPM40三轴应变地应力测量系统开展断层区域3处9点的地应力现场测量。结果表明,尽管岩石内部孔裂隙较发育,从岩芯围压-应力曲线仍可看出3处测量点岩石表现出较好的线弹性。断层区域的水平及垂直应力分量在不同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最大侧压系数高达6.15,最大主应力为8.01~14.93 MPa,应力方向为N78.07°W~N17.55°W。断层区域地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由于断层及其破碎带的应力释放,其数值比类似地质区域的应力值低。此外,断层及其区域剪切力部分导致了矿体的非对称延伸及西南向偏移。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空场法及充填法中采场留设点柱的稳定性,首先分析地质、设计及生产因素等3类13种因素对点柱稳定性影响,其次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对点柱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并通过建立网格层次结构模型、和积法求解判断矩阵、单排序及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定量分析评判的安全性.结果表明,AHP法建立的模型可靠,组合权向量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设计因素、地质因素及生产因素对点柱稳定性影响总权重依次为0.62、0.24、0.14,且权重总排序较前的因素依次为点柱形式、点柱大小、采场宽度、矿岩理化性质、点柱间距、爆破振动影响.重点研究影响点柱稳定性的关联因素,可以在回采过程中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从而保证回采过程的安全性,为同类型矿体回采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7.
高压喷射灌浆是在高压旋喷桩和土坝静压灌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结合王家厂水库坝下截渗帷幕高喷灌浆,论述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及防渗体的形成、形状,总结此类地层施工工艺及体会。  相似文献   
48.
高结合率氧化铜矿高温搅拌浸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高山矿区的碱性高结合率氧化铜矿进行铜物相分析和多元素分析,探明高结合率是因为铜微粒镶嵌于铜与氧化铁胶体共生沉淀生成的褐铁矿中。结合菲克定律,通过5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液固比、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矿石高温搅拌浸出的影响行为;验证得出最佳浸出条件为-200目的矿石占80%,液固比3∶1,浸出时间1h,浸出温度80°C,初始H2SO4浓度120g/L,搅拌速度180r/min,此时铜浸出率75.12%,铁浸出率10.19%,吨矿耗酸量172.44kg,综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49.
为解决羊拉铜矿非生物堆浸中铜浸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通风强化浸出的设想,以期从改善浸堆体系渗透特性方面来提高浸出效果。首先,针对现有堆浸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在分析复杂渗流规律中的不足,提出利用堆浸散体的孔裂隙双重介质理论来研究强制通风的影响机制;然后,对该矿浸堆的矿石粒级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开展了不同通风强度下的室内柱浸实验,利用CT扫描技术分析了不同试件孔隙的发育情况,并利用电镜扫描(SEM)与分形几何理论对不同通风强度下散体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动态裂隙率及动态渗透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拉铜矿浸堆的松散细颗粒较多,矿堆密实度较高,矿石颗粒粒级分布不合理;引入强制通风可以促进堆浸体系的孔裂隙结构发展并会对堵塞的渗流通道形成有效冲破,从而提高浸出反应程度并强化浸出液中溶质的渗流性能,最终提高矿石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讨极端嗜热菌在高铁、高酸和高温条件下生物脱硫的可行性,采用从腾冲热海酸性温泉分离出的一株新型极端嗜热硫杆菌开展了四组不同初始pH值条件下的黄铁矿生物柱浸实验.该菌株能耐受pH值为0.58、全铁质量浓度为38.9 g·L-1的高酸高铁环境,同时维持580~640 mV的较低电位.初始pH值为2时,浸出28 d后黄铁矿浸出率达到最高为17.8%.生物浸出时,菌株生长依次表现出较明显的迟缓期、对数期和稳定期,且降低初始pH值会延长其到达稳定期的时间.此外,70℃高温和全铁质量浓度为38.9 g·L-1的高铁体系能促进生成黄钾铁矾和少量单质硫沉淀,而菌株能在pH值小于0.9时将大部分S0氧化为SO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