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1992~ 1995年我院对 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局部切除加术后根治性放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例中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40岁。乳腺癌肿均 <2 cm,行单纯肿块切除术 ,未加腋窝淋巴结清扫。病理检查 :浸润性导管癌 2例 ,单纯癌 1例。术后 2~ 4周开始放疗。照射方法 :应用6 m V或 8m V直线加速器照射 ,以中线面计算剂量 ,全乳腺切线 DT 5 0 Gy,瘤床再追加电子线 DT 2 0 Gy,腋窝、锁区、内乳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 DT 5 0 Gy。放疗结束后加 CMF方案化疗 4周。随访至 1998年底 ,全部无瘤生存至今 ,1例 6年 ,2例 3年。美…  相似文献   
42.
梁锐  阮林  钱卫  黎阳  黄玲  蒋英 《广西医学》2006,28(5):699-700
目的观察和评价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对老年肿瘤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40例全麻手术的老年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A组)和丙泊酚芬太尼(B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1.5 mg/kg、瑞芬太尼2μg/kg(A组)或芬太尼2μg/kg(B组)、琥珀胆碱2 mg/kg.维持用药:丙泊酚、瑞芬太尼(A组)、芬太尼(B组)、维库溴铵.记录麻醉停药后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吞咽动作、睫毛反射、清醒睁眼、指令动作及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结果自主呼吸时间A组为(6.0±2.0)min,B组为(14.0±3.5)min,吞咽动作时间则分别为(10.5±2.6)min、(21.3±4.2)min;睫毛反射时间分别为(8.2±2.0)min,(15.6±5.5)min,清醒睁眼时间分别为(12.6±3.5)min、(26.4±6.2)min,指令动作时间分别为(25.0±6.0)min、(45.5±15.3)min,拔管时间分别为(35.8±10.0)min、(56.6±15)min.各项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老年肿瘤病人全麻手术,安全、有效,术后消除快、恢复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3.
背景 肿瘤复发是目前肿瘤患者治疗中要面对的一个难题,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又称PKB)通路在调控细胞增生和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阿片类受体在细胞上的表达程度和活化与各类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密切相关.目的 探讨阿片类受体在Akt通路相关肿瘤复发中的作用.内容 Akt的高表达和肿瘤复发有着密切关联,而阿片类受体则和Akt通路有着复杂的关系.趋向 阿片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深入研究其对肿瘤的作用机制将为癌症患者安全麻醉和止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以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至对数期,接种到96孔板或6孔板中,随机均分为11组:1个空白对照组(N组)、5个芬太尼组(F1、F2、F3、F4、F5组)和5个瑞芬太尼组(R1、R2、R3、R4、R5组)。F1、F2、F3、F4、F5组对应的芬太尼终浓度为0.5、5、50、500、1 000ng/ml,R1、R2、R3、R4、R5组对应的瑞芬太尼终浓度为0.5、5、50、500、1 000ng/ml,每组设6个平行副孔,N组加入等剂量的培养基。每组均孵育24、48和72h,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孵育24h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分布;孵育48h时应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N组比较,当药物浓度≥5ng/ml时随着浓度的增高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的细胞活性逐渐降低,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G0/G1期比例逐渐增加,S期比例逐渐减少,细胞迁移能力逐渐降低(P0.05)。结论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降低该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45.
把可视喉镜作为常规教学用具引入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气管插管术的教学实践中,将受教学员分为麻醉学专业和非麻醉学专业两大类;针对这两类学员学习目标、教学时数、基础能力的不同,充分发挥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教学中的优势,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设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考核指标和师资配备实施教学。现已应用此手段对超过百名不同专业规培生实施了气管插管教学,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减少了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35只,体重230 ~ 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45):假手术组(S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2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U组于再灌注即刻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万U/kg,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6、24和48 h时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计算脑梗死体积比,干湿比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定AQP4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U组各时点脑梗死体积比和脑含水量升高,AQP4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U组各时点脑梗死体积比和脑含水量降低,AQP4表达下调(P<0.05).结论 乌司他丁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下调脑组织AQP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7.
刘震  阮林 《医学综述》2014,(16):2928-2930
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肿瘤患者的镇痛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阿片类药物是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镇痛的重要药物。有研究表明,一些常用的阿片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增殖作用,但其对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的影响及机制尚存在争议。肿瘤与其微环境的关系极为复杂,药物剂量和用药方案的改变对肿瘤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为今后制订合理的麻醉和癌痛镇痛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临床分期为Ⅰ期的、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肺鳞癌(SCC)患者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表达水平判定淋巴结微转移,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淋巴结有微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无微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P=0.0000)。结论肺鳞癌有淋巴结微转移患者较无微转移患者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49.
大鼠外周炎症组织内β-内啡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外周炎症组织中的β-内啡肽在炎症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内源性阿片肽在外周炎症性疼痛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在大鼠后足注射1%角叉菜胶产生外周炎症.分别在正常和炎症后6、12、24、72 h取大鼠后足皮下组织,然后:①用HE染色后,观察炎症组织内的炎性细胞变化;②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后足皮下组织的β-内啡肽,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①在炎症过程,皮下组织中可见大量的白细胞浸润.②正常皮下组织无β-内啡肽表达.炎症6 h大鼠足底皮下组织可见β-内啡肽表达,表达量在炎症24 h到达最高峰,72 h下降至6 h水平.β-内啡肽免疫阳性的白细胞数在6、12、24 h没有明显差异(P>0.05),72 h后降低.结论:大鼠外周炎症组织中的β-内啡肽来源于浸润到炎症组织的白细胞,β-内啡肽表达量及含β-内啡肽免疫阳性的白细胞数随炎症过程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0.
CT检查是鼻咽癌诊断和分期治疗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鼻咽癌常以轴位扫描为主,结合冠状位扫描相比较。本研究对临床上疑为颅底骨质侵犯的鼻咽癌患者,采用轴位扫描结合冠状位扫描的方法,提示其二者的结合,能给临床提供更准确的分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