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DVB-H标准是目前手机电视业务创建过程中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具有广泛的内涵。本文讨论了DVB-H的多协议封装前向纠错、时间分片、4K模式和深度符号交织、传输参数信令等关键技术,并分析了手机电视的几种运营模式,最后总结了DVB-H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2.
文章介绍了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与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的关键技术,并对这两种数字用户线技术从调制技术、拓扑结构和应用环境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比较.  相似文献   
43.
44.
节能电脑     
本文从节能观点出发,分析介绍了电脑的能耗情况、各单元的节能途径以及规模化生产电脑的节能经济效益。可供生产厂家及计算机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45.
双色杯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产品附加值高,本文从双色杯的生产工艺方面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经验,对双色杯的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6.
综掘工作面为顶板垮落、片帮等事故多发区,且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安全问题更为 严峻,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超前支护是事故预防和安全保障的有效途径之一。 基 于自主设计的机器人化自移式支锚联合机组,提出了综掘巷道超前支护方案和支护时机的概念, 阐述了支护机器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以旗山矿地质条件为例,建立了巷道围岩-超前支架力学 耦合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支护时机下巷道围岩变形与支架受力情况。 结果表明:顶板 下沉10~15mm时,巷道围岩承载能力较强,平衡后顶板最大下沉量最小,约29.64mm,超前支 架顶部受力最小,约0.13Mpa,有利于超前支架的设计与巷道安全支护,为最佳支护时机。 总结 了综掘巷道最佳支护时机的确定方法,为利用巷道围岩的自承载能力、减小巷道围岩变形、降低 巷道支护成本、提高巷道支护效率和安全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7.
薛光辉  管健  柴敬轩  张昊  瞿圆媛  吴淼 《煤炭学报》2019,44(11):3596-3603
掘进扰动下,煤炭深部开采高地应力会导致深部围岩大范围塑性破坏和强烈动力失稳,且持续时间较长,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掘进工作面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深部围岩压力变化规律、围岩控制理论和超前支护等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超前支架的支撑力自适应围岩压力变化可充分利用巷道围岩的自承载能力,避免巷道围岩出现破裂、碎裂等现象。介绍了一种自移式超前支架的结构,分析了该支架支撑力液压控制系统,建立了该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该系统在无控制算法、传统PID控制和神经网络PID控制等情况下的系统性能;根据旗山矿的地质条件建立了围岩-超前支架力学耦合模型,利用FLAC3D软件仿真拟合得到了巷道围岩压力变化曲线;并以此曲线为输入,模拟研究了在传统PID控制和神经PID控制两种算法时超前支架支撑力对巷道围岩压力变化的自适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采用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后,支架支撑力控制系统调节时间约为2 s,缩短了16倍,超调量约为6%,动态性能得到了改善;自适应围岩压力跟踪误差为0.005 5,改善了6.8倍,证明了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能够对支架支撑力进行控制且其控制效果比传统PID控制效果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48.
针对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有线监测系统布线复杂度高、灵活性差的问题,基于Zig Bee无线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线振动与温度复合传感器的设计方案,论述了其射频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等硬件设计和振动与温度数据采集发送、电量检测等软件设计,设计的传感器具有设备振动和温度数据的采集与无线传输功能,能够与设计的通信站之间双向通信,组成设备状态监测无线网络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传感器能够采集设备的振动和温度状态信息,并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通信站,工作稳定,采集数据可靠有效,传输距离可达18m,可为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