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科学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渤海PL构造区深层古近系钻井少、地震成像差引起的储层预测难点,充分挖掘各种地质和地震信息,摸索出一套快速、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层序分析恢复湖盆的演化阶段,明确储层发育的主要层位;其次通过制作各层序的时间厚度图来分析古地貌,明确储层可能发育的平面位置;最后在层序和古地貌的约束下进行地震相分析,刻画储层的平面展布。分析显示,PL构造区深层古近系有利储集相带为扇三角洲、碳酸盐岩浅滩和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碳酸盐岩浅滩形成于湖泊初始发育期,前者呈楔形填充型前积反射位于凸起边缘断坡带,后者呈退积型叠瓦状反射位于水下隆起带;辫状河三角洲形成于湖泊萎缩期,呈低角度前积反射分布于凸起边缘斜坡区。   相似文献   
42.
海安台井下与地表地电观测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安地电观测台站对地表、井下地电观测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研究了地表游散电流、金属管线、以及人工交/直电流对地表、井下地电观测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使用铅电极的情况下,井下地电观测的长期稳定性明显优于地表观测;垂直方向观测的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地表、井下水平方向观测;(2)与地表观测相比,井下地电观测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表直流电流、雷电、和金属管线类的影响;(3)地表直流电流对地电观测所产生的干扰影响远大于交流电流.  相似文献   
43.
基于火山岩溢流相的高连续强振幅和火山通道相的低连续弱振幅2种截然相反的地震反射特征,提出了振幅-方差体地震属性分级-拾取-融合技术刻画火山岩时空展布的解释新方法。具体流程是通过振幅分级显示,拾取强振幅刻画溢流相的空间展布;通过方差体分级,拾取高值部分刻画火山通道相的空间展布;最后将二者融合显示。通过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垦利6 A区块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刻画火山岩的三维时空展布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火山岩的三维刻画,可以广泛运用于与火山岩相关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44.
本文在大量钻孔测温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城市浅层地温场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城市恒温带特征。全区地下水恒温带深度平均深度24.8m,温度一般15.5℃~17.5℃;冲积平原区松散层恒温带深度最浅、温度最高,内陆河谷盆地区松散层恒温带深度最深、温度最低。近山前地带基岩浅埋区,地温梯度低;沿深大断裂带和构造隆(凸)起区,地温梯度高;济源—商丘断裂的新乡—延津段、内黄凸起和通许凸起地温梯度高。通过分析地温增温率特征和地温恢复能力,得出颗粒越粗地温恢复能力K值较大,富水性越强、水力坡度越大K值越大。对影响浅层地温场的多种因素的系统研究表明,该区浅层地温场受城市、人类活动、地下水流场、地下水埋深、构造、地下水补给、排泄等因素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5.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是一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方式。砂岩透镜体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是较为理想的二氧化碳封存场址。砂岩透镜体中注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引起的裂缝萌生、扩展、演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直接决定着封存的安全性。利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基于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流-固耦合模型,通过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砂岩透镜体,观察透镜体内部砂岩储层裂缝破裂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结论:在透镜体产状不同的条件下,倾斜透镜体相对于水平透镜体封存能力较差,不适宜进行二氧化碳封存;将二氧化碳以3种不同的流速充注到砂岩透镜体中,流速增加不利于封存的安全性,但是裂缝长度和形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裂缝在扩展过程中裂缝首先变宽成为导流通道,然后变长扩展,裂缝尖端应力先增大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最终裂缝停止扩展。  相似文献   
46.
论山地开发与旅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山地特殊的旅游资源与山地环境,分析了山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特征,将旅游开发的优势与传统产业进行了对比,提出山地区旅游发展程式、应该遵循的原则、开发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活动,同时还应该强调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道德、科技等保障措施,以维护山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7.
王昕 《地下水》2006,28(6):129-131
随着农业用水水价改革的不断推进,水价机制在节约用水、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对我国农业灌溉水价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农业水价政策和构成,评价介绍了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典型区的基本水费和计量水价,两部制水价的制定及执行情况,并对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8.
利用误差理论对三星时差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推导。在此基础上,尝试将测量学中的差分方法应用在三星时差技术体制的无源定位系统中,以期提高定位精度。仿真试验和数据验证分析表明,该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9.
重庆温泉及地下热水的分布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地区地下热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地下热水的分布也比较特殊。着重对重庆温泉及地下热水的分布特征、水化学特征、热储构造、形成条件和成因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总结。重庆附近地下热储为三叠系中、下统碳酸盐岩,地下热水的分布受到背斜构造控制,温泉大多在高隆起背斜轴部、两翼及倾末端出露,与常见的受断裂控制的断裂-深循环型地下热水的分布不同,属于盆地-出露型的地下热水分布类型,水温为32~64 ℃,属于中低温温泉。受背斜构造的影响,地下热水主要溶滤三叠系中、下统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碳酸盐岩,TDS为2~3 g/L,水化学类型多为SO4—Ca型,长期溶滤作用使地下热水趋于淡化,但尚未达到淡水阶段。地下热水热源主要为正常的地热增温,大气降水为其补给来源,补给区高程约为670~1 500 m。大气降水在重庆各背斜核部岩溶露头区入渗,地下水沿着背斜两翼向热储层深部径流并获得加热后,顺构造线方向自南、自北向背斜中部或向背斜倾末端径流,在河流深切的峡谷地段碳酸盐岩裸露区或埋藏区出露成泉,或在背斜两翼人工揭露形成钻井温泉和坑道温泉。  相似文献   
50.
海岸带地下咸水和淡水之间界面的形态特征以及运移规律是研究海水入侵现象的重要内容。介绍了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海岸带咸淡水界面的研究进展,对国内外咸淡水界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系统地总结了解析法、数值法和实验方法等在咸淡水界面研究中的应用及取得的相应成果。解析法可以近似简便地确定咸淡水界面的位置与移动规律,数值法在刻画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下咸淡水界面的运移规律更为准确,实验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界面的形态和移动特点,电导率法能有效地监测咸淡水界面因潮汐作用而引起的微小变动。这些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海岸带咸淡水界面理论,对于海岸带地下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