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工业技术   4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6 毫秒
41.
利用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含La医用316L不锈钢在37℃生理盐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La含量对316L不锈钢的耐蚀性具有重要影响,随La含量降低,极化曲线的钝化区变宽,钝化电流密度则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当含La医用316L不锈钢中La含量为0.04mass%时,其耐蚀性与医用316L相当,La含量为0.01mass%时,其耐腐蚀性最好,而La含量为0.08mass%时,其耐蚀性最差.含La医用316L不锈钢在生理盐水中的腐蚀行为主要源于La元素影响其钝化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42.
添加Mo-B对超高强度管线钢相变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伟  单以银  杨柯  王永权 《金属学报》2007,43(9):943-948
在超高强度管线钢中添加不同数量的Mo与B,研究了不同Mo/B(s)比(B(s)为酸溶硼)的管线钢的组织相变特性和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Mo-B(s)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钢的淬透性,增加组织中的下贝氏体含量,提高该钢的显微硬度,其共同作用的效果优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在Mo-B(s)共同作用下,钢中的Mo/B(s)比RMo/B(s)=200时,该钢得到最佳的组织和最高的显微硬度.对有关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王伟  单以银  杨柯 《金属学报》2007,43(6):578-582
利用控轧控冷工艺,在超低碳微合金管线钢中获得了不同组成比的针状铁素体复相组织,并对其复杂的组织进行了定量金相研究,探讨了组织组成比与材料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提高冷却速度均导致管线钢强度的显著提高,归功于针状铁素体复相组织中的粒状铁素体、贝氏体铁素体等低温组织含量的增加;低温组织含量的增加比提高卷取温度导致的沉淀析出增多对强度提高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44.
含铜(Cu)抗菌不锈钢是一类结构/功能一体化金属新材料,目前已经具备稳定的工业规模生产能力。为应对日常生活、医疗领域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所遇到的细菌微生物污染问题,已经开发出适用于相应领域的多种含Cu抗菌不锈钢新材料。为了探索新阶段含Cu抗菌不锈钢的研发方向,综合介绍了含Cu抗菌不锈钢关键性能的研究进展及在多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时代发展给该领域所带来的新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45.
超低碳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显微特征及强韧性行为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利用力学实验及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超低碳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显微特征及其对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纯净化和热加工工艺优化。可在超低碳管线钢中获得具有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并在其铁素体晶界上发现有马氏体薄膜的存在。这些微观特征成为大幅度提高超低碳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强韧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杨柯  廖波  李依依 《金属学报》1994,30(6):257-263
本文通过对一种Ti_3Al基金属间化合物(Super-α_2)进行加氢处理,系统研究了由此引起的化合物显微组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加氢处理会使Super-α_2的显微组织发生明显变化,使连续缓慢冷却处理组织中的α_2相从正常处理下的近等轴状变成针状或魏氏组织状;并可使时效处理组织中析出相的形貌和分布更加规则和均匀.此外,加氢处理还可以促进组织中O相的形成.加氢处理的Super-α_2在组织上发生变化的本质原因是,氢作为强β相稳定元素,显著地降低了化合物中α_2(或O相)/β的转变温度,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强烈地影响β→α_2(及O相)的相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47.
赵明纯  单以银  杨柯 《金属学报》2004,40(9):948-954
在600℃左右进行时效处理,可使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强度水平大幅度提高而基本不降低韧性和延性.在600℃保温10h,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在保持塑、韧性的基础上,强度水平提升到接近X100级别要求,且明显改善了其抗H2S开裂性能.有利作用主要归因于时效处理促进了针状铁素体中微合金碳氮化物的进一步沉淀析出,马氏体/奥氏体(M/A)岛转变成回火马氏体,以及组织更加均匀化.时效处理为发展高强度级别针状铁素体管线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
利用电化学氢渗透曲线来计算室温附近氢在金属中的扩散系数是一种广为应用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在氢渗透曲线上的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计算出氢在金属晶格中的扩散系数。但是从实际获得的氢渗透曲线各点算得的氢扩散系数并不一致。这是因为在金属中,一般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氢的陷阱,如位错、晶界、杂质原子等,它们会不同程度地阻碍氢在金属晶格中的扩散过程。而理论推导本身并没有考虑到氢陷阱存在的影响,因此实际得  相似文献   
49.
利用X射线定量相分析方法,研究加氢热化学处理对Super-α2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组织由α2相,B2相以及O相组成,加氢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合金中O相的形成,且随合金中氢含量的增加,组织中O相的体积分数明显增大。针对加氢热化学处理对Super-α2合金组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血小板粘附的实验,研究了纯镍、镍钛合金、医用316L不锈钢以及无镍奥氏体不锈钢(BIOSSN4)四种金属材料表面上的血小板粘附、变形和聚集情况.结果表明,含镍材料表面上的血小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聚集,而无镍不锈钢表面上的血小板形态变化较小.当在无镍奥氏体不锈钢(BIOSSN4)血小板粘附实验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镍离子时,材料表面上明显出现血小板的变形和聚集,该实验进一步证明了镍元素在医用金属材料中存在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