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自然科学   5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准噶尔盆地车北地区石炭系发育火山岩油藏,其油水分布规律一直以来未能形成统一认识.利用构造、岩心、测井解释以及试油成果等资料,确定了车北地区石炭系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控制的块状油藏.通过对研究区部分井的实际数据统计分析,查明了石炭系原油和地层水性质.在对油藏精细解剖的基础之上,明确了研究区的油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油水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油层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同时受岩性岩相、原油稠化作用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其中原油稠化作用是研究区局部出现油水并置和倒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长8段低渗透储层成因,综合运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照片、扫描电镜照片等分析化验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其储层岩性以浅灰色、灰色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表现为成分成熟度低、碎屑岩成分复杂,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发育粒间孔、溶蚀孔,孔隙结构主要为小孔隙、微细喉道型,孔隙度为7%~13%,渗透率为0.1×10-3μm2-3×10-3μm2,属于低渗透储层;研究表明制约研究区低渗透主要存在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内因包括粒度、易压实岩屑和云母含量,而压实及溶蚀等成岩作用是其外因;胶结作用和软颗粒变形填充作用是造成储层进一步低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3.
基于开放图形库的储层剖面图的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开放图形库(OpenGL)技术,实现了垂直于地层走向沿x或y方向以及任意方向的储层剖面图的绘制.首先确定剖切面及被剖切体,并由鼠标确定视图工区中的某一点,再通过该点确定二维平面上的直线方程,有了直线方程就可以确定与地层走向垂直的储层剖面.这样就把削切面和储层体求交面的复杂问题转换成剖切面和多个储层层面求交线的简单问题,计算出所有层面的所有网格线与剖切面的交点集就构成了要求的剖切面.以某油田106井区S1和S2小层间沉积相的剖面图为例,验证了储层剖面图绘制的正确性与直观性.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水驱油田地质,测井及开发动态特征,提出了用生产井含水率资料结合测井资料求取产层平均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二段(Es2)三角洲储层以中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储层的埋藏较浅,成岩作用较弱,常见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粘土矿物的转化作用也较普遍,属于早成岩期的B亚期。储层的粒间孔隙发育,以中孔中细喉结构为主,孔喉参数变化范围较大,储层成岩和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加大了不同相带的砂体成岩和孔隙结构的差异,进一步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46.
吐哈盆地红台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储层微观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从岩心观察和工区200余块样品的薄片分析入手,通过蔡斯图像分析系统(AxioVision4.0)对吐哈盆地红台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微观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将目的层储层划分为A~E型5种孔隙结构类型,并对各类孔隙结构进行了逐一评价。结果表明:吐哈盆地红台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储层的碎屑组分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低,填隙物主要为粘土杂基和碳酸盐矿物胶结物,属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工区内发育多种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交代作用以及溶解、溶蚀作用等,塑性颗粒的变形、碳酸盐胶结以及石英次生加大、方解石交代碎屑组分、溶蚀现象等均比较普遍。对各种孔隙结构类型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河道砂岩储层性能优于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47.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定量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指数方法。该方法利用把表征非均质特征的 9个参数作为因素建立起模糊数学模型 ,主要包括因素集合、结语集合、单因素矩阵等模型。该方法可以克服多种非均质参数表征不一致的缺陷 ,能实现储层非均质性定量刻划。该方法在胜坨油田二区进行了实际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为了揭示剩余油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以确保油田的稳产,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8砂组为例,进行了微型构造形态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的微构造类型主要为小鼻状构造,是由于受右行扭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利用测井多井解释结果分析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微型构造对油井的生产起着控制作用,在其顶部翼部是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49.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岩心观察结果,结合钻井、地震及测井资料,对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湾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一湖泊沉积体系,沉积物源来自北西方向的扎伊尔山;排2井区沙湾组二段下部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滩坝沉积;沙湾组的平面沉积相呈北西一南东向展布,沉积演化从早到晚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相似文献   
50.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现代沉积考察,平面上将心滩分为滩头、滩尾、滩翼和滩中等4个部分,垂向上将心滩序列划分出垂向加积体、落淤层、侧向加积体、垂向加积面和侧向加积面等5种结构,认为"三体两面"为心滩垂向序列的典型内部结构,落淤层和侧积体是影响心滩内部存在较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落淤层主要发育泥质、钙质和物性等3种类型,是心滩内部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侧积体与围岩性质差异较大,侧积体的存在加剧心滩内部的非均质性。心滩内部非均质性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落淤层发育的滩尾、滩中和侧积体发育的滩翼剩余油较为富集,而注采井和落淤层的匹配程度对剩余油的分布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议注水井应该分布在心滩的滩头位置,而采油井应在心滩的滩尾、滩中和滩翼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