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目的 调查临沧中-缅边境境外传染病突发疫情实况,遏制疫情恶性态势向我国境内蔓延。方法 用现场调查、回顾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结果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自2003年11月7日至19日通报3个区30个村疟疾发病1392人,死亡125人;镇康县出境调查组及援缅医疗队在果敢县血栓现症及恢复期病人9例中,恶性疟原虫阳性5例;在3个病区血栓发热病人及部分村民151人,阳性率41.7%,其中恶性疟占71.43%(45/63),证实境外突发疫情系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爆发。境内镇康、沧源、耿马3县2003年11月疟疾疫情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536.67%、156.67%和38.89%,并在14个村出现疟疾点状爆发。结论 缅甸发生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爆发已经波及云南境内;边境地区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切实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疟疾防治进行规范管理是云南疾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2.
旋毛虫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云南省旋毛虫病卫生、饮食和行为习惯等危险因素,为旋毛虫病防治提供对策。方法应用现场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查方法,使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有10个因素最终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包括生吃或半生吃猪肉和狗肉,不同的地区分布,是否一直是现居住地及居住年限。结论影响云南省旋毛虫病的危险因素为生吃或半生吃猪肉和狗肉等饮食习惯、不同的地区分布、是否一直是现居住地及居住年限,对旋毛虫病的防治应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3.
CDC与UV灯光源人房蚊虫诱捕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比较CDC和UV灯光源对人房蚊虫的捕捉效果。方法:捕蚊工具为CDC和UV诱蚊灯,分别置于人房寝室和客厅通宵诱捕。结果:2灯共捕获2亚科5属9亚属20种蚊虫,经数据处理分析发现,无论是CDC是UV灯寝室与客厅捕蚊效果差异无显著性;但2灯捕获按蚊总数显著高于其他景属,UV灯捕蚊效果较CDC灯好;2灯捕蚊效果与当地雨量存在相关关系,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DC和UV诱蚊灯人房捕蚊效果较好,建议采用两类诱蚊灯捕蚊,这是云南省蚊媒种群密度调查或捕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云南省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个调查县20个调查点5 067人进行调查。采集粪便标本,使用卢戈氏碘液涂片法检查肠道原虫包囊,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滋养体。应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感染率通过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肠道原虫感染率为3.37%(171例)。共检出7种肠道原虫,分别是人芽囊原虫(1.76%)、哈门氏内阿米巴(0.77%)、微小内蜓阿米巴(0.32%)、溶组织内阿米巴(0.26%)、结肠内阿米巴(0.16%)、布氏嗜碘阿米巴(0.08%)、蓝氏贾第鞭毛虫(0.02%),混合感染率为0.12%(6例)。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3.10%和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感染者中以医务人员感染率(20.83%)最高,其次为待业人员(9.30%),不同职业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龙族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8.21%),纳西族次之(7.69%),不同民族肠道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高感染率主要分布于藏东-川西生态区(5.90%)和藏东南-滇桂粤南部生态区(5.01%),不同生态区肠道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香格里拉县最高(10.02%),其次为麻栗坡县(5.74%),不同县(市、区)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等经济水平感染率最高(4.50%),不同经济水平类型地区肠道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云南省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率较高,建议有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5.
云南省傣族地区部分人群旋毛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现阶段傣族地区旋毛虫病的流行和危害程度。方法对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居民,使用统一表格问卷调查,并检查个案的旋毛虫感染情况,计算机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结果对2009名傣族地区居民旋毛虫感染的调查结果显示,人群旋毛虫抗体阳性率16.72%,男、女组的旋毛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青壮年人群阳性率高,生食猪肉、不卫生使用砧板等习惯与旋毛虫感染有关。结论云南傣族人口聚居地区旋毛虫感染较重与生食猪肉、使用砧板生、熟不分等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46.
1987~1990年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在云南省绥江、马龙、通海等28个县、103个点,共发现人体肠道寄生虫25种,总感染率为76.26%。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59.26%、27.29%、19.30%和2.69%。滇东、西、南、北、中的总感染率分别为76.10%、80.70%、81.06%、75.34%和70.83%[1]。为了解云南省人体肠道蠕虫感染现状,于2001~2003年对云南省10县(市)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点和调查对象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以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全部中签县(市)为主层,并将第1次…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云南省旋毛虫病流行的危险冈素,为云南省制定科学、合理的旋毛虫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使用统一调查表对调查点居民的饮食习惯、个人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检测旋毛虫抗体;通过肌肉包囊检查和血清学检测调查部分动物的旋毛虫感染情况。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检测10县10109名居民的血清旋毛虫抗体,阳性率为8.43%,6个潜在影响因子经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长、喜食生猪肉和经常使用不洁砧板为主要危险因素。检查4555只动物,未发现肌肉包囊,血清旋毛虫抗体均呈阴性。结论 控制云南省旋毛虫病流行的措施,应以加强出栏生猪的检疫为主,特别要认真规范农村、社区自屠自食生猪的检疫工作,同时,引导各类人群做好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48.
云南省旋毛虫病家庭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云南省旋毛虫病家庭聚集性,为健康促进和干预活动提供信息。方法采用二项分布拟合原理对生吃或半生吃猪肉、砧板生、熟食混用等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行为和习惯及旋毛虫血清学阳性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 旋毛虫血清学阳性、生吃或半生吃猪肉、砧板生、熟食混用行为习惯分别占调查人数的8.1%、13.8%、24.1%,其分布均存在显著的家庭聚集性(P均〈O.05)。结论 云南省人群旋毛虫感染呈家庭聚集性,可能与相关健康行为的家庭聚集性有关。  相似文献   
49.
1992~1994年对云南省十一个县的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对7种杀虫剂(DDT、马拉硫磷Malathion、杀螟硫磷Fenitcothion、敌敌畏DDVP、敌百虫Dipterex、二氯苯酸酯Permethrin和溴氰菊酯Deltamthrin)的抗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抗性发生率为78.95%(45/57)、对DDT、Dipterex除个别地区外、全部产生了高度抗性。本结果显示溴氰菊酯最为敏感。本文最后对部分地区抗性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0.
云南景洪县DDT灭蚊防疟效果观察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思茅665000许建卫,卢勇荣,杜尊伟,高白荷景洪市勐罕中心卫生院岩丁为了我省更有效地开展灭蚊防疟,我们对DDT的灭蚊防疟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获得预期结果,在媒介按蚊尚未产生抗药性的地区,用Dgr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