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生物科学   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二色补血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 ( Bunge) Kuntze﹞为补血草属( Limonium Mill.)越年生草本植物,耐盐碱和抗逆性强,全草均可入药,具有补血止血、调经益气、抗菌消炎和温中健脾的作用[1],含有黄酮、多糖、挥发油和甾体等成分[2-7],其中,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多糖对Hela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8-11]。前人对二色补血草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已有一定研究,但对其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尚缺乏系统分析。为此,作者对二色补血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为该种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药理药效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2.
鸟类传播种子对几种树篱中侵入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新华  尹晓明  夏冰  李维林  李亚 《生态学报》2006,26(6):1657-1666
2001年4月至2003年11月,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内调查了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日本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和溲疏(Deutzia scabra)3种树篱,以及位于不同生境的2个黄杨(Buxus microphyllavar.sinica)树篱中侵入生长的杂草及杂树种类,并选择3 km外南京农业大学实验楼周围的冬青卫茅树篱作为参照。在6个树篱类型中调查到侵入生长的种子植物共计1230株,分隶于42科57属70种植物。其中适应于鸟类传播的植物有55种1047株植物;适应于风力传播的植物有10种161株植物;传播媒介不明的植物有5种22株植物。各树篱类型中,适应于鸟类传播种子的侵入植物种类数目显著多于风力传播的植物种类(t=5.086,df=10,p<0.0001)和种子传播媒介不明的植物种类(t=8.446,df=10,p<0.0001),但各树篱中适应于风力传播的侵入植物与种子传播媒介不明的植物在种类数目上无显著差异(t=1.977,df=10,p=0.076)。南京中山植物园的5个树篱类型中,适应于鸟类传播的侵入植物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都较高,为2.151至2.917,平均2.671±0.306,并且种类数目也较多,为15~36种,平均25.6±8.1种。而南京农业大学内冬青卫茅树篱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679,并且种类数目也最少,为12种。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树篱类型中适应于鸟类传播种子的侵入植物组成的相似性主要受到树篱周围的种子源及其距离、食果鸟类、人为干扰活动等生境因子的影响,而非简单取决于树篱种类本身。鸟类传播种子增加了单一树种构成的树篱中的种子植物多样性,同时也对树篱的景观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不过人工对树篱的日常修剪等管护措施严格限制了这些侵入植物实生苗及小树的正常生长。研究结果反映出种子源、鸟类传播种子和灌丛在促进植物群落的发展和演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不同培养条件对薄荷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江苏东台产薄荷(M entha haplocalyxB riq.)的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培养基添加物和培养条件对薄荷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影响。结果显示,导致薄荷玻璃化苗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培养基中的6-BA、蔗糖和琼脂浓度以及培养温度和光照时间;当6-BA浓度为2 mg.L-1、蔗糖浓度为4%、琼脂浓度为0.70%、培养温度25℃、光照12 h.d-1(2 000 lx)时,薄荷试管苗的繁殖系数较高,玻璃化苗率较低。  相似文献   
44.
白凤菜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白凤菜扦插繁殖的适宜条件,采用不同基质、不同成熟度插条及不同萘乙酸(NAA)浓度三个因素进行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萘乙酸、插条成熟度和基质组成对白凤菜插条生根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萘乙酸处理对白凤菜插条生根数量的影响最大,枝条成熟度其次,扦插基质影响较小,结果表明扦插生根的最佳组合为:1000mg/kgNAA×幼嫩枝条x泥炭土:珍珠岩=1:1,NAA极显著地促进插条生根,数量增多,同时又极显著地抑制根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45.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黑莓(Rubus spp.)产业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国黑莓产业的发展优势和产业化前景.目前黑莓在全世界的种植面积约为20 035 hm2,年产量1.5×105 ~2.0×105 t,栽培区域遍及各大洲,其中塞尔维亚的黑莓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美国的黑莓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亚洲仅中国种植黑莓;近几年来,罗马尼亚、波兰、墨西哥、智利、匈牙利、中国以及美国的黑莓种植面积增长较快;因黑莓极不易贮存,绝大多数鲜果用于加工.国外以常规育种技术为主、分子技术为辅培育出许多黑莓品种,栽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功实现了机械化采收,并逐步推广黑莓的有机生产体系和大棚栽培技术.国外黑莓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冻害和病虫害等.黑莓于1986年引入中国,从1994年开始推广,至2010年种植面积约4 500 hm2,主要集中在江苏省的溧水县、赣榆县和溧阳市,90%以上鲜果加工成速冻果出口.在国外引种和国内野生种质资源收集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开展了黑莓的选种和育种研究,并培育和筛选出适宜于本地种植的黑莓优良品种;黑莓的栽培、加工技术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研制出一些加工产品.当前中国黑莓产业主要面临主栽品种单一、农药残留量超标、栽培条件差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黑莓产业的发展.由于黑莓适于低山丘陵栽培,具有结果早、见效快、营养价值高等优势,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6.
蕨类植物现存约12 000种,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中国有蕨类植物61科223属约2 600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300余种,以华南及西南地区分布较多[1]。据报道,药用蕨类植物具有舒筋活血、除湿镇痛、清热滑肠、止咳化痰、利尿安神、止血、驱虫、解毒、抗菌、抗癌和抗HIV等功效[2-7],其化学成分主要包含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及三萜类等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蕨类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成分,  相似文献   
47.
白背三七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LC—MS^n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由具有双稠吡咯啶环的氨基醇与不同有机酸缩合而成,醇部分为裂碱(necine),酸部分为裂酸(necicacid)。以裂碱的结构可划分为2种类型,即倒千里光裂碱型(retronecine—type,RET型)和奥托千里光裂碱型(otonecinetype,OTO型)。  相似文献   
48.
乌蕨孢子萌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随机区组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培养温度、贮藏温度、GA处理和光照强度对乌蕨(Sphe-nomeris chinensis)孢子萌发的影响。与室温(20~25℃)相比,培养温度在28℃时,孢子最大萌发率相近而萌发速率明显较高。贮藏温度(A)极显著(P<0.01)影响孢子萌发率,-20℃贮藏降低萌发率;GA(B)对孢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光照强度(C)极显著(P<0.01)影响孢子萌发率,充足光照和弱光照无显著差异,黑暗处理降低萌发率。A×B,A×C,B×C及A×B×C交互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49.
秦巴山区悬钩子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巴山区有悬钩子属植物40种15变种,隶属于3组15亚组,是我国悬钩子属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在该属植物起源和演化中占重要地位。部分类群的花粉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孢粉学分析是该属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0.
中国悬钩子属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国悬钩子属7组23亚组共103个种的花粉形态。本属花粉为圆球形、近 球形、长球形和超长球形,少数为菱形和六边形,具三孔沟,大小多为16.0~38.Oμm×12.0~30.0μm,外壁纹饰可分为皱波型、条纹型、脑纹型和穿孔网型等类型,进而可分为皱波-近光滑状、皱波-条纹状、皱波-穿孔状、条纹状、条纹-穿孔状、条纹-网状、脑纹状、脑纹-穿孔状、穿孔状、穿孔-网状及网状等11个亚型。分析结果认为,悬钩子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对该属种的区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要合理地阐释其系统发育意义,仍需积累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