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临床教学基地是医学院校实施医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对满足临床教学需要,稳定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以来,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校原有的附属医院已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要求。在此形势下,我们积极利用社会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42.
教学基地是医学院校实施医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对医学教育发展和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Z.  Szucs-Farkas  M.  Semadeni  S.  Bensler  M.A.  Patak  G.  von  Allmen  P.  Vock  李瑞利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4):387-388
目的分析低管电压CT血管成像对内漏的检出。方法采用圆柱形塑料体模模拟主动脉瘤,内有支架及36个不同直径、密度、距支架不同距离的模拟内漏,放在3个不同的水容器中,模拟小、中、大体型病人。CT检查分别采用80、100和120kV.记录容积CT辐射剂量指数(CTDIvol)。3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CT影像中内漏的位置及诊断的可信度,并评价影像质量。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寻找影响内漏检出的参数。结果除了80kV条件下。厚体模的5个内漏以外,其他所有6mm内漏均可为不同的管电压扫描检出。  相似文献   
4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并发DVT在临床上较多见,国外文献报道伴发DVT者早期病死率达3.8%,伴发肺栓塞时早期病死率可达3.89%。故对肿瘤患者围手术期DVT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腹部肿瘤患者手术后发生DVT者,采用抗凝,溶栓方法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和溶解血栓。同时配合相应的宣教和手法按摩,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6至2008年共施行腹部肿瘤手术420例,发生DVT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48~72岁。症状多于术后3~14d出现。左下肢8例,右下肢3例。主要临床表现:下肢疼痛、肿胀、尤以小腿为重,皮肤颜色发红,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消失或减轻。3例有心血管病史。11例患者中有9例术前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男性患者中有7例有不同程度的吸烟史。1.2治疗方法11例患者均采用抗凝、溶栓、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方法:(1)患肢局部静脉滴注药物,使药物直接到达血栓部位,应用尿激酶25~50万U加5%葡萄糖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点滴,以20滴/min速度输入,1次...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小血肿和小钙化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图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初检基底节区直径<1 cm的类圆形高密度病灶共28例,其中钙化灶18例,小血肿10例,进行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比较2种病理改变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特点.结果 基底节区小钙化灶及小血肿CT均表现为类圆形高密度影,CT值50~120 HU,T2WI表现为等、稍低或低信号影,T1WI表现为低、等或稍高信号影,无周围水肿,占位效应轻微,磁敏感加权成像幅度图像均显示为低信号影,小钙化灶相位图中间层面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及周围环形高信号影,Z轴方向(与横断面垂直的方向)上下两极层面呈低信号,小血肿中间层面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及周围环形低信号,Z轴上下两极层面呈高信号.结论 基底节区类圆形小钙化灶和小血肿SWI相位图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能够可靠地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6.
李瑞利  杜丽辉  李英霞 《临床荟萃》2007,22(15):1086-1087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者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肝脏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而使肝功能严重受损,病情进行性加重并逐渐出现严重并发症,使用药物综合治疗,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近年来,血浆置换广泛应用于各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收到了良好  相似文献   
47.
李宏军  李瑞利   《放射学实践》2011,26(5):476-478
RSNA年会是每年一度的放射界盛事,为全球最具影响的放射学学术研讨会和医疗器械展览会。RSNA涉及的分支学科较多,但目前感染及传染病影像学并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学科列出,笔者统计近3年的39种感染和传染病影像诊断研究报道,发现2008年感染及传染病影像诊断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有34篇,2009年共45篇,2010年共62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可见感染及传染病影像学作为放射影像学研究的分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8.
49.
50.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生理性退变CT表现,以提高与病理改变间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无明确腰骶部临床症状,且扫描范围包括骶髂关节的375例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x2检验统计分析各种退行性改变征象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的发生几率.结果 关节间隙狭窄少见,发生几率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段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赘均发生在30岁以上,随年龄的增长发生几率逐渐增加,各年龄段同龄的女性发生几率高于男性,30 ~ 39岁组、40~ 4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面硬化男性少见,60岁以上发生几率最高,仅为23%;女性关节面硬化发生率高,并呈现两个高峰年龄段,分别为20~29岁70%,60岁以上68%;各年龄段同龄的女性发生几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关节面下小囊状改变,男性、女性高发年龄段均为60岁以上,各年龄段女性发生几率高于男性,10 ~ 1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年龄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关节面骨侵蚀均发生于60岁以上,女性发生几率(5/40,13%)高于男性(3/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间隙狭窄不能单独作为退变征象.女性20~29岁关节面硬化出现高峰可能为妊娠所致.关节面下小囊状改变见于正常骶髂关节.年轻患者出现骨侵蚀应作为病理性改变.男性退变征象单一,以关节周围骨赘形成为主;同龄女性退变程度较男性重,骨赘、关节面硬化、关节面下小囊状改变多种退变征象可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