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一、引言溶液蒸发分解法(EDS 法)是七十年代开始研究的一种制造陶瓷粉末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将一种或数种含有所要制取的陶瓷粉末成分的可溶性盐类,按一定比例制成溶液。然后将这溶液通过雾化喷嘴喷成微小的液滴落入分解炉内,液滴通过分解炉被加热,先是液  相似文献   
42.
TiO_2的溶胶-凝胶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经过乙酰丙酮改性的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的TiO2溶胶-凝胶过程进行了不同条件下(pH值、水钛比、温度)的流变特性测量和研究。发现溶胶向凝胶转变过程是一个二级反应过程,其流变特性是开始为膨胀性流体,然后转变为Newton流体,再成为假塑性流体,最后成为凝胶。  相似文献   
43.
氧化锆粉料中团聚体的结构与强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共沉淀法经不同温度煅烧,制得不同团聚程度的4种含2.5mol%Y2O3的氧化锆粉料。在不同力下等静压成型。用压汞测孔法测定了成型体内孔隙分布。根据孔隙分布由二级分布转变为单级分布来估计粉体中团聚体的强度。实验数据表明:粉料中团聚体强度同煅烧温度有关,并存在团聚强度最低的煅烧温度。  相似文献   
44.
着重分析了材料的显微结构对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高孔隙率减弱固相传热作用从而使材料的导热系数减小,但是,高孔隙的也增大辐射传热作用.适当降低孔隙可减少辐射传热作用,这在高温时特别明显.尺寸<1 mm的孔隙中对流传热被制止,不再对传热起作用.在保持孔隙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减小孔径可使孔隙数量增大,从而减小导热系数.小于100 nm的孔隙可以消除气体本身的热传导,从而极大地减小材料的导热系数.展示了几种不同显微结构的材料及其绝热性能.  相似文献   
45.
不同铝盐制得的氧化铝粉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酸铝铵(AlNH_4(SO_4)_2·12H_2O)、氯化铝(AlCl_3·6H_2O)、硝酸铝(Al(NO_3)_3·9H_2O)和氢氧化铝—三水铝石(Al(OH)_3)作为前驱体用热分解法制造纯度为99%的a-Al_2O_3粉料。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出不同的前驱体转化成a-Al_2O_3的化学反应历程不同,完成a-Al_2O_3转化的最终温度也各不相同。随着粉料转化成a-Al_2O_3其比表面急剧下降。TEM观察发现从硫酸铝铵和氯化铝分解制得的a-Al_2O_3粉料中颗粒细小呈卵圆形,团聚明显。而由硝酸铝或氢氧化铝分解制得的a-Al_2O_3粉料中颗粒较大,形状不规则。由硫酸铝铵分解制得的a-Al_2O_3粉料的烧结性能最好。同时还发现a-Al_2O_3中存在微量氯元素可促进烧成时氧化铝晶粒生长从而破坏致密化过程。  相似文献   
46.
白云石烧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产地高纯白云石的煅烧试验,揭示了白云石烧结的机理。由于白云石在煅烧过程中碳酸盐分解后形成多孔疏松结构,使其难以烧结致密。轻烧白云石经加水消化或机械粉碎和高压处理可破坏其团聚结构,促进烧结。添加少量Fe2O3或ZrO2等氧化物可降低白云石的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47.
硬硅钙石水热合成的形成历程及硝酸锶对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XRD,SEM,TEM等方法对动态水热法合成硬硅钙石的形成历程进行了研究,由C-S-H凝胶不能在高于200℃温度下稳定存在,使硬硅钙石在180℃和220℃时的形成历程不同,配料中加入硝酸锶,提高料浆的离子强度,产生原盐效应,降低了C-S-H凝胶的生成速率,延缓了硬硅钙石的形成,硬硅钙石合成过程中的料浆中固体粒子的ζ电位是不断变化的,加入硝酸锶,可以降低料浆固体粒子ζ电位的绝对值,有利于硬硅钙石纤维状晶体以及团聚体的长大。  相似文献   
48.
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高温处理后的纤维样品进行微观观察,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莫来石纤维的晶粒不断长大的同时,晶粒形貌也发生不同的变化。直径为5350nm的原始纤维其内部晶粒平均尺寸为60.5nm;1500℃热处理后的纤维表面晶粒从不规则粒状生长成形状规则的多面体状,测量的平均粒径为480nm,晶粒表面有台阶出现;1600℃热处理后的纤维直径为4160nm,表面晶粒形状由粒状变成垂直于纤维径向排列的片状,径向尺寸平均达1330啪,晶粒表面台阶轮廓更为清晰;此外,纤维内部在热处理过程中有气孔产生和消失的过程,1200℃煅烧后的纤维中有尺寸极小的小气孔生成,1300℃煅烧后可见有平均尺寸为60nm的小气孔,1500℃煅烧后气孔基本消失。莫来石纤维内部的大量空位聚集,导致纤维内部产生可见的气孔,另一方面,空位向表面运动又使纤维内部气孔消失,纤维产生自致密化,纤维表面的颗粒形成塔状阶梯。  相似文献   
49.
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航空学会等全国27个学会共同筹备的第二届中国材料研讨会于1988年10月8日至12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工厂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向会议递交的论文共256篇,另有19篇作为大会特约报告在全体大会上宣讲。200多篇论文分8个主题分别在6个分会场内进行交流。这8个研讨主题如下: 1.杂质原子(微量元素)在材料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50.
以氧氯化锆为前驱体 ,通过加入氨水升高溶液的 pH值 ,形成锆的水溶胶。将丙醇逐渐加入锆的水溶液中 ,由于醇的介电常数比水小 ,加醇的结果将降低溶胶介质的介电常数 ,由DLVO理论可知减小介质的介电常数会使胶体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下降 ,引起溶胶失稳 ,胶粒互相聚集 ,形成大的球形粒子同液体介质分离。从溶胶中析出的是非晶态的Zr4 O2 (OH) 8Cl4 ,经过 6 5 0℃下煅烧转变成单斜型氧化锆。胶体凝聚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可写成 :( 1-Y ) -1.5=kt ,其中Y为相对产率 ,该过程的反应活化能为 115 .79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