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用冰冻切片桑色素荧光染色法观察矽肺大鼠肺组织中的铝元素。经腹腔注射柠檬酸铝后可见肺组织切片中铝的荧光色淀明显增加,而矽肺大鼠和正常大鼠肺组织中则基本观察不到铝的色淀沉着。说明注射铝剂后经血流可以到达矽肺组织。在石英混悬液中加入柠檬酸铝后,同样可观察到在石英颗粒表面包绕着铝的荧光色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1,3-二苯-1,3-丙二酮(DPPD)对可卡因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及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可卡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C57BL/6N小鼠,DPPD(200,400,800 mg·kg–1/d,ig)预给药4 d,末次给药30 min后,sc可卡因70 mg·kg-1造模,24 h后处死,测定血清ALT,AST,LDH的活性及肝脏MDA含量,观察肝脏病理变化。DPPD抗可卡因神经毒性实验采用♂ICR小鼠,DPPD预给药3 d(给药剂量同前),末次给药30 min后,sc可卡因20mg·kg-1造模,记录小鼠0-180 min的活动次数。结果:可卡因70 mg·kg-1致部分小鼠死亡(5/7),存活小鼠血清ALT,AST,LDH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病理损伤明显,而DPPD预给药组无死亡,血清ALT,AST,LDH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肝脏损伤明显改善,呈剂量-效应关系;DPPD抗可卡因神经毒性研究发现,DPPD预给药组小鼠自主活动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DPPD对可卡因致小鼠急性肝毒性及神经毒性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白鲜碱的肝细胞毒性作用及其毒性机制。方法白鲜碱2.5~800μmol·L-1与HepG2细胞作用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IC50值,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膜损伤。白鲜碱25~100μmol·L-1与HepG2细胞作用4,24或48 h,用试剂盒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白鲜碱25~800μmol· L-1与HepG2细胞作用24 h对HepG2细胞存活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r=0.965,P<0.05),IC50值为(283±27)μmol·L-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白鲜碱12.5~50μmol·L-1作用24 h,HepG2细胞LDH释放率显著升高(P<0.01)。白鲜碱100和200μmol·L-1可引起HepG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皱缩脱落,细胞数目减少,并使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P<0.01)。白鲜碱100和200μmol·L-1与HepG2细胞作用24 h可使细胞培养液中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并呈浓度依赖性(r=0.995,P<0.05和r=0.996,P<0.05),线粒体膜电位亦明显下降(r=0.978,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白鲜碱100和200μmol·L-1与HepG2细胞作用4 h,细胞培养液中GST活性明显升高(P<0.05);作用24 h,GST活性升高呈浓度依赖性(r=0.987,P<0.05)。白鲜碱200μmol· L-1作用48 h导致HepG2细胞培养液中GGT活性升高(P<0.05)。结论较高浓度的白鲜碱(≥100μmol· L-1)具有潜在的肝毒性,细胞膜损伤和线粒体损伤可能是其肝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对吴茱萸的肝脏毒性提供证据.方法 ①肝脏毒性研究中,将ICR小鼠平分为四组,其中三组作为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吴茱萸水煎剂40,60,80 g/kg体重,最后一组给予蒸馏水.所有动物均在24h以后处死,并且测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总胆红素.同时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②将吴茱萸水煎剂用氯仿,正丁醇直接萃取分为三个极性部分并且准备了挥发油.所有组均是分别经口以120 g/kg给予以上萃取物.24h后测定ALT.结果 比较对照组,60 g/kg,80 9/kg组的小鼠的血清ALT,AST,LDH和T-Bil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研究也表明了肝脏组织的变化.氯仿提取物受试组小鼠血清ALT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吴茱萸水煎剂有肝脏毒性作用;毒性成分存在于氯仿萃取部分.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基因对UVB照射反应的影响.方法:敲除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背部皮肤剃毛后24 h照射不同剂量的UVB(0.05 J/cm2,0.70 J/cm2,1.40 J/cm2),照光前、后24 h测量小鼠背部皮肤厚度,皮肤组织病理观察照光后24 h日晒伤细胞形成情况.正常野鼠作对照.结果:小剂量UVB照射时两种小鼠水肿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大剂量UVB照射时金属硫蛋白基因敲除小鼠背部水肿显著高于野鼠.病理显示金属硫蛋白基因敲除小鼠较野鼠有更多的日晒伤细胞产生.结论:金属硫蛋白基因对急性UVB照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建立小鼠血浆中1,3-二苯-1,3-丙二酮(1,3-diphenyl-1,3-propanedione,DPPD)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应用该方法测定DPPD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为DPPD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小鼠血浆样本的前处理方法,Symmetry C18色谱柱分离,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雄性ICR小鼠灌胃给予DPPD,不同时间点内眦取血,测定DPPD的经时血药浓度。Thermo Kinetica4.4.1软件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小鼠血浆中DPPD浓度在0.05μg/ml~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加标回收率为91.7%~102.7%。血浆样品在-80℃冰箱中至少可保存15 d。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3.24±0.78 h,Tmax=2.50±0.42 h,Cmax=1.30±0.84μg/ml,AUC0~∞=6.63±2.80 h.μg/ml。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DPPD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8.
查尔酮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查尔酮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为寻找预防肿瘤药物提供一定的线索.方法:细胞生长抑制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周期阻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仪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浓度为6.25、12.5、25和50μmol/L的查尔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BGC823细胞增殖.查尔酮诱导细胞凋亡率是对照的2.71、2.79、4.74倍.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观测到12.5μmol/L、25μmol/L有DNA"梯子"现象.结论:查尔酮可以抑制BGC823细胞生长,并呈剂量-反应关系.查尔酮有将BGC823细胞增殖周期阻滞在G0/G1期趋势,查尔酮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并比较姜黄素、二苯甲酰甲烷、查尔酮对胃癌细胞MGC-803生长抑制及凋亡的作用.方法:细胞增殖抑制采用MTT法,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形态变化采用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并照相.细胞DNAladder采取DNA抽取及电泳分析.结果:MTT显示MGC-803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细胞凋亡率在24h内随药物剂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光镜下显示,经分别用姜黄素、二苯甲酰甲烷、查尔酮配制的12.5μmol/L、25.0μmol/L溶液处理24h后的MGC-803细胞,部分细胞密度变稀疏,体积变大,细胞膜完整或起泡,核仁丰富,核质比增大;DNA电泳显示, 12.5μmol/L、25μmol/L浓度查尔酮溶液处理组均有典型的DNA梯形图像.结论:姜黄素、二苯甲酰甲烷、查尔酮均可通过诱导MGC-803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该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并导致相应细胞形态、DNA性状改变.  相似文献   
50.
秋水仙碱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某些肿瘤,但是,其半数致死量较低,过量的秋水仙碱可导致消化道反应,肾、骨髓和肝的损害等[1,2].误食含有秋水仙碱的鲜黄花菜也会引起食物中毒[3].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富含半胱氨酸巯基(-SH)的金属结合蛋白质,具有拮抗有害重金属毒性、抗电离辐射、捕获自由基、抗过氧化应激等功能[4].肝是MT含量比较丰富的器官.本研究利用MT基因敲除小鼠观察秋水仙碱对小鼠肝的毒性,为防治秋水仙碱中毒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