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数理化   1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Two new complexes CdL2 (1) and CoL2 (2) were synthesized by reactions of L {L =hydro[bis(3-p-tolyl-2-thioimidazol-1-yl)-(3-phenyl-5-methyl-pyrazol-1-yl)]borate} with cadmium(Ⅱ) and cobalt(Ⅱ) acetate respectively,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The title complexes feature distorted trigonal dipyramidal geometries with a S4H donor set defined by the sulphur and hydrogen atoms of two tripodal sulfur-rich ligands. CCDC: 235514, 1; 244021, 2.  相似文献   
42.
CpM(CO)3SnPh3和CpM(co)3sNpH2x(Cp=C5H4CH3,C5H4COCH3;M=Mo,W;X=Cl,Br)与HCl或HBr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三氯、三溴以及混合三卤代锡钨(钼)双核化合物,并经元素分析、^1H NMR、IR表征。化合物Cl3SnW(CO)3C5H4COCH3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0.7686(3)nm,b=1.2622(2)nm,c=1.6  相似文献   
43.
用浸渍-热分解-氢还原法(IHDHR)和浸渍-热分解法(IHD)分别制备了两种纳米尺寸的Ni/Y2O3催化剂,并应用X-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测试等分析技术对两种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比较。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氢气预还原与否对该纳米Ni/Y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经过氢气预还原的催化剂对低温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250?℃时,乙醇的转化率达到81.9%;320 ℃时,乙醇的转化率达到95.3%,对氢气的选择性为53.6%。对经过氢预还原的Ni/Y2O3催化剂进行了60 h的稳定性测试。  相似文献   
44.
A new 3D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Zn4(dna)4(dpb)2(H2O)2]·H2O}n(1, H2 dna = 4,6-dimethyl-5-nitroisophthalic acid; dpb = 1,4-bis-(4-pyridyl)-benzene), has been solv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G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ompound 1 crysta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5.169(2), b = 13.0539(18), c = 9.1669(13) A, C18H17N2O8 Zn, Mr = 454.71, V = 1798.9(4) A3, Z = 4, Dc = 1.679 g·cm-3, μ = 1.418 mm-1, F(000) = 932, 2.07≤θ≤25.00°, λ(Mo Kα) = 0.71073 A, T = 273(2) K, the final R = 0.0300, w R = 0.0754 and S = 1.028.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complex 1 possesses a 3D pcu framework constructed by(4,4)-connected 2D layers and dpb linkers. In addition, the solid state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complex 1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45.
4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可见光(λ>420 nm)和四(1,4-二噻英-5,6-二氯)-四氮杂卟啉铁(FePz(dtnCl2)4)存在下,过氧化氢降解无可见光吸收的有机底物对硝基苯甲酸和水杨酸的行为.研究表明,在酸性和中性水溶液中,FePz(dtnCl2)4能有效地活化过氧化氢来氧化降解对硝基苯甲酸和水杨酸以使其苯环结构发生破裂,降解反应速率随pH值增大而减小.这一结果证明,FePz(dtnCl2)4为可见光激发的活化过氧化氢催化剂,该体系对有机底物的氧化降解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7.
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经邻菲绕啉、丁二酸钠和CuOl2·2H2O反应合成得到标题配合物,[Cu2(phen)2(OH)Cl(C4H4O4)]·8H2O.单晶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 No. 4)空间群,晶胞参数:α=0.7708(1)nm,b=1.7861(3)nm, c=1.2489(2)nm,β=9689(1)°,V= 1.7070(5) nm3,Dc=1.557 g/cm2,Z=2,F(000)=824,4282个独立衍射点中,3348个可观测点满足F20≥2σ(F20),R=0.062,ωR2=0.1634.[Cu2(phen)2(OH)Cl(C4H4O4)]·8H2O配合物由双核铜[Cu2(phen)2(OH)Cl(C4H4O4)]络分子和晶格H2O分子组成.每个Cu原子与邻菲绕啉上的2个N原子、丁二酸根上的1个羧基O原子、1个桥联Cl原子及桥联氢氧根上的O原子配位形成高度畸变的三角双锥.通过Cl原子、氢氧根及丁二酸根一端羧基的桥联作用,相邻三角双锥形成“蝎子”形的双核[Cu2(phen)2(OH)Cl(C4H4O4)]络分子.分子间的芳环堆积作用致使双核络分子排列形成平行于晶  相似文献   
48.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作为配体与五水硫酸铜进行反应,制得配合物Cu(C10H8N2O4)(H2O)2(1)和Cu(C10H8N2O4)(CH3OH)(H2O)(2)(C10H8N2O42-为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测试了配合物2的单晶结构.该单晶为墨绿色,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538(2)nm,b=1.1431(2)nm,c=0.7500(2)nm,α=93.26(2)o,β=94.46(2)o,γ=94.39(2)o,V=0.6411(2)nm3,μ=1.731mm-1,Z=2,Dc=1.792g/cm3,F(000)=342.00,R=0.035,wR=0.048,GOF=1.78.在配合物2内,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中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甲醇中的氧原子以及配位水中的氧原子与铜原子配位,形成四方锥结构,其中来自甲醇的配位氧原子位于锥顶;此晶体为外消旋化合物,晶体中存在对映异构体,两者通过氢键连接,形成二聚体,成对出现在晶胞中.根据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推测配合物1与2的结构相似;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辣椒疫霉菌和烟草赤星菌分别有100%和66.02%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孙杰  李晓萌  罗运军  谭惠民 《应用化学》2004,21(11):1193-1195
癸二酸己二醇酯/己二酸二醇酯共聚物的合成及热性能;直接聚合;可降解聚合物  相似文献   
50.
基于遗传算法的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精度通用单胞模型将复合材料的细观拓扑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结合起来,采用遗传算法对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进行优化,发展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为优化目标,从随机的初始细观结构出发,对复合材料纤维体积百分比进行约束,经过迭代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代表性体积单元.在优化过程中,对遗传算法的交叉过程作了较大的改进,实现了复合材料细观拓扑结构的任意变化,提高了对可行域的搜索效率.分别以极限剪切模量和泊松比为优化目标,验证了所提出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