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P16及c-Fos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骨肉瘤组织及10例正常骨组织中P16及c-F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16及c-Fos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1.2%和82.9%。二者表达均与骨肉瘤病理类型无关(P>0.05)。P16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c-Fos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者表达无关联性。结论 在骨肉瘤组织中P16及c-Fos蛋白表达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相关,提示骨肉瘤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性的,P16、c-Fos蛋白的表达对骨肉瘤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可桥接血管神经肋骨瓣移植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四肢伴血管神经损伤的骨缺损提供一种治疗方法。 方法 在 3 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背标本上 ,观察第 7、8、9肋肋角外侧 8cm段的形态结构及肋间血管、神经在该段的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 ;在 2侧尸体标本上模拟手术。 结果 该段肋骨高 ( 1 4± 0 2 )cm ,厚 ( 0 6± 0 1)cm ;肋间血管、神经在该段行于肋沟中 ,肋间动脉、静脉、神经该段的起始外径分别为 ( 1 4± 0 2 )mm、( 2 1± 0 4)mm、( 2 4± 0 5 )mm ,终末外径分别为 ( 1 0± 0 2 )mm、( 1 3±0 3 )mm、( 1 5± 0 4)mm。 结论 设计可桥接血管神经的肋骨瓣移植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
骨纤维结构不良中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了解骨纤维结构不良中癌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7例骨纤维结构不良行多种癌基因蛋白检测。结果37例实验组中c-fos、c-myc蛋白均有高表达(P<0.01)。rasp21蛋白在该病恶变组中有高表达(P<0.05)。结论c-fos、c-myc蛋白过度表达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asp21蛋白过度表达在该病的恶性变过程中起作用。本研究结果对骨纤维结构不良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带肌肉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带肌肉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特殊病例的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方法2004年2月以来应用带肌肉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7例,其中胫骨下段软组织缺损伴慢性骨髓炎1例,足后跟软组织缺损伴死腔3例,足底软组织缺损伴跟骨表层骨质缺失(长度为5~8mm)3例,皮瓣切取的面积为16cm×12cm~10cm×7cm,切取的腓肠肌厚度为1~4cm,肌瓣的面积比相应的皮瓣面积小。结果术中观察15~20min,切取肌皮瓣的肌肉面活跃渗血,血液循环良好,皮瓣均成活,所有病例均经2~6个月以上随访,骨髓炎治愈,肌皮瓣外形满意,大部分恢复感觉,行走负重良好。结论带肌肉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成活,该手术操作简便,系特殊病例的踝足部软组织缺损需行肌皮瓣修复的良好供区。  相似文献   
45.
<正>三踝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必须解剖复位,如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当,常常造成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导致病残。2005年1月—2006年1月咸宁市中心医院共收治三踝骨折患者24例,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相继收治多个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1]。患者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重症患者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病死。2020年1月7日,我国研究人员首次从患者标本中检测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2020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0年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疫、控制[3]。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4]。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淋巴漏治疗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淋巴漏患者的治疗过程,对16例淋巴漏患者行VSD治疗,16例行传统抽吸,加压包扎(CWC)治疗。结果 16例接受VSD治疗患者淋巴漏症状均控制,伤口均无感染,随访3~6个月,无复发,平均住院时间为(11±2.4)d。16例常规加压包扎患者,伤口红肿渗液4例,病程迁延,平均住院时间为(27±7.8)d,VSD组患者治愈率为100%,CWC组仅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治疗淋巴漏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应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10月,应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12例肱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32~74岁,平均52.3岁;左侧5例,右侧7例.按AO/OTA分型:C1型1例,C2型3例,C3型8例.开放性骨折2例(均为Gustilo-Anderson Ⅰ型),皮肤挫伤3例,多发性损伤8例,合并原发性尺神经损伤2例.受伤至就诊时间为1 h~3 d.开放性骨折及尺神经损伤患者在6 h内行一期于术治疗,其余患者待局部肿胀消退、皮肤出现皱褶后4~7 d内进行手术.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标准及X线片评估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3~16个月(平均9.5个月)随访.骨折经摄X线片证实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6~18周,平均11.5周,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及骨折移位.末次随访患侧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12.9°(40°~145°),MEPS评分平均为83.8分(45~100分),疗效评定:优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应用平行舣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复杂骨折可以获得坚强的内固定,有助于早期康复锻炼,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Rho激酶(ROK)及下游底物肌球蛋白轻链(MLC)在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探讨ROK在神经元受损后轴突萎缩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培养N2a细胞并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再灌注组、Y-27632干预缺氧组和Y-27632干预再灌注组共5组,Western blot检测ROCKⅠ和ROCKⅡ蛋白的表达以及ROK下游MLC的磷酸化水平;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FTTC标记的鬼笔毒环肽(phalloidin)染色神经元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骨架,免疫荧光观察轴突细胞骨架重组变化.结果 N2a细胞缺氧和再灌注损伤过程中ROCKⅡ的表达分别升高了29.7%和57.4%,而磷酸化MLC(p-MLC)的表达分别升高了21.5%和49.3%,免疫荧光镜下观察正常N2a细胞轴突、树突形态清晰,纤维状肌动蛋白丝主要分布于细胞周边,应力纤维少,而经历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的N2a细胞胞浆内应力纤维增多,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模糊,同时轴突回缩,MTT提示细胞增殖率低于阴性对照,分别下降了22.7%和45.6%;加入浓度为30 mol/L的Rho激酶抑制剂Y-27632的N2a则无此反应,且在再灌注过程中干预可使轴突已回缩的N2a重新出现丝状伪足,MTT提示加入Y-27632能显著提高N2a细胞缺氧及再灌注损伤24 h后的存活率(P<0.05).结论 神经元在经历缺氧及再灌注过程中ROCKⅡ激活并导致轴突内MLC过度磷酸化,这可能是致使轴突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而最终导致生长锥的塌陷和神经突起的回缩的主要机制;对ROK进行抑制则可以预防或逆转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50.
带血供腓骨下段骨瓣移位融合踝关节的解剖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带血供腓骨下段骨瓣移位融合踝关节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在73根干燥、完整的成人腓骨标本,28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和5侧新鲜截肢标本上观测腓骨下段的骨性结构及其营养血管。对12例施术病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腓骨下段的内侧面较为平坦,与胫、距骨形成侧向相贴的构建,可就地取材,就近植骨。所携带的营养血管主要有腓动脉的弓形动脉和外踝后动脉。全部病例均经1~2年随访,术后3~4个月,关节均获骨性愈合,无感染现象。结论经踝关节外侧入路,以带血供的腓骨下段骨瓣植骨行踝关节或四关节融合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