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医药卫生   14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目的:研究脂联素(APN)介导 APPL1/AMPK 信号通路对小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雄性 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组(IRI 组)、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APN 组(APN/IRI 组)和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NS/IRI 组),每组各12只。 APN/IRI 组在术前15 min、术后每24 h 分别经腹腔注射 APN 蛋白球状片段5μg/g,共3次;NS/IRI 组在相应时点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IRI 组均行双侧夹闭肾蒂30 min 后开放肾灌注,Sham 组分离肾蒂但不夹闭。各组大鼠分别在术后2 d 随机各取6只小鼠,留取血液及肾组织标本。 PAS 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肾脏组织 APPL1蛋白表达和 AMPK 磷酸化水平。术后14 d 每组取剩余6只小鼠肾脏标本,天狼星红苦味酸(Sirus red)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real time PCR 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 mRNA 表达。结果术后2 d,与 Sham 组相比,IRI组、APN/IRI 组和 NS/IRI 组小鼠肾组织小管间质损害加重,血 BUN、Scr 升高(P <0.05),APPL1蛋白表达和AMPK 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 <0.05);与 IRI 组相比,APN/IRI 组小鼠肾小管损害明显减轻,血 BUN、Scr 明显降低(P <0.05),APPL1蛋白表达和 AMPK 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 <0.05)。术后14 d,与 Sham 组相比,IRI 组、APN/IRI 组和 NS/IRI 组小鼠肾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增高,α-SMA 和 TGF -β1的 mRNA 的表达明显增多(P <0.05);与 IRI 组相比,APN/IRI 组小鼠肾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α-SMA 和 TGF -β1的 mRNA 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 <0.05)。结论APN 介导 APPL1/AMPK 信号通路减轻小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纤维化。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儿童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30例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采用他克莫司加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加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P均<0.05);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消化道症状、肝毒性、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儿童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较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 好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泛在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医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正深刻改变着医学教师教学发展的未来。医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指向教育智慧,回归以学习为中心,最终在跨界协同中赋能医学教育的未来。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回顾性分析杭州地区2016年至2020年间儿童EB病毒的感染情况、构成、流行趋势等信息。方法 选取2016年至2020年期间,杭州市儿童医院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样本共72526例,将其中EB病毒核酸阳性的1391例纳入统计研究,并分析各年份杭州地区儿童EB病毒感染的人数、感染月份、性别比例及年龄构成等因素。结果 2016-2020年,报告EB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病例1391例,占全院儿童检测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沙眼支原体,解脲支原体,EBV和人巨细胞病毒等各类DNA病毒的1.92%,五年间EB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6%,1.81%,1.89%,1.63%和3.11%;性别方面,男性感染患儿的核酸阳性检出778例,女性感染核酸阳性检出613例,男女比例为1.27:1;年龄分布方面,1-6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患儿核酸阳性检出1184例,占我院1-15岁患儿总检出病例数的85.12%。流行季节方面,夏秋季为感染高峰,冬春季不明显。结论 2016年-2019年,杭州地区EB病毒感染患儿比例相对平稳(x2趋势检验,P>0.05),但在2020年,阳性检出率明显上升,这可能与新冠疫情有关;学龄前儿童为EB病毒的主要易感者,这与学龄前儿童的免疫水平以及淋巴细胞比例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男童与女童的阳性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男童易感率更高,此外EB病毒传播还具有一定季节规律。  相似文献   
45.
糖尿病植物膀胱炎40例,有明显的糖尿病史,排除其它系统引起的膀胱炎症改变.男28例,女12例;年龄31-74岁,平均56.7岁;I型糖尿病(TIDM)3例,2型糖尿病(T2DM)37例。入院时血糖水平7.6~16.2mmol/L;患者均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下腹胀痛,憋尿,无力排尿或尿失禁;尿液动力学检查示不同程度降低,膀胱残余尿20~200m1,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PKRP)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7)单纯给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包括药物去势(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75 mg,每月1次)+口服比卡鲁胺50 mg/d,试验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KRP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最大尿流量(Qmax)、残余尿量(PV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Qmax、PSA、前列腺体积、IPSS、QOL大于对照组,PVR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10~22个月,试验组15例患者病情出现进展,5例死亡,对照组有12例患者病情出现进展,4例死亡,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电切综合征2例、术后出血4例、术后尿道狭窄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明显改善。结论PKRP术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短期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周俊  陈育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4,(19):2956-2957
目的采用对比性研究分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35例成年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加后壁修补术治疗的35例成年腹股沟疝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一般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86%)优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8.
49.
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台卫平  张玫 《胃肠病学》2006,11(10):633-636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岁恩病(CD),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小明,IBD患者存在肠道内菌群失捌;IBD的药物治疗包括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且副作用较大,复发率较高。存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时发现予IBD患者补充益生菌(probiotics),纠正肠道内菌群失调,对患者有治疗作用,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