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医药卫生   18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术对原发性大肝癌患者远期疗效、胃肠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7月97例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并随访至2019年10月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7),对照组行开腹肝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远期疗效、胃肠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无复发生存期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7个月(95%CI:14.532~19.468),观察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23个月(95%CI:20.845~25.1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期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1个月(95%CI:27.931~36.092),观察组总生存时间为34个月(95%CI:29.743~37.0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胃泌素(GAS)及胃动素(MTL)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患者术后胆囊收缩素(CCK)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较观察组更大,两组患者术后丙二醛(MDA)与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胆漏、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出现7例(14.00%)Clavien-Dindo分级在Ⅰ至Ⅱ级的轻度并发症,观察组出现6例(12.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大肝癌,两者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开腹手术小。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抗原负载的DC-CIK过继免疫疗法联合化疗对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8例行抗原负载的DC-CIK联合化疗(A组),32例行单纯化疗(B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A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CD4+/CD8+和CD16+/CD56+细胞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比例较之前显著下降,(P<0.05)。A组行细胞回输结束后,QOL评分改善比例为57.1%,与B组改善率31.2%而言,(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月)较B组患者长(16vs9,P<0.05),A组与B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安全有效,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25岁。于2005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咳血,吞咽时感胸痛,同年3月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左侧胸部胀痛,院外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抽胸水后感左侧胸部胀痛症状缓解,但仍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遂到我科治疗。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5名护生按学号奇偶数分为两组,实验组49人,对照组46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施4周后,进行出科综合成绩、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生满意度方面的考核评价。结果出科综合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方法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生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氯胺酮对严重烧伤兔早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创伤应激早期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兔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正常对照组、烫伤模型组、氯胺酮镇痛组和氯胺酮麻醉组。烫伤前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分别经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置管备用,24 h后制备兔背部和臀部30%Ⅲ度烫伤模型,氯胺酮镇痛组于伤后0.5 h静脉注射(静注)氯胺酮负荷量0.5 mg/kg,然后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9μg·kg-1·min-1共24 h;氯胺酮麻醉组伤后0.5 h静注氯胺酮1.5 mg/kg,然后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45μg·kg-1·min-1共4 h维持全身麻醉;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给予静脉输液处理。记录各组补液量及氯胺酮镇痛组和麻醉组的氯胺酮总用量。分别于烫伤前和烫伤后0.5、6、12、24 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4组血气分析指标虽然有所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说明呼吸功能在正常范围,间接反映循环功能也在正常范围,排除了呼吸和循环功能因素的影响对细胞因子的评判。4组烫伤前IL-1、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0.5 h起,烫伤模型组IL-1(ng/L:30.27±0.93比13.79±1.11)、IL-6(ng/L:47.22±1.49比46.31±4.12)及TNF-α(ng/L:243.39±20.85比190.95±14.97)水平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并持续到伤后24 h;伤后6 h起氯胺酮镇痛组和麻醉组上述指标均较烫伤模型组明显降低,于伤后12 h起氯胺酮镇痛组上述指标的降低程度较氯胺酮麻醉组更显著〔IL-1(ng/L):19.28±2.51比40.12±10.31,IL-6(ng/L):52.10±4.23比72.20±10.11, TNF-α(ng/L):246.03±20.74比313.71±27.34,均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镇痛和氯胺酮麻醉对兔严重烧伤后早期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有一定抑制作用,且长时间小剂量氯胺酮镇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7.
48.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单中心60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中心DCD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总结DCD供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间60例DCD和112例DCD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依据《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南》,实施DCD 60例,共捐献肾脏118个,实施肾移植112例.14例受者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12.5%,其中未使用LifePort机械灌注冷保存DGF发生率23.1% (6/26),使用LifePort移植肾DGF发生率9.3%(8/86).14例DGF受者4例切除移植肾,10例肾功能术后16~52 d恢复正常.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6.3%(7/112),其中1例术后第12天移植肾破裂切除肾脏,其余经治疗后逆转.1例受者术后第15天因急性心肌梗死亡,1例术后第7天发生急性心功能衰竭死亡.移植肾存活的105例受者,随访1~15个月,移植肾功能正常.结论 在我国实施DCD切实可行,是符合伦理和我国国情的器官来源根本途径.DCD供肾移植临床效果良好,Lifeport具有清除肾脏残余微血栓、疏通肾脏微血管、评估肾脏功能及预防DGF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19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中有1例发生PTLD,发生率为0.5%.该例受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多处淋巴结肿大和肺部多发性结节病变等,淋巴结活检提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停用免疫抑制剂2个月后体温恢复正常,肿大的淋巴结和肺部结节病变完全消失.结论 PTL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和临床特征.病因可能与EB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有关,需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多样,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患者56例的临床病理及部分随访资料,采用X检验分析术后不同复发时间和首次不同手术方式的再次手术完整切除率,利用log.rank方法对2种再次手术方式(Dixon和Miles手术)进行生存分析。结果①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多于首次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以后局部复发者的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直肠癌根治术后2年以内局部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直肠癌首次术式为Dixon术者的局部复发病灶的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首次术式为Miles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再次手术为Dixon术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年存活率及5年存活率均明显长于或高于再次手术为Miles术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直肠癌首次手术方式不同及术后复发时间不同,可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病灶再次完整切除的几率,再次手术可作为直肠癌局部复发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