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供暖方式发生了变化,调查发现北京农村目前有独立热源加热散热器、火炕、分体式空调三种定型的供暖方式,针对上述三种典型供暖系统形式分别选取了一户住宅进行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火炕和土暖气供暖的住宅室内热湿环境稳定,温湿度波动较小;使用空调采暖的住宅客厅温湿度波动较大。但是使用空调供暖住宅的室内平均温度大于其他两种供暖方式。同时,实测结果显示农村地区住宅冬季室内热湿环境低于AHSARE标准的热舒适区间,但居民的主观热感觉投票全部为舒适,表明农村居民可接受的舒适温度较低。  相似文献   
42.
以西安地区一栋典型办公建筑为例,运用EnergyPlu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相变蓄热通风技术在过渡季节和炎热季节的应用情况。采用日累计降温幅度ΔT和降温潜力百分比J两个指标对其降温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相变材料充分发挥相变潜能时室外干球温度的日气温特征,并基于ASHRAE 55热舒适模型评价了该技术对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当室外干球温度最大值高于相变区间上限值3℃时,最低温度低于相变区间下限值3℃,且日平均温度处于相变区间范围内时,相变蓄热通风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相变蓄能作用;该技术在过渡季节的应用效果优于炎热季节,与夜间自然通风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使整个过渡季节室内空气温度降温幅度提高14%,室内操作温度满足ASHRAE 55标准的80%,可接受温度范围的小时数提高8%,而整个炎热季节室内空气温度降幅只提高5.6%,室内操作温度满足ASHRAE 55标准的80%,可接受温度范围的小时数仅提高1%。  相似文献   
43.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对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开展研究,在考虑流体表面张力和表面浸润性的情况下,对流体屈服应力和流动度之间的关系开展了较文献中现有结果更为严格的理论分析,获得了一组新的公式,完善了Roussel等人的理论工作。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表面张力和浸润性、截锥圆模容积、浆体密度对屈服应力和流动度之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45.
陈敬  刘加平  王芳 《建筑与文化》2016,(12):126-127
本文通过对西沙永乐群岛的调研,发现当地的渔民屋在选址上主要考虑基地的可建设性与运输条件;聚落形态上呈现集中式的聚落布局;建筑单体采用带有檐廊的单一空间;建筑围护结构主要用于防台风和暴雨;建筑材料主要使用回收利用的木料、竹子以及当地的珊瑚石。渔民屋虽然看似简陋,但是透过它可以看出西沙地区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经验,能够为西沙地区未来新型适宜性民居的建设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46.
刘凌  刘加平 《住宅科技》2011,31(7):37-39
本文运用EnergyPlus模拟软件对自保温建筑在冬季标准日的室内逐时温度及能耗进行了模拟分析,以探讨新农村建设中推广使用自保温建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荷载裂缝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士萍  刘加平 《混凝土》2011,(11):24-26
水泥基材料中介质的传输非常复杂.首先采用施加劈裂荷载方式诱导裂缝,然后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裂缝进行表征,利用氯盐溶液自然浸泡法研究表面单个裂缝对混凝土材料中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的存在加强了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并且氯离子扩散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8.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后,急需进行大量的重建工作.重建过程中,既要继承当地传统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又要改善原有建筑的生活空间质量,挖掘建筑生态、绿色、环保和节能等新效用.本文对当地典型的传统民居进行了实地测试,对影响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空气温度、湿度、自然采光、太阳辐射等因素进行了讨论.在评价当地传统民居空间质量的基础上,分析其优点及不足,为新建适应性民居提供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拉萨市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掌握拉萨市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状况,本文分别对拉萨市乡村住宅建筑和城市住宅建筑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内风速进行了测试,并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冬季室内人员的活动量及衣着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测试数据及调查情况,利用标准有效温度SET与不舒适性指标DISC对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地区利用...  相似文献   
50.
骑楼作为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民居形式之一,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海口骑楼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典型性气候条件下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平均辐射温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传统骑楼2层部分的热舒适性较差、骑楼内部的整体通风状况也不是太好.这与当地强烈的太阳辐射与错综复杂的建筑布局有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可知通过减小骑楼2层空间的进深、加设通风井、增强外围护结构(尤其是屋顶)的隔热性能可有效改善骑楼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这对于减少夏季空调开启时间、减少空调能耗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