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3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为研究高原河流水体中砷(As 75)等微量元素之间的关联性与分布特征,于2021年7月(丰水期)和2021年11月(枯水期)对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雅砻河水体开展微量元素调查分析。基于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手段探究水体中的砷75(As 75)、硼11(B 11)、铁(Fe 57)、锶88(Sr 88)、锡118(Sn 118)、锂7(Li 7)、钒51(V 51)、钴59(Co 59)、镍60(Ni 60)、铜63(Cu 63)、锌66(Zn 66)、硒82(Se 82)、钼98(Mo 98)、铅208(Pb 208)等元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元素之间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差异显著,可分为丰水期和枯水期含量均较为稳定的元素(Ni 60、Co 59、Cu 63、Li 7、Zn 66)、季节性变化明显的元素(Sr 88、V 51、Mo 98、Li 7、Se 82、As 75、B 11、Pb 208)、与其他元素联系较少的元素(Sn 118)三类。此外,雅砻河流域水体大部分的微量元素均与Ni 60、Co 59、Cu 63、Li 7、Zn 66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了解流域...  相似文献   
372.
为揭示不同夹角和开挖顺序对矩形与拱形两种不同断面形状的巷道交岔点稳定性的影响,建立5个不同夹角的交岔点数值模型,拟定3种开挖顺序,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夹角有助于提高交岔点的稳定性,夹角变化时开挖顺序对交岔点稳定性的影响具有统一的变化规律,但在单项指标上各有优劣。选取锐角区水平最大位移、交岔点顶板和底板垂直最大位移、塑性区体积和最大主应力对开挖顺序进行综合评判,确定最佳开挖顺序为方案Ⅱ,即先开挖靠近钝角区的主巷,再开挖支巷,最后开挖靠近锐角区的主巷。研究结果丰富了巷道交岔点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73.
针对某型氧脱硫塔贫溶剂泵在正常工况下进行作业时其泵轴发生断裂,进行了原因分析以及提出改进措施。首先对失效泵轴进行宏观分析,根据实际断裂特点确定其断裂形式,然后在轴断面选择一点进行金相分析,其次分析失效泵轴的化学成分,最后运用扫描电镜对轴断面进行微观分析,并且在韧窝区和沿晶区进行了能谱对比,发现各区元素并无明显差异,基于以上分析,得出泵轴断裂失效原因可能与轴的异常磨损和不当的热处理工艺有关,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74.
为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黄土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以西安市黄土为例,先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黄土灰度图像纹理特征,计算土壤的微观裂纹和孔隙面积占比,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时序回归预测模型建立起灰度纹理特征和微观裂纹与孔隙面积占比之间的联系,计算土壤干湿循环损伤因子判断土壤干湿循环损伤程度。研究表明:在2次干湿循环内,土壤团粒边缘结构破坏,微观裂纹和孔隙急剧增加;在5次干湿循环内,土壤结构纹理化走向逐渐明显,趋近于平行水分迁移方向;经历4次干湿循环后,土壤的干湿循环损伤破坏比例达到93.10%;经过6次干湿循环后,土壤的干湿循环损伤已不再增大,即土壤微观结构纹理化已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75.
针对四方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17m分段过高导致悬顶的问题,提出12.5m的低分段方案。通过端部放矿相似物理实验,结合椭球体放矿理论和数学回归分析,测定了反映四方金矿矿石流动规律的移动边界系数和移动迹线指数,分段高度为12.5m时,矿石放出体a轴长12.5m,b轴长4.0m,c轴长4.5m。在此基础上,根据矿石放出体大间距排列理论确定最佳进路间距为14m,根据放出体为前倾扁椭球体缺推导出崩矿步距与矿石回收率、贫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回贫差计算模型,以回贫差评价矿石回收效果,确定最佳崩矿步距为3.1~3.3m。研究结果为矿山优化结构参数、避免悬顶事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