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81篇
地球科学   35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利用2004年5月以来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在青藏高原唐古拉综合监测场获取的实时积雪资料和相关气象数据,评估了SR-50在青藏高原积雪监测中的性能和作用,并对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积雪变化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对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表积雪过程均有较好的监测能力。监测数据清晰地显示唐古拉地区地表积雪深度在夜间相对稳定、在日间迅速降低的特点。唐古拉地区平均年积雪日数为82 d,各月均有地表积雪出现,但夏季的地表积雪较少且持续时间很短。该地区地表积雪总体上呈厚度较薄、消融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2005—2008年该地区瞬时最大积雪深度为22 cm,日平均积雪深度小于5 cm日数占总积雪日数的71.58%。  相似文献   
322.
粤北302铀矿床围岩蚀变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粤北302铀矿床ZK23-2钻孔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对该矿床的围岩蚀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2矿床蚀变种类繁多,蚀变类型主要有:碱性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红化、绿泥石化、绿(褐)帘石化、碳酸盐化、高岭石化等。矿床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特征。从上至下,将ZK23-2划分为4个蚀变带:红化、绢云母化带→硅化、红化、强绢云母化带(铀富集带)→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带→弱蚀变或正常花岗岩带。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均规律变化,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与赋矿围岩长江岩体的趋势一致,说明蚀变作用对它们的影响小,致使蚀变岩石基本保持原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各蚀变带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均低于220℃,属于中低温热液,惰性气体N2在各蚀变带包裹体中普遍存在,强蚀变带的包裹体气相成分中均含CO2,表明在铀矿的形成过程中,铀的溶解、迁移以及富集成矿作用与CO2气体密切相关并发生在N2环境中。此外,成矿期脉石矿物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压力为正相关的平滑曲线,表明围岩蚀变的分带特征主要是由成矿热液流体的混合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323.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普遍发育火成岩,分布面积广且喷发规模巨大,但由于早期露头、钻井和航磁资料的有限性,盆地内部的大片区域都缺少露头和钻井资料,特别是塔中地区具有厚层沉积物覆盖,导致前人所做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圈定的玄武岩分布范围不是十分准确。但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油田在盆地内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火成岩的测井和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日益丰富,可以更好地反映玄武岩在地下分布情况。本文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特别是基于测井数据的新认识对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二叠纪玄武岩分布进行重新厘定,结果显示玄武岩在塔里木盆地中部分布的范围比前人圈定的范围更广泛,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玄武岩在整个塔里木盆地的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24.
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与人体舒适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城市人体舒适度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明确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城市因子,该文首先利用1981—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气象数据,研究气候舒适度及其变化趋势,并研究了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城市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冷不舒适日数均呈减少趋势,热不舒适日数均呈增加趋势,舒适日数变化不大。城市化综合水平与冷不舒适日数倾向率之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热不舒适日数倾向率之间相关不显著。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体舒适度的最主要城市因子为总人口数量,其次为建成区面积、总用电量、公共交通实有车辆、人均绿地面积等。  相似文献   
325.
杨佳佳  林楠 《地质学报》2016,90(10):2908-2918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复杂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评价过程,通过识别和提取地、物、化、遥等多源地学观测数据中的综合致矿地质异常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矿预测。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地质成矿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建立综合信息成矿模型并应用于成矿预测,从而圈定和评价成矿远景区,为区域找矿工作部署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将证据加权模型引入到成矿预测研究中,通过建立和评价地质信息、化探信息、遥感蚀变信息、遥感线环形构造密度信息与已知矿化点的关系,然后用贝叶斯公式计算成矿后验概率,推出研究区成矿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信息成矿模型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地质成矿规律,和已知成矿点吻合率达71.4%。  相似文献   
326.
将FLAC3D和Surpac应用于正演成矿模拟和反演预测评价来实现矿产资源的联合评价是找寻隐伏矿体的一种新思路。FLAC3D和Surpac的存储方式和数据结构有很大不同,为了使FLAC3D正演模拟的结果能导入Surpac中进行联合评价,采用C# 语言实现了FLAC3D的模拟数据(TXT数据)向Surpac的CSV数据转换。实验表明,此转换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将FLAC3D的模拟结果转移到Surpac软件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27.
许立权  张彤  李雪娇  等 《江苏地质》2015,39(4):599-608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古亚洲成矿域和滨太平洋成矿域两大成矿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铁矿在不同的构造单元和各地质历史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全区已探明矿产地434处,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34处,小型矿床261处,矿(化)点133处。共确定5种预测方法类型,划分为27个预测工作区,选择了22个典型矿床。采用地质体积法和磁法体积法预测资源量,圈定铁矿最小预测区1 328个,预测资源总量59亿t。全区共圈定13个铁矿找矿远景区,并对其进行了资源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328.
Global Mapper支持多种格式的光栅、高程、矢量数据的读取与输出,并内置多种坐标投影方式。尝试挖掘其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多种投影模式的功能,快速实现测绘图形数据的转换。通过设置当前工作空间的坐标投影模式,然后打开任何其支持的、含有坐标投影信息的数据,所有数据均自动转换成当前的投影模式,最后将文件输出(另存为)为所需的格式,即可快速完成数据转换。转换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格式的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面模型)数据转换、相同格式但不同坐标投影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卫星影像配准等  相似文献   
329.
TheMarkVlietriversystemtransportsbedmaterialandpollutedsuspendedsedimentstotheVolkerakZoomlake,awaterenvironmentofhighlimnologicalvalue.Toprotecttheliving,workingandrecreationareasinthiscatchment,aproperintegratedwatermanagementisessential.Asystematiccontrolandsanitationofthepollutedsedimentsintheriverenvironmentwillhelptostopfurtherdegradationofthewaterecosystemquality.Therefore,atransboundarycollaborationbetweenBelgianandDutchauthoritiesissetuptostudyandsanitatethisinterregionalrivercatchment.Toimprove  相似文献   
330.
铜陵矿集区地壳浅表结构的地震层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给铜陵矿集区成矿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地壳浅表结构信息 ,以及试验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在金属成矿区的应用效果 ,利用高精度反射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波走时数据 ,对铜陵矿集区地壳浅表结构进行了层析成像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矿集区浅表地壳的速度分布存在着丰富的结构变化特征 ,层析结果给出的速度变化特征与地表观察到的地质、构造、岩体和矿体分布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可以为深部隐伏矿床的勘探研究提供丰富的地壳浅表结构信息。笔者认为 ,今后还应考虑同时采用初至波和反射波走时 (甚至波形 )资料进行层析反演的方法 ,来进一步提高较深部 (>5 0 0m)地质目标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