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建立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的计算模型和理论分析系统热力过程,对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中蒸发器的最佳蒸发温度以及蒸发器和凝汽器的最佳端部温差进行了优化选择。计算结果表明,最佳蒸发温度除与热水初温和冷凝温度有关外,也与端部温差有关,并随之增加而减少。在热水初温130℃及冷凝温度48℃下,得到蒸发器及凝汽器的端部温差优化值均为6℃,对应的最佳蒸发温度为87℃。  相似文献   
32.
地源热泵在酒店供冷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及经济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用于替代锅炉为酒店提供生活热水,同时提供空调用冷冻水的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特点,并与燃油锅炉供热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3.
地源热泵的工程应用与环保节能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结合自行研制的地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一家医院的供暖运行实践,进行了应用技术方面的探讨,并采用能量利用系数对地源热泵及其它常规的供暖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环保特性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4.
利用饱和蒸气压与温度关系方程式,对氟化醚类混合物HFE-143a/HFE-218做了饱和蒸气压力-温度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绘制出相应图表,进而和目前几种HCFC-22替代物的性能作比较,分析了氟化醚类混合物作为制冷剂HCFC-22替代物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5.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4 000 m以上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5%,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为实现地热资源的合理开采,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对西藏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地热产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分析表明:西藏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存储量大、品质好,发电潜力巨大,而浅层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拉萨,可结合热泵技术为当地供暖。目前在地质勘查、技术改进、装备研发、运营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开展有机朗肯循环机组研发、搭建增强型地热系统实验平台,科学地开发深层地热能。研究表明:西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勘测为基、发电为主、供暖为辅、装备提升、梯级利用”的原则,推进地热资源的科学开采和高效利用,完善地热产业链,从而有效改善西藏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36.
R245fa传热性能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性能是影响制冷机组和双工质发电机组做功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中低温余热在热泵机组和地热双工质发电系统中的利用效率,本文选用R245fa循环工质,对满液式蒸发器和冷凝器进行实验研究,分别讨论热水温度进口温度对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系数、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工质流量和冷却水流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蒸发器传热系数随着热水进口温度和温差的增大而减小,冷凝器的传热系数随着热水进口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蒸发器传热系数可以达到2500 W/(m2?℃);蒸发器压力和汽轮机前后的压差随着热水出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热水流量对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的变化浮动较小。  相似文献   
37.
以能源平均成本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为经济性指标,对采用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复合抛物面集热器和槽式集热器驱动的太阳能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以?效率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为目标对优选的太阳能制冷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管集热器的太阳能制冷系统的能源平均成本最低及动态投资回收期最短;发生器热水进口温度存在最优值使得系统?效率最高,能源平均成本最低;增加系统装机容量可有效降低系统的能源平均成本并且缩短投资回收期;太阳辐照强度越大,太阳能制冷系统的能源平均成本越低及投资回收期越短。此外,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发生器热水进口温度存在最优值可使得综合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  相似文献   
38.
为了增强氨水竖管降膜蒸发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效果,建立了降膜蒸发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有限容积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用数学模型计算了溶液的速度场、浓度场、膜厚和换热量,得出结论:降膜蒸发过程的入口段小于100 mm,在入口段,溶液的流速和膜厚都发生剧烈的变化;最佳的布膜厚度是由溶液进口流量决定的;单位管长氨气的蒸发量随管长由上而下逐渐减小,前3 m管长的蒸发量占整个蒸发量的80.64%。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确定不同流量下的布膜器最佳布膜厚度和管道最佳长度,为降膜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为提高余热发电的经济性,提出余热热水发电的两级能量转换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两级闪蒸和两级双工质循环的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以此对单级及两级能量转换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所给的热水温度(100~200℃)和冷凝温度下,两级闪蒸比单级闪蒸的发电量多24.8%~31.2%;两级双工质循环比单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14.5%~24.0%;两级闪蒸比两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7.2%~67.5%。  相似文献   
40.
液体管外降膜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液体在垂直管外降膜的流动特性,分析了影响液体管外成膜均匀性和润湿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布膜装置的环隙在0.5~2.0mm有一最佳值,喷淋密度在250~700kg/(m·h)之间有一最佳值,布膜装置的进液采用单管沿壁面旋转270°切向流的进液方式,并对液体管外降膜装置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