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4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硫自养反硝化对含盐水体脱氮及其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闭合循环养殖系统去除硝酸盐为目的,研究了填料床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对含盐水体的NO3--N去除效果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器对NO3--N浓度为22.5~368 mg/L的含盐水体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性能。(29±1)℃条件下,进水NO3--N负荷0.052~1.088 kg/(m3·d)为最适进水负荷范围,NO3--N去除率大于95%,出水NO2--N浓度小于1 mg/L。进水NO3--N负荷2.171 kg/(m3·d)时,达到最大NO3--N体积负荷去除率,为1.65 kg/(m3·d)。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填料表面生物膜对污染物NO3--N的去除呈半级反应速率关系,反应器单位体积半级动力学常数K1/2v为7.84~ 8.5 mg1/2/(L1/2·h)。建立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该值的计算结果可以预测出水NO3--N的浓度,预测值与实际值采用统计软件SAS 8.0做方差分析表明,Pr>F值分别为0.9732和 0.8845,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2.
池塘养殖沉积物收集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池塘固定沉积物集中收集的问题,设计了池塘养殖沉积物收集装置,主要由吸污装置、行走机构、控制系统和输泥管系组成。吸污装置利用污水泵将池塘底部的沉积物提升到岸上;行走机构的直流推进器为装置提供动力,实现自主行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污水泵和两个推进器的工作状态,实现装置的运行。性能测试表明:沉积物收集装置在吸污作业时,行进速度需控制在0. 1 m/s以内,清淤时间在20~40 s范围内,可将固定点的沉积物完全吸除;吸污能力在0~14 m~3/h范围内,沉积物含泥量在0~12. 7 m~3/h范围内,沉积物浓度在0~35%范围内;整机配套功率为0. 9 kW,输送距离为100 m,空载噪声为52 dB。池塘养殖沉积物收集装置利用220 V的交流电作为电源,并采用隔离变压器与电网隔离后,再输送至池塘养殖沉积物收集装置的控制平台,安全性高,在池塘水体中运行范围大,实现了池塘养殖沉积物的集中收集。  相似文献   
33.
冯秋兰  车轩 《饲料博览》2008,(12):18-19
真空后喷涂技术能满足水产饲料对高脂肪含量的要求。SYPZ型真空液体喷涂机是由计算机全自动控制,操作方便,且喷涂比例精确、喷涂量大、喷涂均匀度高、真空度保持性好。  相似文献   
34.
论述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农田灌溉水及农用污泥中的六六六、滴滴涕的方法,并且提出了使用同根色谱柱监测三氯甲烷(CHCl3)、四氯化碳(CCl4)以及氯苯类化合物的色谱条件。  相似文献   
35.
基于Ecopath模型的复合养殖池塘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能量量化的角度分析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选择了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池塘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泖港,30°57′1.89″N,121°08′52.21″E)构建的分隔式和序批式2种复合养殖模式,并选择了1个传统池塘作为对照。根据2016年全年的实测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 6.5软件分析了3种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能量流动特征。结果显示,传统池塘、分隔式池塘、序批式池塘饲料的营养传递效率(EE)最高,依次为0.77、0.75、0.99,饲料系数依次为2.5、2.8、1.6,表明按规格区分的序批式池塘系统更有利于饲料转化。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在传统池塘、分隔式池塘、序批式池塘中EE依次分别为0.7/0.09/0.39、0.8/0.02/0.12、0.77/0.89/0.07,表明枝角类能被系统有效利用,但不同养殖模式影响着不同浮游动物的营养传递效率。另外,降雨和底泥沉积物EE均小于0.1,表明功能组底泥沉积物和功能组降雨没有被系统有效利用。生态位重叠分析显示分隔式池塘猎物重叠度指数最大,序批式池塘捕食重叠度最大,表明分隔式池塘中饵料竞争强度大,序批式池塘来自于同一捕食者的捕食压力大,分隔式池塘可以通过加强区域水体流动来降低饵料竞争强度。能流分析显示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主要能量流动方式为牧食链。系统总体特征分析显示,分隔式和序批式复合池塘在系统成熟度上优于传统池塘,说明通过复合养殖模式的构建,在改变单一传统池塘生态脆弱和提高系统多样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蟹、虾养殖池塘移动投饲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存在投饲不均匀的问题,设计制作了一种用于大中型蟹、虾塘养殖池塘的移动投饲装置。该装置可实现行动轨迹自动控制,可不间断向池塘抛撒饲料。通过自动行走机构在池塘中行走,其绞龙结构将饲料从饲料箱输送到撒料盘,撒料盘配有可调频伺服电机,通过变频器调节撒料盘转速,可控制撒料半径和撒料量。设计投饲储料箱容积0.08 m3,撒料盘距水面高度0.62 m。试验选用养殖池塘长100 m、宽33 m。结果显示:满储料箱饲料可满足面积0.33 hm2蟹、虾池塘投喂一次的要求;直线行走时,投饲直径可调节范围为1.2~5.8 m;投饲速度可调节,饲料破碎率在1%左右,储料箱残饲率在2%~8%。研究表明:该移动投饲装置具有自动行走、投饲均匀、投饲范围广等优点,能有效提高蟹、虾池塘饲料利用率,减少劳动力成本,可推广到各大中型养殖池塘使用。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控制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在玻璃温室中进行了一个添加葡萄糖控制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的试验。试验初始水体为发生严重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高达422.78 μg·L-1。试验共分为1个对照和1个处理,对照中不添加葡萄糖,处理中添加葡萄糖。葡萄糖的添加浓度依据水体总氮浓度而定,按DOC∶TN≈20∶1进行添加。试验过程中每个玻璃瓶均曝气。结果表明,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Chl-a)、上午及下午的DO、pH值均明显低于对照(P<0.05),处理的DOC、TSS和OSS浓度均高于对照(P<0.05),处理和对照的TN、TP、DTN、DTP、SRP浓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期,对照和处理的微囊藻大群体均变小了,且处理中微囊藻群体比对照解散、解体得更明显,尤其是处理中微囊藻形成了小群体甚至是双细胞或者单细胞形态。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能够控制高营养水体中微囊藻水华,其机理是葡萄糖添加促进了水体异养细菌的生长,而与微囊藻形成竞争。  相似文献   
38.
绿藻门的栅藻属浮游植物可作为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的食物,而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又是鱼虾幼体优质的生物饵料,对水产养殖业的苗种培育起重要作用,因此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高密度培养可为浮游动物提供高质量的食物.同时,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也被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或养殖尾水,可进行养殖水调控,对水体进行修复,还可用于生物柴油生...  相似文献   
39.
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通过栖息地均质化、生境碎片化等累积效应对长江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反馈,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正在危及生态稳定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从而威胁人类自身安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8年内长江上游的水电工程将迎来大规模建设期,由于长江生物多样性密集分布区与水能资源丰富区高度重叠,生态恢复面临的挑战将更加复杂严峻。“生态修复”与“碳中和”是中国的两大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水生态安全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是近年来政府努力的目标,研究实现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综述基础生态学、河流工程学、保护生态学、生态恢复动力学等领域在水生生物栖息地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实施长江生态系统修复的“连通性恢复(Reconnection)、微生境修复(Restoration)、物种池构建(Rehabitation)、功能性恢复(Recovery)、生态再平衡(Rebalance)”的5R路径,为精准开展全流域、多尺度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探究草鱼混养与单养两种养殖模式的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仪法对2个草鱼养殖池塘的水-气界面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通量进行了24 h观测。结果显示:草鱼混养和单养CO2通量的昼夜变化范围分别为(-119.03±76.25)~(59.79±52.19)和(-199.88±163.25)~(186.64±48.06) mg/(m2·h),CH4通量范围分别为(1.81±2.07)~(7.25±7.06)和(-11.75±14.38)~(17.77±14.84) mg/(m2·h),N2O通量范围分别为(24.4±16.4)~(77.4±34.7)和(43.8±12.8)~(165.7±122.2)μg/(m2·h)。草鱼混养的CO2、CH4和N2O日平均排放量均低于单养模式,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