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69篇
  免费   1882篇
  国内免费   876篇
医药卫生   54727篇
  2024年   309篇
  2023年   893篇
  2022年   1055篇
  2021年   1315篇
  2020年   1378篇
  2019年   1460篇
  2018年   632篇
  2017年   1169篇
  2016年   1240篇
  2015年   1403篇
  2014年   2383篇
  2013年   2182篇
  2012年   2896篇
  2011年   3238篇
  2010年   2701篇
  2009年   2847篇
  2008年   3158篇
  2007年   3016篇
  2006年   2902篇
  2005年   2949篇
  2004年   2600篇
  2003年   2340篇
  2002年   1994篇
  2001年   1756篇
  2000年   1458篇
  1999年   1203篇
  1998年   1017篇
  1997年   815篇
  1996年   582篇
  1995年   481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通过线性法测量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脑萎缩,分析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SIVD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所有入组对象均完成一般情况评定、Mo 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头颅MRI检查,线性法进行脑萎缩测量。结果 SIVD组代表脑室系统横径的测量值及脑沟测量值,除桥池宽度外,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 0. 05)。SIVD组的脑萎缩测量相对值除脑干指数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SIVD组双侧侧脑室两额角间最宽距离、双侧侧脑室额角两侧尾状核头间最小距离、第三脑室宽度、双侧侧脑室腰部外侧壁最小距离与Mo 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 0. 05)。SIVD组脑萎缩测量相对值中的额角指数、尾状核指数、哈氏值、第三脑室宽度与视空间能力、计算力、延迟记忆和定向力均呈负相关(P 0. 05)。结论 SIVD患者存在明显的皮质和皮质下萎缩,并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哈氏值、额角指数、尾状核指数、第三脑室宽度可作为SIVD患者脑萎缩的预测指标,提示执行功能/视空间及计算力、记忆力的损害。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临床相关血液与血生化指标对缺血性结肠炎(IC)的诊断及结局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IC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同期于医院因腹痛或便血就诊94例患者,均完成肠镜检查,并诊断为非I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48 h内血生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IC的诊断效能及预后价值。结果 IC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房颤、腹部手术史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P=16.756/0.000、7.133/0.011、5.711/0.024、4.905/0.041、9.263/0.003);2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血钾(K)、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5.753/0.000、1.986/0.045、2.253/0.025、7.189/0.000、5.271/0.000、1.988/0.049、6.969/0.000、9.045/0.000、3.582/0.000); Fib+DD+血K联合诊断IC的准确性最高(AUC=0.903,95%CI=0.861~0.946,P=0.000)。另Hb对IC结局的预测效能最大(AUC=0.695,95%CI=0.551~0.840,P=0.019)。结论若患者首诊以腹痛或便血就诊,血生化联合检测可提高IC的诊断效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钾联合检测能达到较好的准确性,血红蛋白可能具有早期预测IC结局的效能,患者既往病史也有助于I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3.
杨海峰  彭辉  刘琰 《陕西中医》2019,(6):708-710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11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在入院接受评估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运动功能(FMA)、生活能力(ADL)、步行能力(Holden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瘀热阻窍中风患者主次症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心烦、燥扰不宁、神昏谵语、潮红、腹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olden分级比较有差异,观察组5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是预防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4.
基于调控肠道菌群探讨中药防治脑卒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肠道菌群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被称为人体"被遗忘的器官",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失调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及多发性硬化等。脑卒中具有高的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特点。肠道菌群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吸收、代谢、血压、血糖、血脂及动脉粥样斑块等因素,进一步影响脑卒中的发病。中医认为脾胃气血流注失度、阴阳盛衰失衡,机体生理功能失调,化生"风、火、痰、虚、瘀"等病理产物,可致中风的发生。脾胃主腐熟运化水谷,肠道菌群影响饮食的消化吸收,现代研究的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之脾胃功能失调相关。因此,调整肠道菌群的稳态,可作为一个潜在的干预靶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药干预脑卒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否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值得未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中药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芩苷、白藜芦醇等),中药单方(丹参、红景天等)和中药组方(补阳还五汤、脑心通胶囊、补中益气汤等)防治脑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开发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血管病大鼠模型神经元tau蛋白表达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B组),脑血管病模型组(C组)和NMES组(N组),每组10只。造模后,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各组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程度进行检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的相关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对各组大鼠进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C、N组大鼠由于存在脑血管病,表现为过度磷酸化。NMES后,N组大鼠Tau蛋白磷酸化程度与C组相比,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1),磷酸化程度明显改善(P0.01);与N组相比,B组和C组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基因呈现下调,NMES后N组大鼠受到抑制的Akt基因被激活不在为失活状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离心取得的大鼠血清中,经检测,与B组相比,C组中大鼠MDA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随着NMES程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大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磷酸化程度。结论 NMES对脑血管病大鼠磷酸化程度有所缓解,可有效降低tau蛋白表达,同时,对体内抗氧化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90例AIS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可提升疗效,提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延续护理服务的实施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抽签方式进行分组,48例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患者归入实验组,而另48例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患者归入对照组,对2种护理服务的开展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对,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显著,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显著,2组比对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0.05)。结论延续护理服务开展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可达到满意的效果,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检测梅州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TLR4基因的(rs10759932、rs11536879、rs11536891、rs1927914)的基因多态性,经连锁不平衡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 - 2018年7月31日住院治疗的突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在体检中心收集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Massarray SNP 分型技术检测两组患者TLR4基因的4个位点基因型,进行Hardy - Weinberg(H - W)平衡检测。采用不同模型分析上述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纳入病例186名,对照组纳入健康人194名;4种SNP位点均符合H - W 平衡。rs1927914位点G/G基因型在对照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病例组(χ2 = 9.267,P<0.05)。rs10759932位点T/T基因型在女性对照组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男性[OR = 0.38 (0.18 - 0.81),P<0.05]。4个SNP位点之间均存在连锁不平衡,TGCG基因型组合在缺血性卒中男性患者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女性[OR = 3.54 (1.17 - 10.69),P<0.05]。结论 梅州地区rs1927914位点A>G为保护性基因突变,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4个位点的连锁不平衡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存在部分性别差异,TGCG组合为男性人群的危险基因,脑卒中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