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文化教育   3036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890篇
  2014年   1938篇
  2013年   1764篇
  2012年   3050篇
  2011年   2840篇
  2010年   2244篇
  2009年   2268篇
  2008年   3128篇
  2007年   2370篇
  2006年   2181篇
  2005年   1794篇
  2004年   1044篇
  2003年   894篇
  2002年   558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凭借精致的深入调查和详实的田野日志,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最终付梓的博士论文《街角社会》向我们解构了意大利贫民窟内以一套相互义务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等级制度,其研究远与带有种族排斥性质的本土主义和民粹主义赋予科纳维尔"秩序混乱"、"无法无天"的话语标签矛盾,但他却未对冲突背后的根源之一是文化认同的桎梏进行深入的阐释。本文以《街角社会》作为细读对象,依托怀特既有研究基础,旨在从文化层面探讨裹挟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科纳维尔"小人物"缘何终究无法规避四邻陌生、语言不通、文化相异、孤立寡与的窘境。本文认为,包括街角帮与社区俱乐部在内,社区大多政治组织和群体结构的产生是社会行动者的自我防卫反应。  相似文献   
32.
《新闻界》2019,(10):72-80
迷群的社会身份认同,研究者多从亚文化视角和参与式文化视角去予以讨论。然而,这两种视角均将关注点放在了群际边界(差异和冲突)而相对忽略了群内冲突。本研究以布袋戏迷群的网络社会认同过程为研究中心,通过对新老"道友"之间的群内冲突的描述与分析,讨论群内冲突何以不能演变为群内分化。研究发现群内冲突的边界:新老之分的差异性,受到了群际差异(道友)的中和,从而产生了范畴的交叉化效应,无法成为新的群际范畴。但是新老之分作为一种群内亚行动逻辑还是得到了部分承认,使得老道友能够依赖其空间根着程度得到其他成员对其群内地位的认可,从而使得新老冲突成为群内的社会竞争而非群际分化。群内冲突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作为社会竞争策略,维持群内团结的一面。这种群内冲突的过程性与矛盾性动力,在参与式文化的群际冲突视角下是被遮蔽的,只有通过群际-群内的反复双向审视,才能真正认识迷群的社会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33.
未来传媒业态如何发展、未来传媒教育形态如何创新,是传媒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核心话题。随着高速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加之人工智能和媒体的深度融合,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的智能媒介化社会正在来临,自成一体的传媒行业将不复存在,传媒正在成为社会结构的操作系统和源动力、塑造社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传媒教育形态须因应传媒业态变迁而演变,现有传媒教育范式应向智能传媒教育范式转移,以"传媒+"为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遵循。但传媒教育形态发展遵循的逻辑不应等同于传媒业态发展的逻辑,而是必须坚守人文价值理性逻辑,才能超越并引导传媒业态发展遵循的技术工具理性逻辑,这是传媒教育存在的价值所在、要义所在。用传媒的力量守护人的价值、用人的价值引导传媒的力量,应是未来传媒和智能传媒教育必须坚守的伦理底线。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