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层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鄂尔多斯盆地在奥陶系顶部发育大面积的风化壳岩溶储层.不整合面、溶蚀孔洞缝、岩溶地貌是其区别于其它储层的特殊标志.复杂多变的溶蚀孔、洞、缝及其组合,构成了风化壳岩溶储层的储集空间.该类储层受岩性、沉积相带、古地貌形态、成岩作用改造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32.
二氯乙酸甲酯中各组份的GC/MSD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合成的二氯乙酸甲酯中各组份进行了分析研究。用毛细管色谱柱共分离出15个组份,并对其中的14个组份进行了定性。  相似文献   
33.
成岩相对磨溪气田上三叠统致密储层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磨溪气田上三叠统香二、香四段储层压实、胶结、溶蚀、破裂成岩相发育,早期碳酸盐缺乏,晚期碳酸盐局部充填.储层属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砂岩储层,是该区的主力气层.不稳定矿物的溶蚀是次生孔隙的主要来源,稳定矿物石英的溶蚀使次生孔隙锦上添花;安县运动及喜山期的流体跨层流动对形成良好储层具有重要作用.夹持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米仓山-大巴山推覆构造带之间的磨溪气田,形成了两个邻近应力剪切带,加上古残丘的影响,造成了香二、香四段储层裂缝的发育,使储层的储集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4.
以147口探井、300口开发井资料为基础,并重点结合25口取心井的岩石学特征及地震反演分析,对松辽盆地四方坨子地区泉头组四段—嫩江组三段开展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泉四段—嫩江组地层可划分为3个Ⅱ级层序、7个Ⅲ级层序和21个Ⅳ级层序。在层序演化背景下,泉四段沉积期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环境,青山口—嫩江组沉积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这一过程中,受沉积基准面升降、燕山期全盆左旋走滑和海侵作用的共同影响,沉积物源发生白城水系—英台水系—讷河水系的变化,沉积中心由齐家古龙凹陷向三肇凹陷迁移,突出表现为三角洲朵体轴向发生SW-NW-NE的顺时针旋转,以及青一段和嫩二段两期最大湖泛面的发育。基于上述沉积认识,提出了低幅构造脊聚集油气与湖泛期沉积寻找页岩油气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5.
我国褐煤资源及其物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研究褐煤对水和甲烷的吸附性及水和甲烷在褐煤中的流动性提供依据,对采自我国主要褐煤产地的13个样进行了煤岩组分、工业分析及褐煤物性特征测试。结果表明:褐煤中的全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挥发分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当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o,max〈0.35%,褐煤孔隙度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当Ro,max〉0.35%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各煤样孔容、比表面积差别很大,但大孔、中孔、过渡孔、微孔孔容分布较均匀,比表面积集中分布在过渡孔和微孔中;褐煤对甲烷的饱和吸附量平均为6.27 m3/t。研究成果对褐煤中次烟煤的划分、褐煤的提质利用及褐煤中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煤岩样品显微组分的定量统计,计算出各个煤相参数的数值,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西山窑组煤层的煤相特征及演化规律,并结合孢粉测试的数据分析出各煤层的主要成煤植物类型。  相似文献   
37.
基于对阜康矿区煤层气井生产动态资料分析,对区内煤层气井进行了产能分级并总结出以下三个生产特征:①产水量大,排水期长;②产水降低,产气增高;③稳产期时间长。同时结合各煤层气井生产特征,建立了3种阜康矿区煤层气产能模式,并细分为6个亚类。对影响阜康矿区煤层气产量的地质因素及工程因素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发现:地质因素中煤层气产量与煤层埋深呈正比,深度越大产量越大;而产气量与煤层厚度呈反比,分析认为与煤层非均质性及射孔范围有关;渗透率与产气量表现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工程因素中,多层合采,层间干扰严重;产气量与压裂输出排量呈正比,输出排量越大,产能越好。  相似文献   
38.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控制煤炭开发利用产业碳排放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能源,煤炭开发和利用造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污染不可忽视,降低碳排放是必然趋势。明确碳足迹及其分析计算方法是减排的先决条件。在对碳足迹计算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目前比较普及的碳足迹核算方法,详细归纳计算方法的优劣势与适用层面和在煤炭开发利用产业的适用性,并分别列举出现阶段我国煤炭开发和利用产业的减排措施。其结论如下:(1)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投入产出法更适用于国家、省市等宏观层面的碳排放计算;过程分析法与排放因子法适用于行业、单一生产过程等微观层面;质量平衡法同时适用于宏观、微观层面。(2)煤炭开发和利用产业碳排放主要分布于生产环节,生产工艺和燃料种类选择对碳排放量计算结果影响巨大;运输环节等间接排放方式占比虽小,但不能忽视;核算边界的确定缺乏统一标准,主观因素可导致结果存在差异。(3)基于我国现状,在大力发展洁净煤、CCUS等技术的同时,推动煤炭高效清洁燃烧利用和煤层气抽采利用等减排措施发展是我国煤炭开发利用产业达成低碳愿景的关键。(4)须正视当下煤炭开发利用产业减排措施的优势和不足,从产...  相似文献   
39.
为了查明新疆三塘湖煤田汉水泉矿区西山窑组煤中元素富集情况,通过分析元素表征指数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来揭示该煤组沉积环境变化特征,基于煤田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通过低温灰化、ICP-MS等手段,得出煤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煤组元素V、Cu、As、Rb、Sr相对富集,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表明轻稀土(LREE)明显亏损,重稀土(HREE)相对富集,Ce负异常,Eu正异常。经低温灰化处理后稀土元素含量远高于未处理的,表明稀土元素大多赋存于有机质中。研究区煤层中V、Ga的富集与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有关,Cu与黄铁矿相伴生,As元素主要以砷黄铁矿的形式存在。δEu、Sr/Ba、V/(V+Ni)、V/Cr、Ni/Co及S的含量总体上反映该区泥炭的沉积环境:主体为陆相淡水还原环境,局部为弱氧化环境;其中7、9、17、22号煤层处于氧化环境,8、13、14、15、18、19、20号煤层处于还原环境,垂向上呈氧化还原交替变化的古环境特征,推断三塘湖煤田西山窑组含煤岩系在沉积阶段主体上为湖侵过程,期间伴随多次小范围的湖侵-湖退过程。  相似文献   
40.
通过岩石类型、矿物组分、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等资料,对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成因与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上“甜点”主要为砂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粉砂岩,下“甜点”主要为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白云质泥岩;上“甜点”平均孔隙度为9.4%,平均渗透率为0.0637mD,下“甜点”平均孔隙度为9.3%,平均渗透率为0.0231mD,均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储层。②研究区“甜点”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上、下“甜点”的差异受沉积环境变化和成岩作用影响,近岸滩和远岸滩物性较好,其次为远岸坝和云坪,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降低储集能力的两大因素,溶蚀作用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物性。③研究区上“甜点”具有“高自然伽马-高电阻率”特征,测井曲线呈尖峰状;下“甜点”具有“中自然伽马-高电阻率”特征;核磁孔隙度大于5.5%可作为识别“甜点”的敏感参数,地震反演剖面上“甜点”具有中高阻抗特征。④下“甜点”段相较于上“甜点”段在凹陷内分布更广,储层物性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