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2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478篇
农业科学   1877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650篇
  2014年   1154篇
  2013年   1063篇
  2012年   1172篇
  2011年   1199篇
  2010年   1320篇
  2009年   1277篇
  2008年   1382篇
  2007年   1177篇
  2006年   1112篇
  2005年   839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4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掌握面源污染现状是进行污染防治的前提。本研究概述了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施用高量低效并存、农药包装物污染、残膜污染持续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衍生问题突出,是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防治难点,从宣传普及、强化监测、健全法规、资金保障以及做好技术研发和推广等角度提出了较系统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为研发高效硅肥和防治农田镉污染提供借鉴资料,本文综述了施加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及干旱等逆境的能力,尤其是增强抗镉毒害等能力。并从生理学机制和土壤学机制两方面重点分析阐述了施加硅肥对缓解镉毒害作用的可能机理。生理学机制方面,硅通过参与水稻的生理代谢活动,使水稻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抑制镉的吸收及其在水稻体内的运输;硅与镉在水稻体内的螯合和区隔作用. 土壤学机制方面,硅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硅镉吸附沉淀作用,减少水稻对镉吸收。最后针对硅肥的开发利用及技术推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3.
钝化材料对农田土壤Cd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钝化剂对土壤Cd生态风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在轻度Cd污染水稻田中施加钝化剂(海泡石、石灰、秸秆生物炭和螯合铁肥)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施加钝化剂使土壤pH值提高0.17~1.29个单位,Cd的可交换态减少29.79%~64.48%。施加海泡石、石灰、秸秆生物炭使得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ACE、Chao1、Shannon)增加,但螯合铁肥不利于微生物群落的生长,多样性指数均减少。土壤微生物群落随钝化剂的施加发生显著改变,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有所增加,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螺旋体菌门相对丰度均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pH和Cd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关键因素,此外Cd形态也对微生物群落产生了影响。研究表明,施用钝化剂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Cd的潜在生态风险,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使多种微生物群落得到抑制或增强。  相似文献   
34.
为探明北方地区常见蔬菜中Cd的健康风险,以北京地区Cd污染的大棚菜地土壤为对象,利用盆栽实验测定了韭菜和小油菜对Cd的吸收、转运特征及2种修复剂(沸石+蚯蚓粪,凹凸棒+蚯蚓粪)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基于体外模拟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污染土壤修复前、后的2种蔬菜中Cd的有效性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上的2种蔬菜中Cd含量均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但2种蔬菜对Cd的吸收具有显著差异,小油菜中Cd的含量为韭菜的2.04倍;体外模拟法测定结果表明,韭菜和小油菜中Cd在模拟人体胃液中的有效浓度分别为0.027、0.039 mg·kg-1,韭菜中的Cd对人体具有更高的生物有效性;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2种蔬菜中Cd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上种植的2种蔬菜中Cd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致癌风险,其中,对0~6岁儿童的致癌风险大于成人(>18岁)的风险;添加修复剂可使韭菜和小油菜中Cd含量最大分别降低65.2%和72.3%;2种修复剂处理的韭菜与小油菜中Cd的生物有效性和致癌风险值显著下降,其中凹凸棒+蚯蚓粪处理土壤的2种蔬菜中Cd的致癌风险值接近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特征,制定相应的农业面源防控措施,对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通过对该典型小流域内陶庙镇、王集镇、代桥镇、泉阳镇4个乡镇的11个行政村的农田污染源、养殖污染源及人居生活污染源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数据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内4个乡镇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源中,农田污染源的污染物总量和污染负荷率分别是17.44 t和4.68%;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染源负荷分别是99.31 t和26.63%;生活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率最大,分别达到256.19 t和68.69%;在COD、TN、TP 3个主要评价因子中,污染负荷率最高的是COD,达80.22%,TN污染负荷率为9.22%,TP的污染负荷率为10.56%;养殖业污染和人居生活污染源是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该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在治理该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时,应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政府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统筹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36.
我国的禽肉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位,每年进行交易的禽肉数量也十分庞大,但是在肉鸡饲养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沙门菌的污染,如果没有在这一环节对沙门菌进行有效的防治,沙门菌在人们食用肉鸡时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做好沙门菌污染防治工作非常有必要。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肉鸡饲养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环节做出探讨,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此为相关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7.
王鹏 《兽医导刊》2020,(9):81-81
近年来,规模化养殖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帮助养殖户实现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规模化生猪养殖的开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随意排放污水、堆积粪便的问题,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因而只有对这种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才能促进生猪养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8.
以四川省什邡市某老旧工业园周边农田区域地下水环境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统计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地下水重金属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并评价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地下水总体表现为以Zn、Cu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富集,Cr与Cu空间分异较大,受外界干扰比较显著,Cr与Cu、Cu与Pb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93、0.629(P0.01),表明其污染源可能相同;地下水中各项重金属单因子指数表现为NiPbMnZnCuCr,据单项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计算结果,Cu具有中度潜在生态风险,此外,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值为97.27,属轻度污染,且占比达到总调查区域的96.2%。总体而言,该老旧工业园对周边农田区域浅层地下水产生了轻度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9.
根据城市降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特征,我们连续3年采用新型折流式人工湿地对其进行了降雨径流净化研究。对人工湿地不同运行阶段模拟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COD_(Cr),BOD_5,SS,TN,TP,NH_4~+-N在湿地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探讨人工湿地削减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效应。结果表明:各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削减效应大小依次为:SSCOD_(Cr)BOD_5NH_4~+-NTNTP,其中对SS的削减效应显著高于其他污染物的削减效应(P0.05),对TP的削减效应最弱(P0.05);人工湿地对COD_(Cr),BOD_5,SS,TN,TP,NH_4~+-N的削减效应在1~7月呈逐渐增加趋势,局部有所波动,9月达到最大值,9月以后削减效应趋于平稳;除了TN外,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出水各污染物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质量标准,其中TN达Ⅳ类标准。降雨径流各污染物主要在人工湿地的第1格被去除,其中,COD_(Cr),BOD_5,SS,TN,NH_4~+-N均有一半以上的削减效应发生在第1格,随着人工湿地沿程进水浓度的增加,其削减效应逐渐下降。因此,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显著,并且该湿地系统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可用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雨水利用。  相似文献   
40.
有机肥和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有机肥和生物炭施入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肥力和修复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以山西忻州金矿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检测施用有机肥、生物炭之后,不同修复植物根际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及全磷含量、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pH值、全钾含量均有下降。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之后,黑麦草根际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40%、7.35%、16.21%,施用有机肥后,苜蓿根系的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了73.81%。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可以提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肥力,有助于修复植物的生物量积累和修复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