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7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TI)定量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行腰椎MR检查患者的资料,根据定量CT(QCT)结果分成骨质疏松组、骨量减低组和骨量正常组3组。测量腰2~4椎体磁化传递率(MTR)。比较组间MTR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以分析MTR对骨质疏松及骨量减低的诊断效能。结果:随着骨密度的降低,椎体MTR值也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R值诊断骨量减低与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0.944,MTR阈值分别为10.45、5.95,其诊断骨量减低、骨质疏松的灵敏度分别为78.90%、86.41%,特异度分别为86.84%、89.83%(P<0.001)。结论:MTI技术可以早期、灵敏地检测骨量变化,MTR值可作为骨质疏松症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FD治疗的59例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位置将患者分为椎动脉组(n=33)和基底动脉组(n=26),根据应用FD数分为单FD和多FD治疗。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DSA影像,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临床预后。结果59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75枚FD(椎动脉组42枚,基底动脉组33枚)。围手术期发生缺血性并发症7例(11.9%),出血性并发症2例(3.4%),术后病死3例(5.1%)。43例患者随访6(2~19)个月,完全愈合率为69.8%(30例),预后良好率为97.7%(42例)。椎动脉组、基底动脉组分别随访6.5(2~17)个月、6(3~19)个月,完全愈合率分别为70.8%、68.4%(均P>0.05),预后良好率分别为100%、94.7%(均P>0.05)。结论FD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相对安全有效,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多FD应用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能增加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本院严重SARS暴发流行后,疫源地不同人群血清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水平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探讨人群SARS-CoV隐性感染和IgG抗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法,联合运用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调查疫情暴发流行期间及流行后,疫源地内非SARS人群血清抗体水平变化;定性研究SARS患者病后6周内IgM、IgG抗体产生和变化规律;动态观察SARS患者康复期82周内IgG抗体水平变化规律。结果 各100例疫源地一般人群和非疫源地对照人群血清SARS-CoV IgG抗体ELISA抽样检测均为阴性;487例SARS高危人群血清SARS-CoV IgG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为0.41%,经IFA复核后均为阴性;疫源地内非SARS人群IgG抗体A值水平在疫情流行后高于流行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RS患者病后1~6周血清抗体IgM和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40.0%、57.8%、88.2%、76.6%、57.1%和0、23.1%、48.4%、65.4%、77.8%、100.0%;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IgG抗体A值逐渐增高,病后第22周达到高峰,此后缓慢下降,第82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下降趋势减缓。结论 SARS可能不存在隐性感染者;绝大多数SARS患者在急性期或恢复早期的血清中存在IgM抗体,其出现较早,消失也较快,抗体IgG出现稍晚,但在血清中存在时间较长,达到高峰后消退缓慢,提示该抗体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宋耕  杨震 《安徽医药》2020,24(7):1385-1387
目的观察肝脏广泛转移癌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 10例肝脏广泛转移癌病人,放疗剂量 22~50 Gy,单次分割剂量 1.8~2.0 Gy,评价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7例腹痛症状缓解。 7例可进行疗效评价:部分缓解 2例,疾病稳定 5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3个月( 2~18个月)。副反应多为轻中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和消化道反应,只有 1例因肝性脑病而停止放疗。结论调强放疗治疗肝脏广泛性转移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高血压病患者(n=60,高血压组)和健康志愿者(n=32,对照组)血浆中CD31+/CD42-内皮微颗粒的水平,袖带震荡技术无创检测肱动脉与胫后动脉之间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显著升高[(972.6±116.2)比(1920.3±152.0)个/μl,P<0.001];高血压组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1369.3±147.3)比(1793.0±328.3)cm/s,P<0.001]。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42,P<0.001),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为因变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升高且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加快,循环内皮微颗粒是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较高水平的循环内皮微颗粒加速了大动脉弹性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 2014年9月行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40例的临床诊断资料.结果 40例中37例完成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其中镜检病理诊断胸膜转移性肿瘤1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7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胸腔积液1例,非特异性炎症5例,病理诊断不明5例.可弯曲内科胸腔镜病理诊断阳性率为86.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地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如何逐渐将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医学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科学培养高层次人才之路,是当前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研究的热点问题。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作为评估教学成果优劣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以有效地指导与监控教育培养全过程,使之更好地贴近教育培养需要,实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8.
吴亚文  杨震  冯丽丽 《心脏杂志》2020,32(2):160-163
目的 分析已行导管消融术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学特点,探讨三种已知心电指标:移行区指数、V2S/V3R指数、R波时限振幅指数对OTVA起源部位预测价值的优劣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已行导管消融术且术中心内电生理证实为OTVA的54例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术前1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并计算R波时限指数与振幅指数、V2S/V3R指数、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通过以上指标判断心电图对于术前预测OTVA起源部位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 结果 以R波时限指数≥50%且振幅指数≥30%;V2S/V3R指数≤1.5;移行区指数<0为标准鉴别OTVA起源于LVOT时,三种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同名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三种心电图指标预测OTVA流出道起源的预测价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Kv1.3钾通道在LOX-1摄取oxLDL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以慢病毒载体shRNA-Kv1.3-LV3-pGLV-h1-GFP-puro和Kv1.3-LV5-EF1a-GFP-Puro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以获得HUVECs细胞中下调和上调表达Kv1.3蛋白。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Kv1.3蛋白过表达和下调的HUVECs Kv1.3 I/V曲线。以oxLDL与HUVECs共孵育后,分别应用免疫比色法和Fluo-3/AM荧光标记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和钙离子相对含量。经Western blot法测定Kv1.3、LOX-1、p38、p38磷酸化水平。结果 shRNA950转染组HUVECs Kv1.3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转染组Kv1.3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Kv1.3表达上调后, I/V曲线上移,该效应可被奎尼丁抑制;Kv1.3表达下调后,I/V曲线下移。Kv1.3过表达组胆固醇相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hRNA950+oxLDL组胆固醇的相对含量低于oxLDL组(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Kv1.3过表达组的LOX-1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Kv1.3敲低组的LOX-1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减低(P<0.05);Kv1.3过表达组磷酸化p38与p38蛋白水平的比值高于对照组二者的比值(P<0.05),Kv1.3敲低组磷酸化p38与p38蛋白表达量的比值低于对照组两者的比值(P<0.05)。结论 Kv1.3钾通道经p38信号通路参与调节HUVECs LOX-1受体摄取oxLDL。该研究为阐明LOX-1结合oxLDL的电荷依赖性机制增添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CT脑灌注成像(CTP)在重度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对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根据术前CTP将58例颅内动脉狭窄程度>70%患者分为低灌注组和正常灌注组,术后3个月查CTP,比较相对局部脑血流量(rCBF)、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rMTT)、达峰时间(rTTP)变化及疗效.结果 低灌注组术后rCBF、rMTT、rTTP改善明显(P<0.05).低灌注组术后缺血事件发生率较正常组低,改良Rankin评分(mRS)≤2人数增加,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5).结论 术前CTP检查对于重度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术前评估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