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农业科学   19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环境因子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温度、光照和磷酸盐及其交互作用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每个环境因子设置3个水平[温度:17、23、29℃;光照:80、120、160μmol photons/(m~2·s);磷酸盐:0.1、1、10μmol/L],考虑环境因子间的两两交互作用,采用L18(3~7)正交实验表安排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浓度和光合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因素3水平的实验中,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叶绿素a峰值能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最优环境因子水平组合为23℃、120μmol photons/(m~2·s)、10μmol/L。在培养期间,磷酸盐浓度对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峰值造成极其显著的影响(P0.01),温度、光照及两两间的交互作用未对叶绿素a峰值造成显著影响(P0.05)。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光合活性更高,但光能利用效率α并未随磷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当中肋骨条藻处于10μmol/L和1μmol/L磷酸盐浓度时,光照对最大量子产量F_v/F_m造成显著影响(P0.05);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F_v/F_m在80和12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较高;在1μmol/L磷酸盐浓度下,F_v/F_m在12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最低。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究干旱区不同降雨模式对藻结皮覆被区土壤碳释放的影响,为精确估算干旱区生态系统土壤碳释放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乌兰布和沙漠为例,通过人工增雨和改变降雨频率来模拟全球气候变化,对藻结皮覆被区土壤碳释放量进行长期野外监测。[结果]降雨能够刺激藻结皮覆被区土壤呼吸速率迅速大幅度提升,并在1 h内达到峰值,12 h左右降至较低水平。但随着干湿交替次数的不断增大,土壤再湿润后所产生的呼吸脉冲逐渐减弱,最后1次降雨与第1次相比土壤呼吸峰值降低了40%~60%。在降雨后16 h累积碳释放量、总碳释放量都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当降雨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其对土壤碳释放量的促进作用不再明显。就单次降雨而言,低频率、大雨量的降雨事件所引起的碳释放量明显高于高频率、小雨量的降雨事件。但总降雨量一致的情况下,则是高频率的小降雨事件所释放的总碳量最高,其次为低频率的大降雨事件,正常降雨频率下最小。[结论]气候变化所引起的降雨量增加和降雨频率的变化将会增加藻结皮覆被区的碳排放量,在预测碳收支时,也应将藻结皮的碳排放量变化作为考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以衡水湖轮叶狐尾藻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对氮、磷的固定,以及不同温度和不同腐烂时间对氮、磷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狐尾藻对氮、磷净化效果良好,且对氮的固定能力强于磷;狐尾藻在腐烂前期释放氮、磷的强度最大,而后强度逐渐减小。高温会促进氮、磷的释放。因此,为避免水体二次污染,应在植物进入枯萎阶段前尽快收割。  相似文献   
34.
《畜禽业》2015,(1):7
<正>沧州旺发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3年,是专业研发微生态制剂的省级高科技生物技术民营企业。十余年来完成了《菌藻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的技术研究》、《基因工程菌修复池塘养殖环境应用技术与示范》等国家"863"科技项目的研发,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厂区占地40余亩,布局和设备全部按GMP标准规划建设。设置了动物营养、生物技术、畜牧兽医、水产生物等专项实验室、培养室  相似文献   
35.
水中丝状藻类有害藻华的形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常见丝状藻类及其形成藻华形态的描述,综述丝状藻藻华的形成条件及危害,说明各种水体中控制丝状藻藻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概述了常见控制藻类药物和药物的致毒机理,为丝状藻类及其藻华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生长阶段及温度对微藻细胞总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大溪地球等鞭藻(Isochrysis galbana daxid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为实验对象,探讨批次培养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温度处理的藻细胞总ATP酶活性.结果表明:三种微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胞总ATP...  相似文献   
37.
大连沿海野生鼠尾藻种群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对大连沿海4个采样点潮间带野生鼠尾藻种群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生态学调查.结果显示,鼠尾藻种质资源的生态分布受海域地貌特征、自然环境条件、人为干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藻体长度和质量增长受海水表面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与盐度的季节变化无相关性.7-10月各种群生物量和长度达到最高值,5-7月出现...  相似文献   
38.
雨生红球藻是一种淡水单细胞绿藻,富含蛋白质、脂类、矿物质和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天然虾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雨生红球藻可以用做鱼类饲料的蛋白源、着色剂和免疫增强剂。文章对雨生红球藻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雨生红球藻产品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通过介绍藻类连续培养的理论、种类和装置,旨在对荒漠区退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本文论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室内培养藻类与野外项目区喷洒研究,认为藻类连续培养并规模化、同时进行野外喷洒是一种治理和恢复荒漠生态的有效方式。利用藻类喷洒荒漠区,发挥其固沙、抑尘、成土、培肥、育草、固碳、修复生态系统的作用,可为荒漠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0.
巩志滨 《山东饲料》2015,(2):66+196
黄河是北方地区灌溉、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用水量不断增加,而黄河水污染严重加剧了紧张的用水形势。针对黄河高藻污染原水问题,通过采用强化混凝处理技术,提高黄河水的自净能力,维护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平衡。本文简要介绍了强化混凝处理,分析了黄河高藻污染原水的强化混凝处理试验过程,阐述了黄河高藻污染原水强化混凝处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